唐河吧 关注:508,735贴子:20,275,730

冯友兰的哲学思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自已,打打气,写的是半生不熟的烧烤。


1楼2012-01-27 19:53回复
    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开创意义
    关于哲学,冯老开宗明义,有最简单也最明晰的解读:“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放在这个筐子里,中国哲学就有着不可思议的光彩。西方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宗教,而中国则不然,这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决定的。所以冯老对宗教和哲学有着很精辟的认识。他认为,中国传统上的儒学,不是宗教;而中国的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佛教是宗教,但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他饶有兴趣的说,“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西方的哲学思想,是从古希腊开始的,他们的哲学,从起源开始,就是有神的哲学。虽然他们也有“一个人不能将脚插到同一条河里”的论辩,对事物的变化性有敏锐的认识。但比较之中国最早的“两小儿辩日”和“塞翁失马”的思辩,中国哲学的朴素和实用显得格外生动。早期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鼻祖,后来与罗马文化糅合后,成为西方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的母体,至今仍焕发着烁目的光芒。
    而中国哲学从它的诞生,就有着和宗教根本上的割裂意义。冯老说,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可是中国的道家,却是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循环中,归纳出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也只有从东汉以后佛学东渐,中国的哲学才有了宗教的味道。可是这还是与中国的现实捆绑在一起,断章取义,为我所用,而不是独立的神学论哲学。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显著特点。学贯中西的冯友兰对此有很精彩的阐述。


    3楼2012-01-27 19:54
    回复
      2025-08-29 20:36: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冯友兰串联成珠成就中国哲学系统
      中国的哲学,不同于西方以神学为底子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散落珍珠,很少有独立成篇的。在我的记忆里,老囘子的《道德经》,还有辩证医理、关乎阴阳的《黄帝内经》,似乎可以说得上是哲学专著,可毕竟是有哲学的思维在,并不系统成章。其它的哲学思维,全是散落在记载文章中,如果不是冯友兰老先生梳理,只怕到现在我们还在中国古代无哲学的怀疑论中徘徊。东汉王充的《论衡》,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哲学篇章。到南朝时范缜针对萧齐王朝佞佛和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现状,所作的《神灭论》,用哲学的反证论方法,惊世骇俗的提出了自己的无囘神囘论的哲学观点,到现在仍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中国哲学的思维和发展,冯老很系统的归纳汇总,提出了自己的哲学理念。他很细致也很独到的搜寻中国哲学散落在各种著述中的麟爪,归类成篇,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系统的集大成者。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日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从中国的观点看,在国际政治的范围内,当代的世界史以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这段话,是冯友兰先生说的,他的思辩方式,是很唯物的,不能因为他总结了中国哲学的特点、理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落就给他打上了唯心的烙印。对于中国这个绵延数千年、文化未间断的王囘权社会来说,君是天子,君权神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的一个主流哲学氛围里,唯心主义哲学,不可避免是他的主色调。就象宾馆的厨子做了大餐以飨宾客,并不等于厨子尽其所有的做的每一份菜,也必须是厨子爱吃的一样,我总觉得,把冯友兰的哲学理论,归类于唯心,有点失之偏僻,如果悉心的读过他的论著,象上面所提到的引子,是很多的,应该说,处处闪耀着唯物观点的锋芒。


      4楼2012-01-27 19:55
      回复
        五、中国哲学发展与冯友兰哲学观念的走势
        去年年底,由中国社科院与海南联合在海口市举办的中国哲学论坛(2011)年会上,主题明确为“哲学创新与当代中国发展”,与会代表明确了三个观点,一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二是中国的实践呼唤哲学创新,三是应不断推进马囘克囘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这就等于进一步提出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中国现代哲学的筐,必须用马囘克囘思主义的理论作基础,以实践作指导,为发展服务。
        冯友兰的哲学论是考据的,他的哲学准则是以人为基本的,所以虽然他后来刻意的将考据的哲学观与唯囘物囘论联线,但还是勉强的,这点上他自己也看到了,所以他公然说: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囘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冯友兰的哲学观,是建立在人个体的自我完善上的,所以他无法解决纯粹的哲学与现实的有机衔接。而中国当代的哲学目标,却是建设一个服务于当前经济政治体囘系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汲取冯友兰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科学论证,运用马囘克囘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吸收国外哲学理论的精华,用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来解读构建新形势下中国化的马囘克囘思哲学,从而以哲学创新为目标,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有助于推动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学术成果,进一步彰显哲学的价值。
        


        6楼2012-01-27 19:56
        回复
          关于冯友兰,名声大,可是真的对他的哲学思想,关注乃至了解的人不多,更不用说理解了。
          今将一得之见,写上,奉上,请批评指正。
          唐河还有一个对华夏历史很有奠基作用的大家——徐旭生,提起和了解的人就更少了。其实,说通俗点儿,是他开创了夏商纪年的历史研究和历史定论,将中华的文明史提前了将近两千年,可谓功莫大也。希望有兴趣的同道有所撰述。


          7楼2012-01-27 20:00
          回复


            8楼2012-01-27 20:32
            回复



              9楼2012-01-27 23:04
              回复



                10楼2012-01-27 23:33
                回复
                  2025-08-29 20:30: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妹渴


                  来自掌上百度11楼2012-01-28 00:07
                  回复
                    邓亚萍说人民日报说从不骗人。然后,她给自己的孩子买了外籍~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1-28 00:11
                    回复
                      呵呵,这也是哲学。


                      14楼2012-01-28 08:29
                      回复
                        那也算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了。


                        15楼2012-01-28 08:30
                        回复
                          神秘的你!


                          16楼2012-01-28 08:30
                          回复
                            阿弥陀佛,阅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1-28 0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