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吧 关注:21,478贴子:1,440,706

三重门还是三重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旧事重提,三重(chong)门还是三重(zhong)门?


1楼2012-01-24 21:43回复
    你用河南语怎么念?


    2楼2012-01-24 21: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上海口语都度Chong
      SB


      IP属地:重庆3楼2012-01-24 21:52
      回复
        不会,不如你来告诉我吧


        4楼2012-01-24 21:53
        回复
          不论原是什么,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是三崇门,所以即使韩寒原意是三忠门,那也只能读三崇门,因为书是读者读的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1-24 21:53
          回复
            你的母语也要问我


            6楼2012-01-24 21:55
            回复
              看看韩寒的解释吧,
              "《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这是啥子意思呢,朱熹批注了以下,三重就是礼仪,制度和考文。"
              那么你解释一下,王天下有三重,这句古文什么意思呢?


              7楼2012-01-24 21:56
              回复
                不好意思,真心没中箭,不是荷兰人~


                8楼2012-01-24 21: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问题就在于韩寒自己也读成三崇门,不得不觉得有问题了。


                  9楼2012-01-24 22:00
                  回复
                    要我回答你吗?太好了,来了个和方舟子一样的人。韩寒不写博文收拾方舟子我都替他着急。
                    “既然《三重门》的书名取自“王天下有三重焉”,那么“重”就应该读作zhong,《三重门》应该读做“三众门”。然而,韩寒在接受采访时,却把《三重门》 读做“三虫门”。如果是别人,不知道《三重门》的用典,想当然地读成“三虫门”无可厚非。但是韩寒声称是知道《三重门》的用典的,为什么也读成“三虫 门”?难道他把“重要”读成“虫要”? ”————————————这是方舟子的原话
                    这一段的主要思想是:既然韩寒知道“三重”的出处是“王天下有三重焉”,那何以韩寒自己也会念“三chong门”而不是“三zhong门”?这个问题就好比质问你明明知道番茄的英文念“吐妹头”,你为什么还要念“吐妈头”一样无聊。打假打到这份上,只能说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方舟子已经不是那个方舟子了。   韩寒的书,一般书名都会左思右想,一定要起一个有意思又好听又特别的名字,所以《三重门》既有出自“王天下有三重焉”的装逼说法,又有寓意当时压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三扇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以及高中升大学的意思。而读音上,“三chong门”明显要比“三zhong门”更有韵律和美感。番茄是大家的尚且可以吐妹头吐妈头,书是自己的,难道连读成什么门都要方舟子来操心?并且,在谷歌拼音和搜狗拼音中,均只能打san chong men而无法打 san zhong men。这就好比“呆板”其实应该读“ai ban”但是因为大家都读“dai”,所以最终也就读“dai ban”了。最后,说句玩笑话,在上海话里,“重要”和“重复”中的“重”读音是完全一样的噢。 当然,我不是韩寒,我只是以我所了解的韩寒来回答这个番茄到底该怎么念的问题。
                    看完后楼主肯定会说“我只是叫你解释下那句话的意思”
                    不过大家看好了,这就是方舟子和他的教徒们喜欢用的一招,因为汉语言的多曲性质,我无论给出一个怎样的解释,方舟子和他的教徒都会掉着头发查资料的反驳。所以解释了才上当。
                    不如楼主解释一下,我用你们的方法反驳你们
                    


                    IP属地:重庆10楼2012-01-24 22:04
                    回复
                      也许吧,很多人经常读错别字,特别是周围人都读错时,一群人都在读三崇门,你韩寒出来非说读众?或许韩寒就是读错了,那又怎样,高中没毕业的文凭,的得地不分得人,读错又何妨?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1-24 22:07
                      回复
                        上海人说普通话时是分的,不好意思,刚咨询过。
                        其实不用那么复杂,一个作家这么爱卖弄,有这么与众不同的机会他还不利用?
                        而且你没有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
                        王天下有三重,王四声意称王,重四声读中,这是作家的基本素质,韩寒回答忘了,说不过去吧。
                        你的理论是对文学理论的误用,像心宽体胖,读音还没变吧.而且,古字读音不像今字那么随意,如果一个人高中读过管锥编和二十四史,不能不知道读古文的严谨性。


                        12楼2012-01-24 22:20
                        回复
                          读错了本身没什么,如果你身边的人,自己写了一本书,书名还很有内涵,你问他他说不知道,然后他父亲出来告诉你意思,他父亲曾是文学青年。你不怀疑这本书的真实作者?


                          13楼2012-01-24 22:22
                          回复
                            “一个人高中读过管锥编和二十四史”又来了?,我如果说就算读过《管锥篇》《二十四史》,用错字了,忽视了古文的严谨性又怎么样?
                            你作为方舟子的教徒肯定会说“高中三年,怎么可能读完《二十四史》”,我不又中你圈套了吗?
                            再说,又在偷换概念,我最讨厌和人辩论,对方动不得就拿这招了掩人耳目,掩盖自己的底气不足。用错了一个字的读音和知不知道古文的严谨性有必然的联系吗?难道说一个人读完了所有的古诗词附,《周易》、《毛诗》、《左传》、《史记》、《太平广记》、《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辞》。。。用错了一个字,就证明他不知道古文的严谨性,随之推出他其实没读过???(注意是读过,不是读完,方舟子就是这么偷梁换柱的)偷换概念的人总是YY自己很强大
                            最后,你质询这么久,有没有掉发?我真的很想知道哦


                            IP属地:重庆14楼2012-01-24 22: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只想说一句,古文读音是大家什么时候学的?然后请记住了,韩寒学历有限。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1-24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