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开创意义
关于哲学,冯老开宗明义,有最简单也最明晰的解读:“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放在这个筐子里,中国哲学就有着不可思议的光彩。西方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宗教,而中国则不然,这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决定的。所以冯老对宗教和哲学有着很精辟的认识。他认为,中国传统上的儒学,不是宗教;而中国的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佛教是宗教,但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他饶有兴趣的说,“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西方的哲学思想,是从古希腊开始的,他们的哲学,从起源开始,就是有神的哲学。虽然他们也有“一个人不能将脚插到同一条河里”的论辩,对事物的变化性有敏锐的认识。但比较之中国最早的“两小儿辩日”和“塞翁失马”的思辩,中国哲学的朴素和实用显得格外生动。早期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鼻祖,后来与罗马文化糅合后,成为西方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的母体,至今仍焕发着烁目的光芒。
而中国哲学从它的诞生,就有着和宗教根本上的割裂意义。冯老说,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可是中国的道家,却是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循环中,归纳出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也只有从东汉以后佛学东渐,中国的哲学才有了宗教的味道。可是这还是与中国的现实捆绑在一起,断章取义,为我所用,而不是独立的神学论哲学。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显著特点。学贯中西的冯友兰对此有很精彩的阐述。
关于哲学,冯老开宗明义,有最简单也最明晰的解读:“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放在这个筐子里,中国哲学就有着不可思议的光彩。西方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宗教,而中国则不然,这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决定的。所以冯老对宗教和哲学有着很精辟的认识。他认为,中国传统上的儒学,不是宗教;而中国的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佛教是宗教,但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他饶有兴趣的说,“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西方的哲学思想,是从古希腊开始的,他们的哲学,从起源开始,就是有神的哲学。虽然他们也有“一个人不能将脚插到同一条河里”的论辩,对事物的变化性有敏锐的认识。但比较之中国最早的“两小儿辩日”和“塞翁失马”的思辩,中国哲学的朴素和实用显得格外生动。早期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鼻祖,后来与罗马文化糅合后,成为西方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的母体,至今仍焕发着烁目的光芒。
而中国哲学从它的诞生,就有着和宗教根本上的割裂意义。冯老说,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可是中国的道家,却是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循环中,归纳出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也只有从东汉以后佛学东渐,中国的哲学才有了宗教的味道。可是这还是与中国的现实捆绑在一起,断章取义,为我所用,而不是独立的神学论哲学。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显著特点。学贯中西的冯友兰对此有很精彩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