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吧 关注:376,734贴子:14,370,888

1840年至1949年中国落后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类社会历史1840年以后这个变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中国打输了两次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打输了***。打输这三场战争,完完全全不是历史的必然,都不是实力的问题。对于***日本是侥幸白捡了东三省,学术界没有异议。对于只要迁都抗战,中国完全可能打赢甲午战争,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对于鸦片战争,则颇有争议。阿富汗打了八十年,打了三场英阿战争,三次打败英国,最后彻底打走了英国。中国在所有方面比阿富汗不知强大多少倍,可是,打输了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蒋介石不战而弃东北、平津。为什么?大陆现行大中小学教材的解释基本上是错误的。


1楼2011-12-02 19:58回复
    貌似那些著名的大文豪大作家大诗人大思想家都是民国时期的,反观49年之后,貌似没有像胡适鲁迅这样的牛人


    IP属地:河南2楼2011-12-02 20:01
    回复
      2025-10-24 20:5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O_O”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1-12-02 20:03
      回复
        为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12-02 20:06
        回复
          天亡老蒋啊,从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老蒋就没消停过,中原大战,剿匪,国内还没稳定呢,小日本就也跟着凑起来热闹了,怎么发展?


          6楼2011-12-02 21:25
          回复
            刚好在喝特仑苏直接吐出来了。


            8楼2011-12-02 21:27
            回复
              呵呵
              不是必然是什么


              10楼2011-12-02 23:08
              回复
                当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被攻入叙拉古城的罗马士兵杀死的时候,那个士兵并不知道自己亲手扼杀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从此欧洲 由于宗教迷信进入了愚昧黑暗的中世纪,直到一千多年后,科学文明才因为哥白尼,伽利略等人重新回到欧洲大陆,如果这个偶然因素被排除,那么以古希腊的文明 水准,稳定地发展,在 之后几前年里,欧洲也完全可能成为封建时代的文明中心,而不是只有中国在几千年里孤独地站立在世界文明的山巅。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明也遭遇过六次类似的重大打击,如果不是这几次巨大的打击,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甚至完全有可能以自己的加速度,在欧洲的教士们还在几千年前和古埃及法老一样的方式在纸草和羊皮上记录时,就突破到近代文明来。


                11楼2011-12-02 23:09
                回复
                  2025-10-24 20:47: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件 秦始皇的焚书事件
                  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了中国,又作了废分封,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有利于文明发展的措施,《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使文明倒退的“焚书”事件。历史上说秦始皇焚书总是和坑儒一起说的。不过从现代眼光看,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坑儒事件只是封建 社会中君王残酷镇压政敌所常见的手法,而且被害的儒生,方士据说只有四百六十人,比起后来几个朝代的文字狱来说还差的远。但“焚书”事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 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
                  据说在公元前213年,当时有个儒家的学者在宴会上批评秦始皇设郡县的做法,一些儒生也不断议论对秦始皇的政策不满。丞相李斯是恐怕这些反对他的人危害国家统治或者是自己的地位,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不在禁列;
                  于是在全国各地都燃起了烧书简的熊熊大火,过去东周时期几百年逐步累积起来的诸子百家学说成果就这样毁于一旦,很多就此失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仅仅是这些学术成就的损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非常有利于各类学说的发展,是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正是在中国自行发 展出现西方近代科学的前提,如果不是这次焚书事件,百家争鸣能够继续,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时代里,在中国就能有人喊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豪言,使中国 出现培根这样的哲学家,并出现现代实验科学。
                  可惜的是从此几千年,直到现在也再也没有如此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了。因此此后的中国学术研究都只是在先贤的基础上发展巩固,很少出现什么新的学术思想。
                  因此中国的科学和文明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12楼2011-12-02 23:10
                  回复
                    第二件事:独尊儒术
                    由于秦朝的迅速崩坏,取代的汉朝吸取了秦的教训,要寻找一条不同于秦的道路。
                    汉武帝的时候,为了摆脱前一代大臣以及太后的影响,寻找能集道德,政法,思想三位一体的治国之道,需要寻求一种哲学体系来支撑。
                    汉武帝因此到处举贤纳士来寻求治国之道,《汉书武帝纪第六》记载道: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这个丞相绾叫做卫绾,是汉武帝的老师,说使用韩非,商鞅的学说的人只能乱国,不能使用,因此汉武帝也不再使用法家的理论,事实上汉朝初期推广的是萧规曹随 的黄老之学。而法家理论对于治理国家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后来中国的朝代也还是不断有人推崇以法治国。
                    可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使以法治国这样的概念,再也没有成为中国人思想中的主题,现在社会上,我们抱怨法律不健全,不断有人以权盖法,官本位等思想,就是从这件事种下的根。
                    《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这段文字:“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就是说只发扬孔子的学说,废除其他的学说。董仲舒这个名字应该是被永远记住的名字,就是这个人以自己的智慧彻底谋杀了所有其他伟大的学说,使现代人评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时,首先想到是儒家思想,甚至只有儒家思想。这样后世的知识分子只能学习儒家学说,先秦的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自然是妄想,甚至于连学习其他学术思想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只剩下儒学才是学习,并为国家录取的正路。
                    这一点和欧洲中世纪只有学习神学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正式途径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汉武帝采用这个措施对汉朝的统治是有利的,但是对于中国的文明发展来说,在以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特别是封建后期,儒家思想成为制约文明发展的因素后,董仲舒独尊儒术所造成的儒学在中国也造成了特别厚重的枷锁,使得中国在向近代科学迈进时步履艰难。
                    于是中国后面几千年的文明许多学者都概括为儒家文明,这听上去便不觉的是很丰富的感觉。
                    但是由于中国文明这时候还是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期,之后还是创造出盛唐这样的文明高潮。


