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吧 关注:5,615,176贴子:112,995,369

电影银幕去年仅三分之一盈利 130亿票房藏隐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全线提速,131.15亿元的票房收入,增幅将近30%;791部的影片数量,增幅超过50%;全国电影银幕数量达到9200多块,增幅超过了48%;影院数量达到了2803家,增幅40%。
  然而在这些火热增长的数字背后,却是整个电影产业链冷热不均、饥饱不匀的状况——粗制滥造带来了投资泡沫,令资本业谨慎对待电影投资;专业化多元化电影人才的缺乏,赶不上电影业发展的速度;海外发行屡屡受阻,票房增长仅限于国内市场;院线大跃进,致使去年全国9000多块银幕,仅三分之一盈利。
  弥补产业链的缺失,寻找“票房外”收入,打造大电影产业链,越来越成为电影业内人士的共识。



IP属地:北京1楼2012-01-20 18:43回复
    院线大跃进 利润大缩水
      9200块银幕仅三分之一盈利
      “去年联和院线全年累计实现票房13.35亿元,同比增长约21%。”
    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去年票房的增长以及院线影院数的增加。
      但去年更多的院线收益却不乐观。吴鹤沪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在电影总票房大获丰收的背景下,诸多院线却并没有感到盈利有太大提升。
      在近日电影局通气会上发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共生产各类电影791部,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人民币,产量和票房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在影院建设方面,去年内地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日均增加8.3块银幕,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较上年增幅超40%。
      以星美影院为例,2010年星美国际影院在中国大约有20家影院。2011年影院数量增长到40家。根据星美的扩张计划,2013年,星美国际影城将布局全国90个城市,电影院120家。
      同样快速扩张的影院还有万达影院、保利博纳等影院。40%的影院扩张水平高于30%的电影行业平均增长率。新影院由于设备条件好自然对不少老影院的生存带来压力,这使得一些年头较长的电影院陷入亏损状态。而新影院由于不断扩张投资,也同样尚未盈利。
      另一方面,银幕数的扩张速度超过了票房增长速度。“这也导致了场均人次以及单个影院的票房收入并没有相应增长,相反很多影院还下降了许多。”吴鹤沪坦言。
      娱乐产业研究机构艺恩咨询市场总监王婵媛也向记者表示:“去年电影观影人次达到3.7亿,远高于2010年的2.9亿,不过,从全国汇总的影院上座率数据看,去年影院场均上座率是下降的。”
      某院线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一些区域,每平方公里挤进去了5家影院,每家影院又有约6块银幕,且仍有新的影院要投资建设。以上海松江某区域为例,原先有一家地中海影院,做得好的时候年票房上千万,后来先后进驻了星美、左岸、世贸等影院,单个影院票房收入迅速下降,其中星美影院票房从2010年900万迅速下降到了2011年的650万元。令业内担忧的是,该区域还有新的影院进驻。


    IP属地:北京2楼2012-01-20 18:44
    回复
      2025-11-10 06:11: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吹吧!哪有130亿


      7楼2012-01-20 18:46
      回复
        大片带火广告市场
          在大片的刺激下,映前广告以及贴片广告市场快速发展。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映前广告市场的增速是互联网媒体的2~3倍。2010年,影院广告增速达87%,映前广告更是以142%的增长幅度占据影院广告的主体地位。映前广告不仅发展了一个新的广告业态,也为影院增强盈利能力,提高投资回报效率提供了多元途径。
          CTR电影映前广告监测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映前广告总刊例值达到12亿;贴片广告占比35% ,映前广告占65%。
          映前广告是影院或院线与广告代理公司签订合同,广告招商、洽谈等行为都由代理公司运营,原则上是在电影票上标明的放映时间之前播放;贴片广告则是由制片方与广告商洽谈,一般在票面放映时间之后、龙标出现之前播放。由于贴片、映前广告的存在给大电影产业增添了一道亮色,让电影产业不再单纯看票房“脸色”。
          植入广告,也成为众多电影制作方回收成本的法宝。张迪举例,2011年的票房冠军《变形金刚3》内植入了多个品牌广告,其中包括了联想、伊利、美特斯邦威和TCL这样的中国品牌,导致影片在未上映前已经收回成本。而中国影片中商业合作较好的是冯小刚和徐静蕾。其中冯小刚的《大腕》、《手机》都是商业合作的典型代表,而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也有多个品牌赞助,使得影片快速收回成本。


