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say吧 关注:31贴子:466

『々浅色』COS基本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1楼2012-01-18 16:25回复
    什么是 Cosplay?
    Cosplay, 是 Costume-play 的缩写,中文译作 “角色扮演” ;即是以服饰和道具的配搭,加上化妆造型、身体语言等等,来扮演成一个自己喜爱的角色。参与 Cosplay 的人我们称为 Cosplayer(角色扮演者)。
    一 般来说,Cosplay 包括了扮演漫画、动画、电玩、电影、视觉系乐团和自创的角色。然而,Cosplay 的对象其实并无限制,只要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便是了。但是,纯粹穿上一些特别的服饰 (如 Gothic & Lolita), 而没有一个特定的扮演对像的话,那就并不算是 Cosplay。
    Cosplay 是一项有要求的兴趣,要求 Cosplayer 传神地去演绎一个角色,所以基本要求是要 “形似” 和 “神似”。
    “形似”是指外形要相似,例如服装、道具、化妆、甚至发型都要相似。
    “神似”是指神韵要相似,例如举止动作、神态都要相似。
    最 后要强调一点,Cosplayer 是因为自己喜爱一个角色的而 Cosplay 的。Cosplay 是一种自娱的兴趣,并不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也不是为了给别人拍照的。即使穿上一些角色的服装,但其动机是 “只为了给别人拍照” 的话,那就是 Model 而不是 Cosplayer了。
    


    2楼2012-01-18 16:26
    回复
      2025-11-15 06:39: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osplayer 为什么喜欢 Cosplay?
      Cosplay 的意义是去扮演一个自己喜爱的角色。其实夸张一点可以说: Cosplayer 就是利用 Cosplay 来表达自己对那个角色的热爱!有些是喜欢那个角色本身,也有些是被角色的外形吸引着,而喜欢那个角色,于是就想去扮演了。
      Cosplay 也让 Cosplayer 成为梦想世界中的人物,过一过当动漫主角的瘾,感觉......是十分不俗的!而且 Cosplay 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一番努力后,成功 Cos 好一个角色也能为 Cosplayer 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至于 Cos VR 的,则更要求 Cosplayer 首先欣赏一个歌手或一队乐队的音乐,才可以去扮演。
      


      3楼2012-01-18 16:26
      回复

        Cosplay(日文「コスプレ」),是Costume play的和制英语简称(此称由日本动画家高桥伸之于1984年假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科幻年会时确立),中文一般称之为「角色扮演」或「角演」,指一种自力演绎角色的扮装性质表演艺术行为。
        而 当代的Cosplay通常被视为一种次文化活动,扮演的对象角色一般来自动画、漫画、游戏、电玩、轻小说、电影、影集、特摄、偶像团体、职业、历史故事、 社会故事、现实世界中具有传奇性的独特事物(或其拟人化形态)、或是其他自创的有形角色。方法是刻意穿着类似的服饰,加上道具的配搭,化妆造型、身体语言 等等参数来模仿该等角色。
        参与Cosplay行为的装扮者在日文被称为「コスプレイヤー」 (可简称「レイヤー」),中文一般称「角色扮演者」或「角色扮演员」,英文称「Cosplayer」。
        对Cosplay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见解。第一种是较广义的见解,认为Cosplay是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传统的演绎神话传说、民间逸闻、节日故事、文艺作品、哲理学说、祭祖情节等等当中,演绎的角色的行为。所有以服饰扮装某些角色的行为也能称为Cosplay。
        第二种是较狭义的见解,认为Cosplay是近代才出现的行为,其特色是在于扮演角色的动机。指出自兴趣,为了表达对角色的喜爱,而作出的角色扮演行为才是Cosplay 。为商业宣传、宗教仪式、话剧、戏剧等等的角色扮演行为,也不是Cosplay。


