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吧 关注:2,672贴子:8,832
  • 1回复贴,共1

依兰出美女的真正原因 五国城随想与宋徽宗的对话

收藏回复

五国城随想
  秦旭东
  2月3日,星期天,农历腊月二十七。艳阳高照,天气晴冷,零下二十八度。
  大巴从哈尔滨驶往依兰方向。
  三江平原,白雪皑皑。
  山岭逶迤,若隐若现。
  地广人稀,路长车少。
  风驰电掣四个小时,抵达依兰。
  画外音:依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著名导演汤晓丹在依兰拍摄电影《傲蕾·一兰》,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祖国北疆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抗击沙俄保卫战的故事。但如今中俄友好,不利于中俄友谊的文艺作品可能不让宣传了,就好像中国和越南复交了,就不让宣传中越自卫反击战一样。
  


1楼2011-11-27 09:19回复
    依兰怪坡更是远近闻名,车到坡前,上坡不用加油,能自动滑上去;下坡反倒必须加油才能下去。谁见谁说怪,我猜测可能是视觉误差。
      依兰,在她的历史长河中,让她永不沉默、永载史册的是“靖康之难”。被女真人掳掠的北宋两位亡国之君——徽钦二帝,押解至胡里改路(今依兰城)五国城“坐井观天”。这个历史事件给依兰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因为依兰囚禁了两个皇帝,埋葬了一个王朝。并且在几百年后又孕育了一个新王朝的先祖,清王朝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儿降生在依兰城西马大屯。后来的乾隆皇帝寻根问祖,秘访三姓(今依兰),诗赞依兰“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
      依兰,因历史上有葛、卢、胡三姓在此居住,所以称三姓,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意思为“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从唐朝至今,历朝历代都在此建城设防。唐渤海国在依兰设德里府;辽灭渤海后,黑水革(末)革(曷)改称生女真,设五国部,依兰是五国部中的越里吉部;元朝在依兰设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明设胡里改卫、清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归吉林大将军统辖,管至黑龙江中下游的乌苏里江、库页岛、南北菲芽喀斯海(今鄂霍茨克海)等广袤疆域。
      历史上著名的五国部,是辽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生女真人”建立了越里吉、奥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五大部落,史称五国部。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为五国部会盟之城,因此称为五国头城。流传至今的二位皇帝“坐井观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楼2011-11-27 0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