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吧 关注:399,613贴子:43,570,719
  • 1回复贴,共1

【净任五十题】那呵滩【灵灵中心净任祭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呵滩
题目出处:
清商曲辞六
《古今乐录》曰:“《那呵滩》,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其和云:‘郎去何当还。’多叙江陵及扬州事。那呵,盖滩名也。”
我去只如还,终不在道边。我若在道边,良信寄书还。
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上水郎担篙,何时至江陵。
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原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百思缠中心,憔悴为所欢。与子结终始,折约在金兰。



1楼2011-11-28 01:26回复
    楔子
    她微微抬了抬斗笠。这是春天里刚刚开幕的阴雨时节。
    天色黯淡,介于黎明之前,薄暮之后,呼吸之间都有沉郁的水汽涌进肺腑。
    坐在船头,女子独迎着扑面而来风生水色,袖幅猎猎。一身粉色道袍几分娇丽,愣是从江雾中跳脱出来,和岸上的桃花相映.摇橹自在,来往的船女一旦行舟逢会,多要歌谣嬉笑,雑着打闹。也有船近了岸,岸上船头的年青男女,装着对方的口吻善意的调笑。
    有的还没许人,道得便是“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也有已经成了家的年青女子,答得便是:“上水郎担篙,何时至江陵”一类,少了欢情,虑的着实是平安和家计。女道琢磨着这对答中隐约人情机巧,颇觉兴味。
    她本来柔和端正的面容看起来就怀了笑意,如今更是。
    同船的旅者本是这岸上村头出生,见着这船外风雨不逼人,也就探身出来,见着女道者饶有兴致的侧看那厢热闹。知她是好相与的脾性,趋前几步,自告奋勇开始介绍开来:“道长可知,这船谣的渊源--?"
    她口离笑盈盈的回头,”虽有游历,所知疏薄,还请汝赐教。”
    "此地乃属江陵一带,多有客旅往返,居民依水得生活,或是贩货,或是舟旅。“
    她接过话头,”如是岸头则如劳劳亭,许多别离。"
    -"正是。您听那所述,多是望人来归,也是可怜呐。”
    风稍稍大了,竟是吹乱了结好的两边长发,她下意识挥袖一挡,有移舟刚过,唱的分明:
    “我去只如还,终不在道边。我若在道边,良信寄书还。”
    “我去只如还,终不在道边。。。”
    踏上岸,女道者与同行客告别,转身朝着镇东而去。
    不知何故,临末听来这两句平白粘在心里,她翻来倒去不禁多在唇舌间默默念了几遭。
    拍拍裙摆上的水沫,年青的女道者扶了斗笠前行。脚步踏过的痕迹马上被水迹模糊,值桃花开,便有落英糊了一地蜿蜒。
    一身粉衣,闯入桃花深处。
    


    2楼2011-11-28 0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