        7楼2012-01-18 16:28
        回复



          10楼2012-01-18 16:30
          回复
            类型与呈现形式
            总括人类历史出现过的Cosplay范畴、类型、来源和性质,大致可定位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有形像的文艺作品
            ACG
            动画
            漫画
            游戏
            电玩
            轻小说
            ……
            影视
            电视剧
            电影
            广告
            特摄
            ……
            偶像团体
            艺人
            视觉系人物
            节目吉祥物
            ……
            布袋戏
            ……
            名人
            神话传说
            民间逸闻
            节日故事
            哲理学说
            祭祖情节
            振奋助兴情节
            拟人化(或称「智慧体化」)
            萌拟人化
            Fursuit(以穿着特定动物外型的全身式皮毛衣以扮演演绎特定动物)
            基于现实世界、历史故事、社会故事的人、事、物、职业人员、道理等穿的Cosplay
            ……
            (因应情况,一个角色可以涉及以上多个类型,各不相克)
            而以呈现形式而言,也可以分为:
            写实的Cosplay
            可比喻为类似西方写实画(实用画),旨在尽量复制受扮者之外形与灵魂。
            精神形态上的Cosplay
            可比喻为类似古代东方以描绘精神形态为旨的图画(非实用画),重点在于服饰与道具能反映受扮者之精神形态、灵魂与心灵诉求,而非完全复制外形,或以文字为基碍再按需要生成外形。当中可能会引用比如二次创作的手法。
            (因应情况,而一个角色可以同时涉及以上两种性质)
            


            12楼2012-01-18 16:31
            回复
              范畴定义与用途的争议
              审视与判断的不同尺度
              由于Cosplay发展形式多样,各派各界人士解读Cosplay的用途与立场,有着不同的差异,但在审视判断方面的尺度大致上有分为两种,也因此形成两大派系:
              其中一种尺度以行为作判断条件,只要有关行为与外观(服饰、道具、化妆、身体语言的配搭)含有模仿/扮演某角色(或其变形原体)机能的成份和元素,即予以推断其属于Cosplay。
              另 一种尺度则以行为、心态与目的并重作判断条件,除须达到上述行为与外观方面的条件外,负责扮演的人员还需要具备明确的思维与意识——「忠于原著与角色,力 求在各方面正确地扮演某角色(服饰、道具、化妆、身体语言甚至发型的配搭要完全合乎原著呈示标准,举止、动作、神态等神韵也要完全合乎原著呈示标准,达至 「形神俱似」的要求),并在借此表达因出自自身对该角色之热爱而扮演」,而且角色的名份、外形、性格、传奇与情节资料等也需要有具体的直接可靠来源支持并 广为人知以便大众随时对照参考,当上述所有条件皆完全符合方予以推断其属于Cosplay。
              后者为动画、漫画、游戏、影视、独特打扮歌手等相关产品的拥趸群体派系(以下简称「偶像拥趸派」)把Cosplay品位为一种以「借在有关感官上模仿角色表达忠于角色的讯息」作为达成欲望手段的兴趣行为时所主要采用。
              当 个别情况尺度标准使用不当,甚至借此吹毛求疵、指鹿为马,可能会引发争议,比如兴趣性「偶像拥趸派」为力保势力范围情况「一统化」而坚持只使用其尺度与立 场来达成净空异己的目的,甚至否认个别类型的Cosplay行为以及一切纯粹「兴趣目的先决」以外的Cosplay行为(比如「商业宣传目的先决」、「宗 教仪式目的先决」、「政治目的先决」、「牟利目的先决」、「话剧目的先决」、「戏剧目的先决」、「舞台剧目的先决」、「摄影目的先决」、「卖弄性感色情目 的先决」、「为Cosplay而Cosplay」等Cosplay行为)。 [4][5]
              


              13楼2012-01-18 16:31
              回复

                误区
                在ACG相关活动中,时常会见到数项类似的盛装文化现象同时出现,比如Cosplay扮装文化、萝莉塔(Lolita)服装服饰风格文化、庞克(Punk)服装服饰风格文化等。
                Cosplay 扮演者所扮演的目标是以历史或图像性文献中的特定角色(或其变形原体)为主,这跟其他盛装现象的法则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装扮用途上Cosplay行为 不是借服装服饰争妍斗丽的手段,而在礼仪上Cosplay活动亦不是任摄影师自把自为的场合。倘民众不了解个中差异,则会易生混淆。


