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吧 关注:711,359贴子:19,303,023

还原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康熙是个麻子.排行老三的玄烨,之所以得登大位,是因他患过天花而未死。他爹福临和几个皇族中人都因患天花而死,玄烨患过此疾,有终身免疫力,为使接班人不致因患此病而早亡,顺治帝于临终前听从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遗命玄烨继承皇位。玄烨既然患过天花,脸上当然留下麻子。



1楼2012-01-09 20:00回复


    乾隆.自大,中华文化在他手里差点毁光了,修四库全书毁书甚于修书,不符合满清统治的书籍全部毁掉,还删改剩下书籍里的文字。此人在文物字画上乱扣自己的图章,在上面乱写乱画搞破坏,文字狱在他那个时代到达了变态的地步,红楼梦没有完本也跟这个有关系。现在的影视剧居然还把这个家伙描述成风流倜傥的明君,开国际玩笑。乾隆帝的视野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既不关心,也不了解。中国在乾隆时期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3楼2012-01-09 20:01
    回复
      2025-08-23 15:15: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补丁一般人也穿不起啊


      4楼2012-01-09 20:01
      回复


        纪晓岚其实挺欣赏和珅的,因为和珅有他年青时的影子,正史里和珅是1750年生,比纪晓岚小26岁,比乾隆小39岁。,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现在的狗血电视剧太糟蹋人,和中堂当年是美男子一枚,倒是纪昀长的那叫一个……**。有记录,纪晓岚日御女六次……注意,是六个不同的时段,早中晚加下午茶宵夜。
        下面来点近代伟人的光辉史:
        太祖的事就不说了,高祖的事全国都知道不用说了。
        


        5楼2012-01-09 20:01
        回复


          恩 格斯。出生大资本家庭,经营一家家族企业。恩格斯有两位妻子, 玛丽·白恩士和莉希·白恩士。她们是亲姐妹俩。
          


          8楼2012-01-09 20:02
          回复


            西方失足妇女的起源是圣女,最早是供奉在庙里面,通过OOXX来启发信徒的神性的。也就是说,有人迷惑了,想去接近神,就去跟庙里的圣女OOXX,在high的 那一刻接近神,所以维纳斯最早是那个什么女之神,后来演变成为爱与美的女神。西方科学家也说男人high的那几秒,大脑空白,最接近神。也有人说上面这个观点正 好说反了,罗马的维纳斯——从希腊的阿弗洛狄德(Aphrodite)演化来,是爱和美的女神。希腊那会,爱和美嘛,代表女性最高最真的自由,是独立的追 求自己的爱情和生活的化身,于是沿着——自由的爱情——自由的xing爱——自由的xing——自由的失足妇女…………演化过去了。于是很多没有丈夫保护or不要丈夫的自 由女性,生活在神庙周围,并祈求她的保佑,最后,她也变成的失足妇女的保护神。毕竟那个年代,女人没有父亲和丈夫的保护,想要独立生活,恐怕也只有那啥了……
            提到维纳斯,顺便说一下,中国古代的失足妇女也供神位,这位大神就是管仲,因为他第一个开设官 女支,让女支院国有化、规范化。失足妇女曾经也算是编制内的~~~~
            


            11楼2012-01-09 20:04
            回复

              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纯(公元1394-1481),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动画片描写的只是他童年时代的一小段生活,实际上他活到八十八岁。一休宗纯是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僧,也佛教史上少见的风狂的禅僧。他超越了戒法表象,直契天真本性。曾声称“风狂狂客起狂风,来往淫坊酒肆中”,甚至公然讴歌自己与一盲女的爱情,“盲森夜夜伴吟 身,被底鸳鸯私语新。新约慈尊三会晓,本居古佛万般春”。一休和尚很风流,80岁了还和女支女厮混。历史上称休宗纯是一位真实正觉的大修行人。
              佛教除了中 国东南亚的佛教之外,日本 印度的佛教都可以吃肉喝酒 娶妻生子。都是一种职业化工作。按照教派的不同也有坚持诫守色 吃 戒律的。在日本嫁给日本和尚等同于 中国嫁给公务 ,很吃香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般人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纸笔,及传媒工具,不能单独成立,说白了,文章这种表象就是“色”,而产生这种“色”的因缘,诸如人的思想、纸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写文章,或没有纸笔等这种“空”,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色”。
              


