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1,082贴子:3,876,895

最近左左折腾,都是为了18的位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排除政治观点,地球人都知道,左左们最近异常的有组织举动,所谓为民完全是骗人的把戏,目前地很明确:为了18的位置。
前几天看了一则微博,写的很好,标题大意是:革来革去还是革百姓的命。
不愿意转载,自己百度一下。


1楼2011-11-23 03:04回复
    革来革去还是革百姓的命。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1-11-23 05:33
    回复
      2025-08-31 14:36: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革来革去都要化钱。怠工。等于百姓的钱。


      3楼2011-11-23 06:08
      回复
        什么是“18”?
        “50年代吧”里的人都是有层次的人物,怎么也像那些狗屁孩子一样,玩起了网络黑话?!


        IP属地:黑龙江7楼2011-11-23 14:35
        回复
          愚钝无知,何谓“18”?


          8楼2011-11-23 15:03
          回复
            不是你革他就是他革你,没有河蟹。


            9楼2011-11-23 15:06
            回复
              这就是活,不这样干啥呢


              10楼2011-11-23 15:46
              回复
                另类网络词语纯属电脑时代的黑话
                由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引入外来手段表现汉语母语中没有相应表达方式的词汇。这是一种进步,是文化融合的必然产物。远者如“拖拉机”,近者如“U盘”。
                但是,时下所谓时髦的网络词语正在毒化我们的生活。汉语中明明有大众熟知的表达方式,却人为的生造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我”说成“偶”、“丑女”说成“恐龙”,“马明哲老婆”“火星文”“咆哮体”等等,不一而足。对这种现象,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看法各不相同,肯定和否定的观点并存,赞扬和贬低的评价同在。
                实质上,这些所谓的网络词语的出现绝对是汉语的悲剧,尽管它穿上了电脑时代的马甲,究其实质,这种语言方式完全是旧时代黑话的翻版。
                黑话,就是从事某种行业或职业的人员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具有隐秘性,舍弃公众普遍认知的交流方式,在交际中把公众熟知的事物改换叫法,借以达到掩盖真相,防止局外人了解情况的目的。比如黑恶势力把“**”叫“雷子”、旧相声界管“女人”叫“果儿”。这些现象现在几乎已经绝迹,只是在描写旧时代的文学作品或其他形式的载体中可以不时见到。
                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别出心裁,为了愚弄业外大众,也为了提高对自己水平的自信力,现今某些网民制造出所谓的网络词语,完全是语言垃圾,完全是语言糟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不只是某些网民的专属,网络已经成为全体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污染汉语的黑话类网络词汇增加了网络交际的成本,降低了网络交际的速度,给全社会凭空增加了负担。全社会应该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应该为杜绝这种与文明时代格格不入的现象作出自己的努力。主流媒体更不应该媚俗,不应该自贬身价,而应该为纯洁母语作出自己的努力。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11-11-23 20:18
                回复
                  2025-08-31 14:30: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污染汉语的黑话类网络词汇增加了网络交际的成本,降低了网络交际的速度,给全社会凭空增加了负担。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11-11-23 20:19
                  回复
                    标题根本不是黑话,很简单的东西;18等于党的***会议。


                    16楼2011-11-23 2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