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八宅派风水之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风水流派当数杨公三合派。
三合派是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为理论根据的理气风水术,创始人是杨筠松祖师,杨筠松、曾文辿
、廖禹、赖布衣被誉称为赣南赣南风水术的四大祖师。
杨筠松(834-904),号救贫,据传,唐僖宗时,杨公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公元875年黄巢兵起,京都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禁中玉函秘书)》(正确与否,待考)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辖崇贤里(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境内),始收徒讲学,实践并传授堪舆秘术,病逝后葬于虔州中药口。
杨公风水对中国风水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系统理论的、操作规范化的、可具体实践的郭(璞)杨(筠松)曾(文辿)古法风水术。经考,最可靠为杨筠松所著的风水书籍,至少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三部。
“三合”,一指龙、水、向三者相合,即《天玉经》所说的“龙要合水水合向(实指坐度)”。二是指十二地支的三合局,地支三合局的长生十二宫理论是杨公风水术消砂纳水的主要理论根据之一。
杨公风水术承继的是晋代郭璞“葬乘生气”的理论精髓,重视形势峦头,讲究以九星命名龙体山型,注重龙的生旺及变换。用“挨星”(七十二龙)的“颠颠倒”五行格龙,用三合理论消砂纳水。三合派重视龙水的阴阳交媾,以七十二龙为中心,以“父母三般卦”为重点,主张龙、水、向“三合联珠”。
这是有史以来最详尽、最具体、最丰富、最系统的风水术,在中国风水术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赖布衣创制人盘以后,在首重形势的前提下,用七十二龙格龙,用人盘消砂,用天盘纳水,杨派风水术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
杨公三合派风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风水精英,自宋以来,各朝都涌现出三合派“国师”,为帝王将相择地设府、选址建城、探龙造葬,以赣南人为主的“南先生”也享誉全国。毫不夸张地说,杨公三合风水在阴宅方面是其它风水难望项背的。正因为如此,各地、各朝的风水充子、风水骗子都乐于为自己贴上“杨公”的标签。
但也不要说三合风水就是白璧无瑕,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的东西。
对杨公风水质疑者,说得亦振振为词:
其一,质疑者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考证了罗盘的制造发展历史,说:“七十二龙每龙只有五度,唐时的工艺制造水平,是无论如何造不出如此精细的罗盘。”这说明,杨公那时定向根本不可能用七十二龙!杨公如何来定向呢,用的是目测加手中所持竹杖,以“倒杖法”顺承来脉山龙,而前亲后倚,挨左闪右等等。另有用板凳(长条凳)定向的方法,“邑药口坊芒筒坝建立的管氏宗祠,即所世称的‘板凳定向’的宗祠。”
七十二龙,始出宋代厉伯韶与陈彦绎之诀中:“先识穿山虎,方识透地龙,浑天开宝镜,金月水相逢”。穿山虎即七十二龙,透地龙即混天六十甲子龙。这便是关于七十二龙最早的记载了。
用七十二龙格龙、定向(实指坐度),最多只能是杨公的若干代嫡传弟子(也许是杨公风水的“修正主义分子”)所为,岂是救贫老仙的首创?
其二,“正宗杨公三合”用七十二龙格龙定向,判断阴宅吉凶也是根据坟墓坐度龙、结合三合理论的砂法、水法,但是,中国绝大部分的百姓祖坟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土堆,一不砌墓,二不升碑,在北方大平原上,常见数百亩地之中仅一坟茔,依杨公七十二龙之法当如何确定这个坟茔的坐度?定不了坐度,又如何判断旧坟吉凶呢?
赣南一位很有名望的杨公三合派的老师在他的作品中说:“勘察一座阴宅,或一栋阳宅,断得最灵的99%是假‘风水’师。1%的有可能是真风水师”。那个可怜的1%既然“可能是”真,当然也“可能是”假。断得准的是假,断不准的是真,这种说法难以服人。比如两个医生,甲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准确诊断出一人的病症及成因,而乙医生不能,乙却斥责甲是“假医生!”恐怕病家也不能认同吧?
