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颜记
1
秀娘还记得锦生走的那天,天上飘着细雨。
在那个小渡口,他说,“此次远去长安,求取功名,他日衣锦还乡,定不辜负你的情意。”秀娘笑笑,看着孤帆远去,带走悲喜。堤上杨柳千丝万缕,却挽不住涛涛的江水。
她想起自己在夜里磨墨,看他用飘逸的字体将五经誊写。耳濡目染,她渐渐也学会了读书写字。
今天她再来到这个渡口,风景还像旧时温柔,斯人却已期年不见。江上船只往来,那些船夫们消息通灵,她便经常向他们打听锦生的消息,只是他仿佛已销声匿迹。每次带着希望来,却总是失望而归。
秀娘以刺绣为生,经营一个小作坊,名为“锦绣”。平日生意兴隆,来往的主顾,都是熟人。
“秀娘,锦生依旧没有消息吗?”面容清秀的女子一边看她的刺绣,一边问她。
秀娘笑笑,慢慢地摇了摇头。“慕颜小姐,多谢挂念。”
慕颜抬头看了看她,“其实我也很想见他呢。好几年了吧,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父亲大人在渔阳为官,拜托了好多人,却没有一点线索。”
“嗯,他是个倔强的人。没有功成名就,是不会回来的吧。”秀娘听到慕颜的话,忙找了个理由。她还记得,锦生走的时候,与她相约五年,即便五年时间依旧一无所获,也会回来找她的。
“那你还要这样一直等下去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锦生回来。”秀娘低声答道。
慕颜没有再说话,她随便买了点东西,便带着仆人离去了。秀娘看着她的背影,默默想到:“你又是何苦呢?”
渔阳的冬天很冷,总是大雪飞扬。很多个早上醒来,秀娘都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苍白,就像这个被雪覆盖的世界。在房里烧上木炭,以求获得丝丝暖意。可就算天寒地冻,她也还是早起做事儿,一直做到半夜里油灯燃尽。 她偶尔也想起锦生说过的话,他想学张骞一样,去到远方,为国效力。
元光二年,汉武帝向匈奴宣战,战乱至今,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幸渔阳离京都不远,免受牵连。锦生便是在此一年前去往长安,他看到众多门客整天游手好闲,只图温饱,愤怒之下便离开那里。这之后,便再没人知道他去哪里了。
秀娘听着慕颜的转述,竟当着她的面泪湿眼眶。
“秀娘,没事吧?”慕颜关切地问。
她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我会尽力打听他的去向的,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她看看慕颜:即使知道锦生不会喜欢自己,也还是要一直等下去吗?她想问问慕颜,可最终还是忍住了。她现在不是已经将她视为知己了吗,如何还要去揣测她的心意呢?
2
漠北之地,烽烟四起。
锦生想了想,自己离开渔阳已经十一年了。抗击匈奴的战争,从陇西到祁连山,再到如今的漠北,十多年来的磨练,自己早已不是当年的文弱书生了。
塞上月光如银,可即便明月千里,对故里的思念之情又如何遥寄呢?每当羌笛悠悠,这里的所有战士都热泪盈眶。
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明天,他索性不去想。每个不用打仗,不用训练的夜晚,他便把回忆拿出来翻阅,一页一页,一夜一夜…
“漠北的风雪,来得比渔阳还要早呢。”他对战友们说。渔阳,他谈起这个地方,是怀着眷恋与愧疚之情的。那是生养他的地方,他是喜欢的。
“我只希望,她当我死了。”他恨恨地说,然后猛喝一碗酒。每时每刻,他都在恨自己,恨自己当年为何要许下那样的承诺。他多么希望她是个健忘的人啊,也许那样,她现在会生活得很美好。
“呵呵,你小子想得太多了吧,说不定人家早连孩子都有了呢?谁会傻乎乎的等你这么多年啊?”
锦生知道他们喝醉了,没有理论。这不正是他所期待的吗,为何又要驳斥呢?