              12楼2012-01-09 20:04
              回复


                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后自杀身亡。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后汉书 蔡伦传》有载
                


                14楼2012-01-09 20:05
                回复
                  2025-08-23 15:09: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6楼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却也因其军事才能引起猜忌。汉高祖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韩信由于被控谋反,被吕雉(即吕后)及萧何骗入宫内,逼死楚霸王的韩信死时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年仅三十三岁。
                  


                  15楼2012-01-09 20:06
                  回复

                    18楼

                    关于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逐了商汤的长孙“太甲”自立,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还宽宏大量地对待伊尹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故事变成了这样:太甲继承王位后不听伊尹的劝告,胡作非为起来,太甲被伊尹关在桐宫,深为悔恨,终于改邪归正,有了良好的表现,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称赞太甲悔过自新。太甲则回答:“过去我曾经违背您的教导,将来希望您继续指导我走正路。上天制造的灾祸,还可以躲避;我自己制造的灾祸,就没有办法逃脱了(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礼记·缁衣》)。”由是,发动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的伊尹一下子成了大公无私的圣人。以上对点,和正统是完全不同的。
                    ps: 历史上的盗墓行为,有时也可以导致重要的文化发现。马王堆出土了 黄帝十六经 道德经 等 。《竹书纪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经史之上。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也是盗墓贼盗发魏襄王墓。
                    作为战国的古代史书,《竹书纪年》是最可珍贵的资料。为什么知名度低呢?起码比甲骨文差很多。有人认为,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但是儒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孔子为了宣传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今世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等等,孔子因此就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笔法误人,一至于斯。儒家所谓“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手法为后世史学家所法,历史的真相也在这些史学家橡皮泥式的笔法中变得面目全非,信史需要后世的史学家费大力气去考证,这是儒家史学观给传统史学带来的恶果之一。
                    


                    17楼2012-01-09 20:07
                    回复


                      存天理灭人欲”那位大学士朱熹喜欢自掘坟墓,曾经把自己儿媳妇的肚子搞大。 《宋史》卷三十七有载:“监察御史沈继祖劾朱熹,诏落熹秘阁修撰,罢宫观。”。即指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如“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 、“私故人财”等等,其中还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意思是说朱熹曾引诱两个尼姑作侍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朱熹家中的儿媳则在丈夫死后还怀上了孕……最后,主张将朱熹斩首,以绝“朱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案”。朱熹一句屁话都没有,只得上表认罪说“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且还承认自己“私故人财”、“纳其尼女”等等数条,并说要“深省昨非,细寻今是”,表示要悔过自新。一代大儒,斯文扫地
                      


                      18楼2012-01-09 20:07
                      回复

                        20楼

                        有个古人为抢侄子的一句诗把侄子杀了。这家伙就是唐朝的宋之问,他以五言诗出名,想要霸占亲舅侄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强索不成,起了杀心,杀人手法很诡异,好像是把大土坨装袋压在小正太胸口上,压了一晚上给压死了被称作“因诗杀人”。 还是关于这个极品武则天大权在握后,由于宋之问经常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逗得武则天眉开眼笑,因此得以任用。担任左奉宸内供奉的官职。奉宸院说穿了就是武则天的后宫,里面供养的尽是一些从各地挑选而来的年轻美貌的男子,以备女皇享用。为了爬上女皇的龙床,于是来了个毛遂自荐,写了一首艳诗献给女皇。武则天读后赞不绝口,待宋之问离开后,却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难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 由于口臭,宋之问的美梦化作了泡影
                        


                        19楼2012-01-09 20:07
                        回复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换算成现在的船排水量为大型驱逐舰,接近于轻型航母,木制的。当时如果不是这个太监,而是一群死囚下西洋……
                          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20楼2012-01-09 20:08
                          回复

                            25楼

                            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年)才停止。宋朝开国之时只是继承了后周的国土,当时的世界形势是五代十国。不扩张后面南宋跑那去。
                            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当我们的“专家”在不遗余力地为“康乾盛世”大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有一个朝代正在默默地受着后人们无端的非议,而这个人民生活水平十几倍于“康乾盛世”的朝代却正在人们尽情挥洒的刀笔之下“积贫积弱”着呢。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在《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发表《克服国富的障碍——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的主题演讲时说:“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
                            


                            24楼2012-01-09 20:10
                            回复
                              2025-08-23 15:0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25楼2012-01-09 2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