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诗)
孩子送来的时候,看上去还不太严重,可是当时我就感到有些不妙,根据我在竹东
荣民医院服务三十多年的经验,这孩子可能得了川崎症,这种病只有小孩子会得,相当
危险的。
我告诉孩子父母孩子必须住院,他们有点困惑,因为小孩子看上去精神还蛮好
的,甚至不时做些胡闹的举动,可是他们很合作,一切听我的安排。
我一方面请护理人员做了很多必要的检查,一方面将其它几位对川崎症有经验的
医生都找来了,我们看了实验室送来的报告,发现孩子果真得了川崎症,而且是高度
危险的一种,可能活不过今晚了。
到了晚上十点钟,距离孩子住院只有五个小时,孩子的情况急转直下,到了十点
半,孩子竟然昏迷不醒了,我只好将实情告诉了孩子的父母,他们第一次听到川崎症,
当我婉转地告诉他们孩子可能过不了今天晚上以后,孩子的妈妈立刻昏了过去,他的爸
爸丢开了孩子,慌做一团地去救孩子的妈妈,全家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也难怪,
这个小孩子好可爱,一副聪明像,只有六岁,是这对年轻人唯一的孩子。
孩子的祖父也来了,祖父已经七十多岁,身体健朗的很,他是全家最镇静的一位,
不时安慰儿子和媳妇,他告诉我孩子和他几乎相依为命,因为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孩
子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很长。
孩子的祖父一再地说,"我已经七十五岁了,我可以走了,偏偏身体好好的,孩
子这麼小,为什麼不能多活几年?"
我是一位医生,行医已经快四十年了,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的经验使我相信孩
子存活的机会非常之小,可是我仍安排他住进了加护病房,孩子躺在加护病房里,脸
上罩上了氧气罩,静静地躺著,我忽然跪下来作了一个非常诚恳的祈祷,我向上苍说
,我愿意走,希望上苍将孩子留下来。理由很简单,我已六十五岁,这一辈子活得丰
富而舒适,我已对人世没什麼眷恋,可是孩子只有六岁,让他活下去,好好地享受人
生吧。
孩子的情况虽然稳定了下来,但也没有改善,清晨六时,接替我的王医生来了,
他看我一脸的倦容,劝我赶快回家睡觉。
我发动车子以后,忽然想到乡下去透透气,我沿著上山的路向五指山开去,这条
路风景奇佳,清晨更加美。
就在我开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个往李花村的牌子,我这条路已经走过了几十次
,从来不知道什麼叫「李花村」的地方,可是不久我又看到往「李花村」的牌子,大
概二十分钟以后,我发现一条往右转的路,李花村到了,到李花村是不能开车进去的
,只有一条可以步行或骑脚踏车的便道。
走了十分钟,李花村的全景在我面前一览无遗,李花村是一个山谷,山谷里漫山
遍野地种满李花,现在正是二月,白色的李花像白云一般地将整个山谷盖了起来。可是
,李花村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却不是白色的李花,而是 李花村使我想起了四十年前台
湾的乡下,这里看不到一辆汽车,除了走路以外,只有骑脚踏车,我也注意到那些农舍
里冒出的炊烟,显然大家都用柴火烧早饭,更使我感到有趣的是一家杂货店,一大清晨,
杂货店就开门了,有人在买油,他带了一只瓶子,店主用漏斗从一只大桶里倒油给他,
另一位客人要买两块豆腐乳,他带了一只碗来,店主从一只缸里小心翼翼地拣了两块豆
腐乳,放在他的碗里面。
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乱逛,有一位中年人看到了我,他说"张医生早",我问他
怎麼知道我是张医生,他指指我身上的名牌,我这才想起我没脱下医生的白袍子。
中年人说,"张医生,看起来你似乎一晚没有睡觉,要不要到我家去休息一下?",
我累得不得了,就答应了。中年人的家也使我想起了四十年前的台湾乡下房子,他的妈
