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5 23:22题记:
我们尚可蹉跎的岁月中,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记忆不能磨灭。可能清晰,模糊或者悲伤,喜悦。
------------------------------------------------------------------------
蓦然回首,我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很多的影子,朋友的,亲人的,自己的。
1)
小时候过于调皮。母亲总说我哥老实胆小,而我天生顽劣。我总欺负同龄的小朋友,惹无数家长来我家告我的状。终于有一次,在一个家长领着一个哭啼着的小孩子离开我家后,我母亲决定把我送进我们村上唯一的一所小学。让学校的老师来管教你吧,母亲无奈的说。
那一年,我才五岁。我哥八岁了,上一年级。
那所小学原来是村上的一家祠堂,很多年不曾检修,一遇上下雨的天气,便屋檐到处漏水。有时,因为雨实在太大,雨直接从屋顶的瓦缝中飞舞出来,老师和学生的头发上就会沾满一层雨雾,有些胆大的学生便会撑开伞来听课,老师也并不加指责。
雨会积在坑坑洼洼的教室地面。我们都担心那污泥弄脏了我们的鞋子,那个时代,鞋子是很珍贵的。我们都脱下鞋,用个袋子小心翼翼的装着塞在课桌里,而光着小脚丫儿,裤管卷得高高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嬉笑着跑来跑去,溅得到处都是泥污印子。人坐在自己的桌椅上,用光着的脚丫把玩泥巴,把那泥浆全堆一块,踩上去然后用力一挤,它们便顺着我的小脚指缝温软的流溢出来,像极了一条条的小虫。走路,我都是谨慎又谨慎,我怕摔,弄脏了衣服回家,肯定是要被母亲责打的。
我最担心的就是不小心把书本碰落在地上,着地的那面,便会从此无法再辩认。但终于,还是有书本跌落于地上的,我曾试图用水去冲洗掉那泥印,可结果,把那页纸都洗烂了,那泥留下的痕迹,只会在下一个学期的开始后,随着那本书一起退出书包后,才不被记起。
学校隔家并不太近。方圆几十里,就那么一所小学,所有的小孩子都是拉上自己家附近的一起上学,一块放学。母亲便让我和我哥也结伴而行。那条满是泥泞的路上留下了我俩深浅不一,歪歪斜斜的两排脚印。
中午,得自己顺着那条土路走回家去吃饭,我走得有些厌烦的时候,便会让哥帮我捎饭去学校,我哥无奈,只得一个人孤伶伶的绕了个大圈,用个瓷碗盛上米饭,上面放点冬瓜南瓜之类的放满了,再倒扣上一个碗,用当时极为流行的网丝袋,带到学校关到我的教室门口。当时感觉是棒极了。
可是这种棒的感觉没维持几天,我母亲就骂我懒,并不许我哥再给我带饭。听说是一次,我哥一个人没绕大圈,而走了那条很多坟堆的小路时,被吓哭了。
于是,我和我哥又打打闹闹的上学放学,那条路实在是太烂了,经常我为了不弄湿鞋,会走那些相对干净的一点田埂小道。可风一吹,又把不住重心,就会摔到旁边的水沟里去。有一次,我又摔了下去,我哥居然不拉我,自顾自的朝学校走,我又气又恼的从水沟里爬起来,带着一身的泥水,在哥哥的背后大哭大骂的追赶。
田间小道上,经常有农户种的黄豆苗。春天的时候,走小道,就会把那些才栽下去的豆苗儿踩死。走的人多了,那些泼辣的农妇就会赶在我们上下学的时候,操着一根棍子,守在小道旁边,一看到有人走小道,就会抡起棍子追打咒骂。
我们去学校有两条路,一条山路,一条田间路。太小的时候,母亲宁愿我们在田路上摔得一身泥的去上学,也不允许我和哥哥走山路。当时,母亲对我们的管教是极严的,她的吩咐,我们都只有服从,从来也不敢去问为什么。两兄妹倒也乖乖的一直在那条田路里跌跌撞撞到渐渐大了,母亲才不再要求我们从哪去上学。后来才知道,山里总是有很多坟堆的,村上的老人们说,太小的孩子容易看到一些大人们看不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些小孩子阳气不足,就会受惊,夜夜啼哭,睡不安稳。
山路其实比田路要远,只是在雨天,能够踩着道边的小柴木上行走,虽然会沾满雨水,可过不了多久就会干掉,显得身上比较干净一点。当然,山路的风景比田路是要好多了的,田路一年四季看到的都是田里的稻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而山路,春天会开满各色各类的花,像红艳艳的映山红,黄灿灿的老虎花,还有清香满鼻的野冰糖花。到了秋天,更不得了。那会乡下的孩子压根就没有零食吃,山里结的那些黄黄灿灿的野果,便让小孩子们口水连连。
