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手足血亲自相残杀中穷途末路,明明风华正茂、年轻俊美、高才美德却面临死亡的王子,舍弃尊严和贵族、王子的骄傲,去满足一个粗陋的异国船夫的爱慕,那是一种何等的悲剧与心伤绝望?若非自尽在即,来日无多,王子怎可能委身于船夫?在他们五兄弟中,他是唯一一个没去争夺王位的人,连王位他都不稀罕,何况其他?其高洁之处,堪比古代贤人,这种有操守、有梦想的人却宁愿自污而委身于一个船夫。子皙如此行为,显然是来日无多,行此一善,算是为那个可怜的单纯的仰慕者留一个想念吧,也正因此,他以另类的方式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他的悲剧色彩,类似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在血亲的阴谋诡计、自相残杀中拷问自我,找不到出路,最终以半自杀的方式死去。公子皙也同样在血亲的自相残杀中自尽。他虽无罪无辜,却必须在阴险的计谋和冷酷的政治之前成为牺牲,不过短短十余日的令尹生涯,他就带着年轻美好的身躯死去,只留下船夫和人民传颂此事,宛如天际流星般照耀过四周一瞬的生命。
对这个故事,我从来不认为是爱情,也无关性向,只是人在绝望时温柔的怜悯,企求对世界留下唯一一点惊喜。估计百姓们也怜悯着他的死和他的美,于是传唱了这歌和这故事,永远记住他那乘青翰之舟,张翠盖,会钟鼓之音的风流俊雅和他最后的疯话,而那船夫在惊讶于那天降的艳遇和王子的委身后就被历史遗忘了,他是如何看待之后王子的自尽,谁也不得而知。毕竟,故事里从没提过船夫的结局,而王子的死却是史书所记载了的。就在公元前528年农历5月17日那天,鄂君子皙和他的三哥一起上吊自杀,以生命铺就了五弟的登基之路。他曾是濮水上能令外国使臣震惊的治世君子,也曾是王城中努力束腰的年轻臣子,也曾是无奈卷入叛乱的王弟,也曾是在新波中舍身下降的华美王子,他的生命曾缄默过,蕴藏过,期待过,但也开放过,灿烂过,忧郁过,在他丰富而完整的一生中,借着一首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歌,和一个言语不通、心思各异的路人交集了刹那,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写完这些后,我抬眼望天,窗外沉沉黑色,夜色如堵。有大悲于世,而不得出。我为二千年前一个怀才不遇、最终走向自绝的人悲伤,如同我为有史以来所有不幸的人悲伤一样,正如歌中所唱:“……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谁又能明白谁呢?无论我们是谁,生活在什么时代,我们所能拥有的,不过是各自的命运和各自的孤独而已,而这种孤独,即使偶然相加,也不可能成为一份温暖,孤独的仍自孤独,如同天空永恒的星,但海德格尔说过:“向一颗星而行,唯此一星。”我想,也许这就是越人歌唯一的意义,哪怕我们不懂对方的语言,无法在即使阳光灿烂的河流上看清对方的心,但我们仍是要去寻找星的,因为那是生命、命运沉重压迫下唯一的光明。
2011-12-4-5
全文完
对这个故事,我从来不认为是爱情,也无关性向,只是人在绝望时温柔的怜悯,企求对世界留下唯一一点惊喜。估计百姓们也怜悯着他的死和他的美,于是传唱了这歌和这故事,永远记住他那乘青翰之舟,张翠盖,会钟鼓之音的风流俊雅和他最后的疯话,而那船夫在惊讶于那天降的艳遇和王子的委身后就被历史遗忘了,他是如何看待之后王子的自尽,谁也不得而知。毕竟,故事里从没提过船夫的结局,而王子的死却是史书所记载了的。就在公元前528年农历5月17日那天,鄂君子皙和他的三哥一起上吊自杀,以生命铺就了五弟的登基之路。他曾是濮水上能令外国使臣震惊的治世君子,也曾是王城中努力束腰的年轻臣子,也曾是无奈卷入叛乱的王弟,也曾是在新波中舍身下降的华美王子,他的生命曾缄默过,蕴藏过,期待过,但也开放过,灿烂过,忧郁过,在他丰富而完整的一生中,借着一首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歌,和一个言语不通、心思各异的路人交集了刹那,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写完这些后,我抬眼望天,窗外沉沉黑色,夜色如堵。有大悲于世,而不得出。我为二千年前一个怀才不遇、最终走向自绝的人悲伤,如同我为有史以来所有不幸的人悲伤一样,正如歌中所唱:“……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谁又能明白谁呢?无论我们是谁,生活在什么时代,我们所能拥有的,不过是各自的命运和各自的孤独而已,而这种孤独,即使偶然相加,也不可能成为一份温暖,孤独的仍自孤独,如同天空永恒的星,但海德格尔说过:“向一颗星而行,唯此一星。”我想,也许这就是越人歌唯一的意义,哪怕我们不懂对方的语言,无法在即使阳光灿烂的河流上看清对方的心,但我们仍是要去寻找星的,因为那是生命、命运沉重压迫下唯一的光明。
2011-12-4-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