                    13楼2011-12-02 23:10
                    回复
                      第四件事 明朝的八股文
                      朱元璋有一次临朝听奏,刑部主事茹太素写了洋洋万言陈说时务,朱读了半天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由得大怒,将茹责打了一顿。后来又让人继续读,读到最后才涉及正题,所提几条建议也还可行。他一面向茹道歉,一面下令纠正浮夸的文风。又钦定了奏言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组成,通称“八股文”。又规定在科举中,应试考生也要按八股文体做文章,后来连字数都有了限制。这种文体格式死板,内容空洞,束缚人们思路。可是读书人为了考功名,都只好学习八股文,很多人连书都不读了,只研究怎样写好八股文,于是这样发展出来的知识分子,很多也是毫无思想,可见对文明的发展八股文起了多大的破坏作用。所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甚於焚书。”
                      当明清两朝的读书人开始沉迷在八股文里钻营时,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的发展便陷于停顿了。
                      但是由于一个人的存在,当时中国还是很可能成为近代史中领先的强国,那就是郑和,这个人比哥伦布早九十??的船队(由他的副手率领)发现了美洲和澳洲。郑和的功绩我们都很知道了,可以这样讲,当时成为世界的霸主,建立日不落中华帝国的不二时机就在眼前。当时中国事实上也的确是称霸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霸主,郑和的宝船是1500吨的巨舰,百年后哥伦布使用的最大的船才100吨。只要郑和所进行的伟大事业能继续下去,现在在美洲,澳洲以及世界其他很多地方建立庞大殖民帝国的将是中国人,可是由于明王朝的理学观念和下文所说的事件,使我们错过了在地球上拓展国土的最好时机。(ps: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因为大英帝国后来又如何?只是自己的强大并没有错,至少别人不敢动你。)


                      15楼2011-12-02 23:12
                      回复
                        古代成为海上霸主的梦想,终归还只是梦想罢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在遭受了以上那么多次巨大的打击后,已经到了清王朝中后期,这时候中国的科技文明已经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可是清王朝为了维护自己少数民族的统治,采取了比前朝更保守更专制的统治。
                        虽然清朝有为的君王比明朝多的多,但是在思想领域的保守使进步和发展成为“不合祖制”的罪过,因此和不断进取发展的西方列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帝国还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因此虽然被西方国家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们还是有可能奋起反追,从而再次领先的。因此在饱尝国家落后的痛苦后,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始了向西方列强学习的洋务运动。


                        17楼2011-12-02 23:24
                        回复



                          18楼2011-12-02 23:32
                          回复



                            20楼2011-12-02 23:33
                            回复
                              2025-10-24 20:41: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2楼2011-12-02 2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