我们尚可蹉跎的岁月中,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记忆不能磨灭。可能清晰,模糊或者悲伤,喜悦。
------------------------------------------------------------------------
蓦然回首,我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很多的影子,朋友的,亲人的,自己的。
1)
小时候过于调皮。母亲总说我哥老实胆小,而我天生顽劣。我总欺负同龄的小朋友,惹无数家长来我家告我的状。终于有一次,在一个家长领着一个哭啼着的小孩子离开我家后,我母亲决定把我送进我们村上唯一的一所小学。让学校的老师来管教你吧,母亲无奈的说。
那一年,我才五岁。我哥八岁了,上一年级。
那所小学原来是村上的一家祠堂,很多年不曾检修,一遇上下雨的天气,便屋檐到处漏水。有时,因为雨实在太大,雨直接从屋顶的瓦缝中飞舞出来,老师和学生的头发上就会沾满一层雨雾,有些胆大的学生便会撑开伞来听课,老师也并不加指责。
雨会积在坑坑洼洼的教室地面。我们都担心那污泥弄脏了我们的鞋子,那个时代,鞋子是很珍贵的。我们都脱下鞋,用个袋子小心翼翼的装着塞在课桌里,而光着小脚丫儿,裤管卷得高高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嬉笑着跑来跑去,溅得到处都是泥污印子。人坐在自己的桌椅上,用光着的脚丫把玩泥巴,把那泥浆全堆一块,踩上去然后用力一挤,它们便顺着我的小脚指缝温软的流溢出来,像极了一条条的小虫。走路,我都是谨慎又谨慎,我怕摔,弄脏了衣服回家,肯定是要被母亲责打的。
我最担心的就是不小心把书本碰落在地上,着地的那面,便会从此无法再辩认。但终于,还是有书本跌落于地上的,我曾试图用水去冲洗掉那泥印,可结果,把那页纸都洗烂了,那泥留下的痕迹,只会在下一个学期的开始后,随着那本书一起退出书包后,才不被记起。
学校隔家并不太近。方圆几十里,就那么一所小学,所有的小孩子都是拉上自己家附近的一起上学,一块放学。母亲便让我和我哥也结伴而行。那条满是泥泞的路上留下了我俩深浅不一,歪歪斜斜的两排脚印。
中午,得自己顺着那条土路走回家去吃饭,我走得有些厌烦的时候,便会让哥帮我捎饭去学校,我哥无奈,只得一个人孤伶伶的绕了个大圈,用个瓷碗盛上米饭,上面放点冬瓜南瓜之类的放满了,再倒扣上一个碗,用当时极为流行的网丝袋,带到学校关到我的教室门口。当时感觉是棒极了。
可是这种棒的感觉没维持几天,我母亲就骂我懒,并不许我哥再给我带饭。听说是一次,我哥一个人没绕大圈,而走了那条很多坟堆的小路时,被吓哭了。
于是,我和我哥又打打闹闹的上学放学,那条路实在是太烂了,经常我为了不弄湿鞋,会走那些相对干净的一点田埂小道。可风一吹,又把不住重心,就会摔到旁边的水沟里去。有一次,我又摔了下去,我哥居然不拉我,自顾自的朝学校走,我又气又恼的从水沟里爬起来,带着一身的泥水,在哥哥的背后大哭大骂的追赶。
田间小道上,经常有农户种的黄豆苗。春天的时候,走小道,就会把那些才栽下去的豆苗儿踩死。走的人多了,那些泼辣的农妇就会赶在我们上下学的时候,操着一根棍子,守在小道旁边,一看到有人走小道,就会抡起棍子追打咒骂。
我们去学校有两条路,一条山路,一条田间路。太小的时候,母亲宁愿我们在田路上摔得一身泥的去上学,也不允许我和哥哥走山路。当时,母亲对我们的管教是极严的,她的吩咐,我们都只有服从,从来也不敢去问为什么。两兄妹倒也乖乖的一直在那条田路里跌跌撞撞到渐渐大了,母亲才不再要求我们从哪去上学。后来才知道,山里总是有很多坟堆的,村上的老人们说,太小的孩子容易看到一些大人们看不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些小孩子阳气不足,就会受惊,夜夜啼哭,睡不安稳。
山路其实比田路要远,只是在雨天,能够踩着道边的小柴木上行走,虽然会沾满雨水,可过不了多久就会干掉,显得身上比较干净一点。当然,山路的风景比田路是要好多了的,田路一年四季看到的都是田里的稻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而山路,春天会开满各色各类的花,像红艳艳的映山红,黄灿灿的老虎花,还有清香满鼻的野冰糖花。到了秋天,更不得了。那会乡下的孩子压根就没有零食吃,山里结的那些黄黄灿灿的野果,便让小孩子们口水连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