(王维桃源行诗)
孩子送来的时候,看上去还不太严重,可是当时我就感到有些不妙,根据我在竹东
荣民医院服务三十多年的经验,这孩子可能得了川崎症,这种病只有小孩子会得,相当
危险的。
我告诉孩子父母孩子必须住院,他们有点困惑,因为小孩子看上去精神还蛮好
的,甚至不时做些胡闹的举动,可是他们很合作,一切听我的安排。
我一方面请护理人员做了很多必要的检查,一方面将其它几位对川崎症有经验的
医生都找来了,我们看了实验室送来的报告,发现孩子果真得了川崎症,而且是高度
危险的一种,可能活不过今晚了。
到了晚上十点钟,距离孩子住院只有五个小时,孩子的情况急转直下,到了十点
半,孩子竟然昏迷不醒了,我只好将实情告诉了孩子的父母,他们第一次听到川崎症,
当我婉转地告诉他们孩子可能过不了今天晚上以后,孩子的妈妈立刻昏了过去,他的爸
爸丢开了孩子,慌做一团地去救孩子的妈妈,全家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也难怪,
这个小孩子好可爱,一副聪明像,只有六岁,是这对年轻人唯一的孩子。
孩子的祖父也来了,祖父已经七十多岁,身体健朗的很,他是全家最镇静的一位,
不时安慰儿子和媳妇,他告诉我孩子和他几乎相依为命,因为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孩
子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很长。
孩子的祖父一再地说,"我已经七十五岁了,我可以走了,偏偏身体好好的,孩
子这麼小,为什麼不能多活几年?"
我是一位医生,行医已经快四十年了,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的经验使我相信孩
子存活的机会非常之小,可是我仍安排他住进了加护病房,孩子躺在加护病房里,脸
上罩上了氧气罩,静静地躺著,我忽然跪下来作了一个非常诚恳的祈祷,我向上苍说
,我愿意走,希望上苍将孩子留下来。理由很简单,我已六十五岁,这一辈子活得丰
富而舒适,我已对人世没什麼眷恋,可是孩子只有六岁,让他活下去,好好地享受人
生吧。
孩子的情况虽然稳定了下来,但也没有改善,清晨六时,接替我的王医生来了,
他看我一脸的倦容,劝我赶快回家睡觉。
我发动车子以后,忽然想到乡下去透透气,我沿著上山的路向五指山开去,这条
路风景奇佳,清晨更加美。
就在我开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个往李花村的牌子,我这条路已经走过了几十次
,从来不知道什麼叫「李花村」的地方,可是不久我又看到往「李花村」的牌子,大
概二十分钟以后,我发现一条往右转的路,李花村到了,到李花村是不能开车进去的
,只有一条可以步行或骑脚踏车的便道。
走了十分钟,李花村的全景在我面前一览无遗,李花村是一个山谷,山谷里漫山
遍野地种满李花,现在正是二月,白色的李花像白云一般地将整个山谷盖了起来。可是
,李花村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却不是白色的李花,而是 李花村使我想起了四十年前台
湾的乡下,这里看不到一辆汽车,除了走路以外,只有骑脚踏车,我也注意到那些农舍
里冒出的炊烟,显然大家都用柴火烧早饭,更使我感到有趣的是一家杂货店,一大清晨,
杂货店就开门了,有人在买油,他带了一只瓶子,店主用漏斗从一只大桶里倒油给他,
另一位客人要买两块豆腐乳,他带了一只碗来,店主从一只缸里小心翼翼地拣了两块豆
腐乳,放在他的碗里面。
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乱逛,有一位中年人看到了我,他说"张医生早",我问他
怎麼知道我是张医生,他指指我身上的名牌,我这才想起我没脱下医生的白袍子。
中年人说,"张医生,看起来你似乎一晚没有睡觉,要不要到我家去休息一下?",
我累得不得了,就答应了。中年人的家也使我想起了四十年前的台湾乡下房子,他的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