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志吧 关注:174贴子:930
  • 10回复贴,共1

可能你不知道的三国小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石压船舱归故乡
陆绩字公纪(184——219)是吴国的大臣,在演义“舌战群儒”他只出过一次场。但大家一定还不知,他是三国中的第一清官吧)217年,他返故乡,从郁林出发,回他的老家吴县。可是,要经过一条海路。他坐着小船,搬来家中东西,可是……东西太少,船儿轻飘飘的浮于面上。他只好,将一些用不着的东西也搬上船,可是还是没用东西全搬光了,船还是轻。他四处看了看,找了一块大石头,放在船中央。哈!刚刚好。就这样,他坐着小船回故乡了\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一点,陆绩太清廉了,以至家中所有的东西也压不住船身。读完这故事后,大家应该对诸葛亮口下那偷桔子的陆公纪,刮目相看了吧



1楼2012-01-02 23:39回复
    曹操也被人骗了
    建安元年的某一日,司马府内……一个黑衣人,推开了窗户,向内室的床前走来……床上正躺着一个青年,他正以悲哀的眼神注视那黑衣人。只见黑衣人抽出长刀,向躺在床上的人砍去……但那人,却纹丝不动,只以惊恐的神情,绝望地看着那把刀。不一会儿,黑衣人就收刀而去了……而那黑衣人便是曹操派来的刺客。
    原来,曹操想请这个青年在手下做事,可是当时的他,不过是刚刚取得政权的人。这青年不想在无实权的人手下为官,但又有点害怕曹操,只有谎称自己有“风疾”全身不能动弹曹操半信半疑。令刺客打探虚实。(也就是上面的那一幕)说真的,如果是一般人,早就吓得跳起来。而他面对猛砍下来的刀,竟纹丝不动,好厉害的定力呀。
    当刺客如“实”禀告曹操时,曹操叹息地说:即然他真的病了,我也不勉强他了。可是,曹操怎么会知道,他上了一个大当?以“奸雄”名世的他,竟被未来的一个臣子瞒住了。而后,也没有知道事情的真象。. 。
    这个青年,就是被称作晋宣帝的司马懿
    


    3楼2012-01-02 23:40
    回复
      2025-08-14 13:01: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其夫定有其妻
      说到,司马懿不想作官,装“风疾”之事。虽说他瞒住了曹操,可是曹操还会来打探吗?这……谁也说不清楚了。司马懿为以防万一,只在继续装病了就在当天傍晚,下起了大雨。啊?遭了,院子里晒的书,一定会打湿。司马懿立即从床上起来,向院子跑去,将书收回家。可这所有一切被一个端水进来的婢女发现了。
      晚上,司马懿的妻子张氏见丈夫魂不守舍,就问明事实,司马懿只有如实相告。如果,那婢女告诉别人或对曹操的使者说,自己定性命不保。张氏笑了笑,说她自有办法,便向厨房走去……
      她令那个婢女来作饭,婢女答应了。就在厨柜前,当婢女转身之时,张氏顺手拿起一旁的菜刀,直砍了下去……当司马懿知后,即为“脱险”而庆幸,又对张氏的手段而惊服。
      大家应该知道司马懿日后残杀曹氏一门,和司马昭弑君的狠毒吧。有其夫定有其妻,有其父定有其子,不是吗?
      


      4楼2012-01-02 23:40
      收起回复

        爱杏树的神医
        三国之中,谁不夸华佗是神医,可有一人,大家也许还不知吧,正史上也没他的事迹。而这个的故事,是从野史上看来的此人叫董奉,是今天的江西人氏,常常隐避于庐山,不出外,所以,很少有人知他的名。不过,他的医术,可是名满江西了。一次,一个老翁得了大病,差点死去,多亏他精妙的医术,救了那老翁一命。老翁是个有钱人,准备以重金相铸,而董奉谢绝了,他只希望,老翁能在他隐居的地方,种五颗杏树,就算交了钱。
        Y老翁虽然不知其意,但也答应了。以后,董奉告诉所有来看病的人,如果是垂危之病,医好了种五颗树,外科种四颗树,内科种三颗树,一般的病只用种一颗树。因为,他太爱杏树了,可是没有“帮手”所以,他借此机会,以看病为名,终于,使庐山小小的隐居地,杏树成林。
        B董奉爱杏,如王逸少爱鹅,郑板桥爱竹一样。而中国从此时开始,又多了一个称中医的名称了就是“杏林”它和“青囊”“悬壶”二词称为中国中医的“四大名词”
        


        5楼2012-01-02 23:42
        回复

          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6楼2012-01-02 23:43
          回复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乐不思蜀.七步成诗.曹冲秤象.望梅止渴.木牛流马.草船借箭.暗渡陈仓.舌战群儒.偃旗息鼓.火烧赤壁.空城计.千里走单骑.七擒猛获.火烧藤甲兵.
            


            7楼2012-01-02 23:43
            回复
              吃 瓜 留 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8楼2012-01-02 23:44
              回复
                欢迎历史帝,这些小故事可以做到游戏中呢


                9楼2012-01-03 19:44
                回复
                  2025-08-14 12:55: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有介事。。。这帖子必须顶啊


                  IP属地:广东10楼2013-01-18 15:59
                  回复
                    不错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1-18 1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