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8,060贴子:28,687,208

蜂窝电话漫谈,从1G到4G,八一八我所知的移动电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渡娘,大小吧,七帝,王菊,阶敌和穷比


1楼2011-12-03 10:01回复
    蜂窝电话漫谈,从1G到4G,八一八我所知的移动电话大叔谨以本文献给基宋吧。移动通信是最适合基宋的话题。为什么涅?本大叔将在蜂窝电话一节中回答最近,本吧自曝热,七帝,老流氓,小夜专美于前,妖妖也表示要参加。本大叔没有他们丰富的泡妞经历可为大家喜闻乐见,不过本大叔敬重奥运精神,重在掺和,就八一八技术活啊。希望能为吧众添些谈资。本文只是漫谈,没有芳相的考据,没有七帝的文采,没有无机猫的想象力。定会有错,敬请方家指正,拍得不要太狠。
    


    2楼2011-12-03 10:06
    回复
      2025-08-23 12:3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蜂窝电话漫谈,从1G到4G,八一八我所知的移动电话
      大叔
      谨以本文献给基宋吧。移动通信是最适合基宋的话题。为什么涅?本大叔将在蜂窝电话一节中回答
      最近,本吧自曝热,七帝,老流氓,小夜专美于前,妖妖也表示要参加。本大叔没有他们丰富的泡妞经历可为大家喜闻乐见,不过本大叔敬重奥运精神,重在掺和,就八一八技术活啊。希望能为吧众添些谈资。本文只是漫谈,没有芳相的考据,没有七帝的文采,没有无机猫的想象力。定会有错,敬请方家指正,拍得不要太狠。
      


      3楼2011-12-03 10:07
      回复
        没了?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12-03 10:12
        回复
          前辈,出售瓜子板凳,钛合金F5


          IP属地:贵州5楼2011-12-03 10:1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6楼2011-12-03 10:17
            回复
              0 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 System)
              从上世纪60,70年代起,移动电话进入了民用通信市场。从大板砖电话到智能手机,从模拟到数字,从语音到语音数据共同,从开放窃听到强保密性,移动电话走过了很长的路。技术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不过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网络结构。以基站形成的蜂窝式结构始终如一。这在高科技领域也算是个异数吧。在英文的叫法中移动电话始终和蜂窝电话可互换。蜂窝结构的核心就是基站,有什么系统更适合基宋涅,当然是以基站为核心的移动通信系统啦。蜂窝结构是以通信基站为中心,覆盖圆形地域;临近的基站相互握手,组成点阵。网路拓扑图中每个基站的覆盖地域成六角形蜂窝状。这也是蜂窝电话的命名由来。用户端在这片蜂窝格子中移动,在一个又一个的基站之间转换。
              1 第一代,1G(1st Generation)
              第一代民用移动电话的市场化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移动通讯刚刚起步,除了蜂窝式结构基本定下来,大家都在摸索用什么样的高频接入技术来完成用户端和基站之间的通讯。模拟系统因其较为成熟的应用称为大家所选。当时的特点就是网络容量有限,耗电高(所以才有大板砖式的大哥大,主体部分式电池。这点其实一直到现在的职能手机也是电池占了很大的体积和重量),几乎式开放式的可窃听。曾经有英国人把录下来别人的无线通话出了一本书。1G系统中有名的如AMPS系统1G系统除了为我们今天的移动通信迈出第一步,除了蜂窝结构,几乎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不过那终究是我们的第一步不是吗。就像很多吧友,也许明天你会觉得今天的所作所为很可笑,可是这终究是我们在生活路上的一个阶段吧
              


              7楼2011-12-03 10:27
              回复
                楼主的ID是在暗指比尔盖茨么?


                IP属地:广西8楼2011-12-03 10:27
                收起回复
                  2025-08-23 12:27: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山东9楼2011-12-03 10:35
                  回复
                    2 第二代,2G(2nd Generation)
                    由于1G系统的网络容量有限,早期的运营商们很快发现他们的网络承受不了更多的客户了。除非他们把基站建的越来越近。可这样一来,他们的运营成本就高了。各个研究机构也发现,1G系统对资源的利用率实在太低。在金钱和技术的共同推动下,2G在上世纪80,90年代成为了热门。就像今天高端的阶敌们不拿个智能电话,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要是在90年代在通信界不是言必称2G,你是要受到鄙视的。在通信市场分代是有相对清晰的界定的。1G和2G的界定就是从模拟到数字。
                    欧洲率先提出了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原称 Groupe Spécial Mobile)。这是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ion)的大作。GSM系统,以其简明,详细,严整的优点,迅速市场化。并在以后的十年几乎一统江湖,GSM几乎成为2G的代名词。本大叔认为GSM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音移动通讯系统,无人可超越。本大叔对ETSI的敬仰也如滔滔江水…
                    GSM以时分复用(TDMA, 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的方式解决资源共用,增加系统容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在GSM迅速在欧洲普及,并进军北美市场的同时,米帝当然不甘人后。先后出台了若干自己的数字系统。其中码分复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Access)系统,也脱颖而出,成为撬动GSM一统江湖的利器。使米帝得以在北美市场和日本,韩国,本朝等亚洲市场和GSM分庭抗礼。
                    CDMA使用的是扩展频谱通信。这是在二战时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最大的好处是抗干扰,省电,和保密性强。它和互联网,GPS系统是三大军转民的实例。当然GPS还是军民共用。CDMA系统和GPS系统有着不解之缘,下面大概会提到。
                    虽然CDMA的系统实现要比GSM复杂一些,但是底功耗,和强保密性,正是移动通信用户端所需要的。再加上米帝政府的大力扶植(米帝的某位副总统在高通〔Qualcomm〕说“你们是下一个AT&T”。当然这是大叔道听途说,表拍我)CDMA成为北美通信的明星。同时高通也由寂寂无名成为通讯界的技术垄断公司。CDMA的技术垄断,使高通坐地收钱,专利费收得数钱数到手抽筋。
                    


                    10楼2011-12-03 10:36
                    回复
                      2.5 二代半,2.5G(2 and half Generation)
                      GSM和CDMA(IS-95)系统成功地把语音移动通信带如了2G。同时代,正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电邮,上网,成为时尚。猫成为有线电话网的常态。移动通信在数据通信方面落后了。为适应数据通信的需求,GSM和CDMA都开发了各自的数据系统,分别为GPRS和1xRTT。但是他们的数据率太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于是EDGE(Enhanced Datarate for GSM Evalution)和CDMA2000相继出台。他们提高了数据率,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由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宽带通信需求。所以人们把这些系统称为二代半
                      


                      11楼2011-12-03 10:57
                      回复
                        2000年前,用摩托和爱立信的多,价格死贵,有的屏幕只有一根手指大小,还有短信功能
                        0203年前后,一代牛机诺记的8250出场,商务人士几乎两人一部至一人一部之间。从此,配上其复合市场体系,大行于中国
                        这期间,也是三星水机横行之时,各种差评
                        05之后,大馒头多普达开始蔓延,宇龙酷派由于送机,也开始有人送


                        13楼2011-12-03 11:32
                        回复
                          留爪


                          14楼2011-12-03 11:40
                          回复
                            这个好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1-12-03 1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