                15楼2012-01-18 16:32
                回复
                  2025-11-15 06:3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osplay在东亚文化圈地区
                  Cosplay在东亚文化圈地区发展扩张与应用,一般以日本的模式为主导,且在某些方面比在欧美与南亚文化圈地区的较为讲究选材和细节。


                  16楼2012-01-18 16:32
                  回复



                    


                    19楼2012-01-18 16:37
                    回复

                      中国大陆
                      广东省广州市
                      2003年,YACA动漫协会创立,孕育中国华南地区第一个Cosplay舞台,每年均有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动漫和Cosplay聚会活动。 [24]
                      2007年,香港动漫节的主办商也踏足中国大陆,在2007年10月3日至2007年10月7日于广州市举行首届《穗港澳动漫游戏展》[25]。
                      湖南省长沙市
                      2005年,中国大陆湖南省长沙市在2005年1月1日元旦举办了《2005年长沙新春动漫游戏嘉年华》Cosplay活动[26],这是湖南省长沙市第一次举行的大型Cosplay活动,在湖南省开创了先河。
                      China Joy
                      2004年1月16日,中国国内首届ChinaJoy(全称:首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官方主办的动漫游戏类产业的国际盛会。


                      21楼2012-01-18 16:38
                      回复
                        Cosplay在欧美与南亚文化圈地区
                        欧洲和美洲当代的Cosplay发展,迪士尼公司在其中发挥创建潮流的作用功不可没。动画界的奇才和路迪士尼在1955年创建了世界上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由此拉开了Cosplay扮装文化全面商业化的序幕。
                        当时的迪士尼公司为了替自身产品做宣传,同时又为了吸引游客,于是让员工们穿上动画中米老鼠、唐老鸭、布鲁托的服饰,并拿着相关道具进行舞台剧表演、合影宣传在内的模仿秀,有时相关服饰和道具还被当做礼品打包赠送给游客带来的孩子们。
                        在此摸索过程中,迪士尼首次将扮装用的服饰与道具,从设计到制作纳入了一个完全专业化、规模化、商业化的体系中;与此同时,相关的表演为了能够达到与影片中角色同步的惟妙惟俏的效果,也开始事先接受培训了。
                        随着迪士尼公司的这股风潮兴起,许多开发英雄漫画的制作公司也纷纷推出了真人扮演超人、蜘蛛侠、夜魔侠、蝙蝠侠的扮演秀活动,并在美国各地举行了以爱好者群体为主的类似活动。
                        像日本一样,Cosplay发展到最高层次的表现无疑是那些真人影视剧,根据英雄漫画改编的《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绿巨人》等科幻电影都是**了所有Cosplay元素最真实的写照。
                        此外,美国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特殊友好关系,也使得两国之间的服饰扮装文化经常互有通融,再加上动漫、游戏(ACG)载体在两国间高密度的发展,因此美日两国的Cosplay越来越显示出同一性、商业性的共同文化特征。 [2]
                        但 基于各地固有文化的差异,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又或是在亚洲地区的欧美裔或南亚人族群中,Cosplay的发展、选材和应用跟日本的一套有着一些差别 ——有关《星舰奇航记》(Star Trek)、《星际大战》(Star Wars)、其他科幻领域、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角色以及历史事件(比如内战)范畴的Cosplay,尤其是科幻故事范畴的Cosplay,远比在日本多。相 反,一些在欧美地区被视为令大众不悦的角色(比如在一些漫画和游戏中含纳粹相关成份服饰的角色等)则可能会在日本的Cosplay活动中亮相。
                        西方世界在接近半世纪以来,服饰爱好者团队一直跟服装业者同步协调与广泛发展;从首届世界科幻年会开始,动画角色服饰现身会场渐多,Cosplay一词逐渐被用作形容特定类型的角色扮演行为(尤其是来自日本的媒体中的角色)。
                        可是,由于动画、漫画中的角色一般并没有合适的身体比例让众多典型的角色扮演者所模仿(比如非常明眸有神或水汪汪的眼睛,不可思议修长的双腿、巨状的肌肉和异常丰满的胸脯),因此在扮演该等角色时角色本身与演员间的身体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偶像拥趸派」中所争议的课题。
                        


