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1978年吧,《诗刊》刚复刊时,发表了顾城的一首诗(新体诗):
《交通岗》
站住!
红灯瞪着喝醉的眼晴;
滚!
快滚!
绿灯,
阴冷。
诗人“感”而有“作”,这种“感”,是一种“感觉”、“感受”,是一种情绪上的“感知”。有些诗人,把这种“感”弄成了理性的“归纳演绎”,会让“诗味”变薄。拿古人论,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前者;朱熹的“问水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后者,懂诗的人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杜诗味醇而朱诗味寡。
《交通岗》
站住!
红灯瞪着喝醉的眼晴;
滚!
快滚!
绿灯,
阴冷。
诗人“感”而有“作”,这种“感”,是一种“感觉”、“感受”,是一种情绪上的“感知”。有些诗人,把这种“感”弄成了理性的“归纳演绎”,会让“诗味”变薄。拿古人论,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前者;朱熹的“问水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后者,懂诗的人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杜诗味醇而朱诗味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