夜里很冷,锦生裹紧了自己的棉衣,望着来时的路,慢慢入眠。
1
秀娘还记得锦生走的那天,天上飘着细雨。
在那个小渡口,他说,“此次远去长安,求取功名,他日衣锦还乡,定不辜负你的情意。”秀娘笑笑,看着孤帆远去,带走悲喜。堤上杨柳千丝万缕,却挽不住涛涛的江水。
她想起自己在夜里磨墨,看他用飘逸的字体将五经誊写。耳濡目染,她渐渐也学会了读书写字。
今天她再来到这个渡口,风景还像旧时温柔,斯人却已期年不见。江上船只往来,那些船夫们消息通灵,她便经常向他们打听锦生的消息,只是他仿佛已销声匿迹。每次带着希望来,却总是失望而归。
秀娘以刺绣为生,经营一个小作坊,名为“锦绣”。平日生意兴隆,来往的主顾,都是熟人。
“秀娘,锦生依旧没有消息吗?”面容清秀的女子一边看她的刺绣,一边问她。
秀娘笑笑,慢慢地摇了摇头。“慕颜小姐,多谢挂念。”
慕颜抬头看了看她,“其实我也很想见他呢。好几年了吧,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父亲大人在渔阳为官,拜托了好多人,却没有一点线索。”
“嗯,他是个倔强的人。没有功成名就,是不会回来的吧。”秀娘听到慕颜的话,忙找了个理由。她还记得,锦生走的时候,与她相约五年,即便五年时间依旧一无所获,也会回来找她的。
“那你还要这样一直等下去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锦生回来。”秀娘低声答道。
慕颜没有再说话,她随便买了点东西,便带着仆人离去了。秀娘看着她的背影,默默想到:“你又是何苦呢?”
渔阳的冬天很冷,总是大雪飞扬。很多个早上醒来,秀娘都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苍白,就像这个被雪覆盖的世界。在房里烧上木炭,以求获得丝丝暖意。可就算天寒地冻,她也还是早起做事儿,一直做到半夜里油灯燃尽。 她偶尔也想起锦生说过的话,他想学张骞一样,去到远方,为国效力。
元光二年,汉武帝向匈奴宣战,战乱至今,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幸渔阳离京都不远,免受牵连。锦生便是在此一年前去往长安,他看到众多门客整天游手好闲,只图温饱,愤怒之下便离开那里。这之后,便再没人知道他去哪里了。
秀娘听着慕颜的转述,竟当着她的面泪湿眼眶。
“秀娘,没事吧?”慕颜关切地问。
她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我会尽力打听他的去向的,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她看看慕颜:即使知道锦生不会喜欢自己,也还是要一直等下去吗?她想问问慕颜,可最终还是忍住了。她现在不是已经将她视为知己了吗,如何还要去揣测她的心意呢?
2
漠北之地,烽烟四起。
锦生想了想,自己离开渔阳已经十一年了。抗击匈奴的战争,从陇西到祁连山,再到如今的漠北,十多年来的磨练,自己早已不是当年的文弱书生了。
塞上月光如银,可即便明月千里,对故里的思念之情又如何遥寄呢?每当羌笛悠悠,这里的所有战士都热泪盈眶。
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明天,他索性不去想。每个不用打仗,不用训练的夜晚,他便把回忆拿出来翻阅,一页一页,一夜一夜…
“漠北的风雪,来得比渔阳还要早呢。”他对战友们说。渔阳,他谈起这个地方,是怀着眷恋与愧疚之情的。那是生养他的地方,他是喜欢的。
“我只希望,她当我死了。”他恨恨地说,然后猛喝一碗酒。每时每刻,他都在恨自己,恨自己当年为何要许下那样的承诺。他多么希望她是个健忘的人啊,也许那样,她现在会生活得很美好。
“呵呵,你小子想得太多了吧,说不定人家早连孩子都有了呢?谁会傻乎乎的等你这么多年啊?”
锦生知道他们喝醉了,没有理论。这不正是他所期待的吗,为何又要驳斥呢?
夜里很冷,锦生裹紧了自己的棉衣,望着来时的路,慢慢入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