        IP属地:北京8楼2012-01-20 18:46
        回复
          版权收入比例待扩大
            除广告之外,电影产业还有更重要的一项收益随票房收入而增加。由于国家对版权保护力度加大,影视版权价格也逐步攀升,这让不少视频网站以及电视台倍感压力。
            乐视影业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黄紫燕告诉记者,以票房1亿元的一部影片为例,两年前网络独家版权销售价格约一两百万,现在能达到500万到800万甚至更高。
            对于版权价格上涨,下游视频网站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增加了支出成本,盈利降低;不过也有持肯定态度的。乐视网首席运营官刘弘告诉记者,一些有实力的视频网站通过版权分销、收费用户和广告增长很好地化解了版权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某种程度上还利于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做强做大,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
            事实上,影视版权也是视频网站的重要资产。乐视网多年来购买了大量影视版权,随着近年来国家版权保护力度加大,版权价格上升,乐视网尝到了版权价格上涨带来的甜头。乐视网2011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版权分销收入达到了1.17亿元,同比增长约369%。
            不过黄紫燕坦言,目前的电影版权价格还是相对偏低。首先,版权收入还不到电影票房的10%,国外很多影视版权销售超过电影票房收入,并且国内版权销售都还是一次性销售,没有二次销售过程;其次,版权销售渠道太窄,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视频网站以及央视电影频道。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电影票房的增长,版权收入逐步提升,将不仅带动制片公司的收益增加,同样也会带动下游视频网站的发展。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告诉记者,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中较为重要的细分行业之一,发展潜力较大,预计电影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将带动衍生品产业市场阶梯式的增长。


          IP属地:北京9楼2012-01-20 18:47
          回复


            11楼2012-01-24 12:37
            回复


              13楼2012-01-24 12:51
              回复
                很有专业实力的评论家,佩服。收藏有时间一定仔细拜读。


                14楼2012-01-24 13:12
                回复
                  2025-11-10 06:05: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细品楼主文章佩服从心油然而生,看来楼主对电影事业的真的是情有特钟,在中国还没有人会这么了解电影相关各个方面的“痴情权威”。衷心向你致敬。
                  只是有点小的分歧请楼主明察:影院和院线之间的票房分成大概在48:52--50:50之间,其中公提电影专项基金5%营业税3.6--7%之间,房租占10--18%,营运费用、工资、投资折旧宣传等费用15--25%......最终影院盈利能达到票房的10%已经是收益比较高的影院了。大部分影院都是在卖品和广告上受那么一点微薄利润。
                  故奉劝那些想进入弄潮的商人们三思。


                  16楼2012-01-24 14:06
                  回复
                    电影院最大的收入貌似是卖爆米花和可乐


                    IP属地:云南17楼2012-01-24 14:08
                    回复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电影院作为产业相比其他还是有他很多优越性的,正常营业成本比较固定(受益是浮动的)不用考虑原料、成本、质量甚至推销也可以是次要的,更不会产生资金问题。唯一要考虑的是合适的地理环境,合理的投资(毕竟经商就要考虑投资性价比问题)。


                      18楼2012-01-24 14:19
                      回复
                        地段不好的就玩命搞团购打折呗,结果地段好的影院票房也被分流了。
                        现在投资影院很难赚到暴利了。


                        19楼2012-01-24 14:29
                        回复
                          就投资拍摄影片而言,2005年以后大凡想靠中国历史蹭饭的(古装战争、动作、武打)几乎在国内市场全军覆没,所谓民族的东西中国人都不买账了,你拍真么多让外国人买单看可能吗?真要能拍出《少林寺》《卧虎藏龙》《英雄》味道的凤毛麟角。什么年月了那些脑袋被灌水的..一定没有好好学习中央指示精神“与时俱进”。有时间和精力统统拘留到影院并强制执行坐在冰箱里看几个月电影自然就会知道什么人进影院,喜欢看什么类型电影。出来后准保知道拍什么电影了。


                          20楼2012-01-24 14:47
                          回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貌似ww今年除了神片那些年外全部亏损。
                            要对自己有信心!


                            21楼2012-01-24 14: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