三合派是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为理论根据的理气风水术,创始人是杨筠松祖师,杨筠松、曾文辿
、廖禹、赖布衣被誉称为赣南赣南风水术的四大祖师。
杨筠松(834-904),号救贫,据传,唐僖宗时,杨公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公元875年黄巢兵起,京都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禁中玉函秘书)》(正确与否,待考)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辖崇贤里(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境内),始收徒讲学,实践并传授堪舆秘术,病逝后葬于虔州中药口。
杨公风水对中国风水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系统理论的、操作规范化的、可具体实践的郭(璞)杨(筠松)曾(文辿)古法风水术。经考,最可靠为杨筠松所著的风水书籍,至少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三部。
“三合”,一指龙、水、向三者相合,即《天玉经》所说的“龙要合水水合向(实指坐度)”。二是指十二地支的三合局,地支三合局的长生十二宫理论是杨公风水术消砂纳水的主要理论根据之一。
杨公风水术承继的是晋代郭璞“葬乘生气”的理论精髓,重视形势峦头,讲究以九星命名龙体山型,注重龙的生旺及变换。用“挨星”(七十二龙)的“颠颠倒”五行格龙,用三合理论消砂纳水。三合派重视龙水的阴阳交媾,以七十二龙为中心,以“父母三般卦”为重点,主张龙、水、向“三合联珠”。
这是有史以来最详尽、最具体、最丰富、最系统的风水术,在中国风水术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赖布衣创制人盘以后,在首重形势的前提下,用七十二龙格龙,用人盘消砂,用天盘纳水,杨派风水术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
杨公三合派风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风水精英,自宋以来,各朝都涌现出三合派“国师”,为帝王将相择地设府、选址建城、探龙造葬,以赣南人为主的“南先生”也享誉全国。毫不夸张地说,杨公三合风水在阴宅方面是其它风水难望项背的。正因为如此,各地、各朝的风水充子、风水骗子都乐于为自己贴上“杨公”的标签。
但也不要说三合风水就是白璧无瑕,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的东西。
对杨公风水质疑者,说得亦振振为词:
其一,质疑者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考证了罗盘的制造发展历史,说:“七十二龙每龙只有五度,唐时的工艺制造水平,是无论如何造不出如此精细的罗盘。”这说明,杨公那时定向根本不可能用七十二龙!杨公如何来定向呢,用的是目测加手中所持竹杖,以“倒杖法”顺承来脉山龙,而前亲后倚,挨左闪右等等。另有用板凳(长条凳)定向的方法,“邑药口坊芒筒坝建立的管氏宗祠,即所世称的‘板凳定向’的宗祠。”
七十二龙,始出宋代厉伯韶与陈彦绎之诀中:“先识穿山虎,方识透地龙,浑天开宝镜,金月水相逢”。穿山虎即七十二龙,透地龙即混天六十甲子龙。这便是关于七十二龙最早的记载了。
用七十二龙格龙、定向(实指坐度),最多只能是杨公的若干代嫡传弟子(也许是杨公风水的“修正主义分子”)所为,岂是救贫老仙的首创?
其二,“正宗杨公三合”用七十二龙格龙定向,判断阴宅吉凶也是根据坟墓坐度龙、结合三合理论的砂法、水法,但是,中国绝大部分的百姓祖坟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土堆,一不砌墓,二不升碑,在北方大平原上,常见数百亩地之中仅一坟茔,依杨公七十二龙之法当如何确定这个坟茔的坐度?定不了坐度,又如何判断旧坟吉凶呢?
赣南一位很有名望的杨公三合派的老师在他的作品中说:“勘察一座阴宅,或一栋阳宅,断得最灵的99%是假‘风水’师。1%的有可能是真风水师”。那个可怜的1%既然“可能是”真,当然也“可能是”假。断得准的是假,断不准的是真,这种说法难以服人。比如两个医生,甲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准确诊断出一人的病症及成因,而乙医生不能,乙却斥责甲是“假医生!”恐怕病家也不能认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