                        22楼2012-01-18 16:38
                        回复
                          北美
                          从 2000年代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动画展览活动规模渐大,也越来越流行。借着大众对一些从日本入口的流行动画系列(比如《火影忍者》、《钢之链金术师》、《死亡笔记》、《犬夜叉》和《死神》等)更添注意,角色扮演者与动画世界一直在主流流行文化中崭露头角,或最少以相对较小的规模亮相。而越来越多展 览赴会者扮演成他们喜爱的动画角色,可见Cosplay文化与动画文化对更多动画展览相继设立有着足够影响力(详情请参英文维基百科《List of anime conventions》(动画展览列表)条目)以容纳不断增多的角色扮演者。
                          北美的展览一般同时设有Cosplay和服 饰的竞赛。 [27]Cosplay,或「化妆舞会」(Masquerade ball),是一种身穿Cosplay服饰进行的短剧比赛。服饰竞赛通常考验参赛者所发挥的技能、设计、以及观众反应。竞赛者在舞台上表演(配合观众拍掌与否视乎会场礼节而定),赛果乃事先评审或即场评审。日渐普及的展览扮装风气引发了数个较新、以Cosplay为基础的节目诞生,并结合传统化妆舞会和会厅盛装(Hall costume)竞赛一同举行。而在同类的节目比如「Anime Dating Game」(动画约会游戏)和「Cosplay Human Chess」(Cosplay真人战棋),参与的角色扮演者更能在游戏中相应地扮演出他们的角色。
                          此类比赛引发了许多Cosplay团队衍生发展出来——他们往往在展览前数个月便开始筹备登场细节。至于非比赛性的Cosplay则通常在科幻片与幻想片的开幕夜可见,尤其以下所述一些已确认的情况:
                          即使只是在一些小镇,一些角色扮演者在长篇电影(比如《星际大战》、《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和《魔戒》(Lord of the Rings))开映数小时前就已驻足排队。
                          一些卖座的电影,即使只是邪典电影(比如《冲出宁静号》(Serenity))也会设有开幕夜Cosplay。
                          而在英国、美国和其他各地,邪典电影《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的拥趸都会身披该影片中的角色的服饰出席该影片的放映。此传统始于1975年《洛基恐怖秀》上画后。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卖座作品《CSI犯罪现场:纽约》中,其中一位在该作品前传里《Down the Rabbit Hole》被发现死亡的受害人正在Cosplay她的化身——受害人的凶手。
                          


                          23楼2012-01-18 16:38
                          回复
                            墨西哥
                            在墨西哥,Cosplay常见于以电玩、科幻或动画为主题的展览中,角色扮演者们时常结伴成群合作去拍摄Cosplay照片。
                            而Cosplay在墨西哥凭着一些信誉卓著的表表者,有着健康的竞争情况。此现象也可见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比如巴西、阿根廷和智利。


                            24楼2012-01-18 16:39
                            回复
                              2025-11-15 06:2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法国
                              在 法国,Cosplay是一种在动漫展览中普遍的节目,大型展览如「日本博览会」(Japan Expo)甚至能吸引多达500位角色扮演者赴会Cosplay。而在展览中法国的角色扮演者除了有多数从动画、漫画取灵感的外,更有装扮成电影角色、著名歌手甚至电视剧演员——即使此等范畴并非与展览主题有直接关系,但也可见Cosplay在法国发展的独立性。
                              跟日本的角色扮演者不同的是,法国的角色扮演者使用几乎纯手制的服饰且通常只用一次,购买或再用服饰会被视为不公平竞争(在某些比赛中不能作出竞争)。
                              


                              25楼2012-01-18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