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波恩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波恩的组织机构与以往相比更活跃了。日常政治生活的重心转向柏林之后,波恩却继续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走了一大半,然而联合国来了。
1991年,当德国议会决定将各类政治机构迁往柏林时,联合国难民署德国基金会主席林巴赫女士是联邦议院议员。她当时也对迁都后波恩是否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问题表示怀疑。
她说:“50年首都的历史给波恩打上了特殊的印记,我们当然希望波恩能够重新担负起一项特殊的使命。我们分属不同的党派和组织,在许多问题上看法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波恩应该成为国际发展合作的大本营,这一点目前做的比我所设想的要成功。”
1994年由波恩,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联邦共同签署通过的柏林-波恩法重新奠定了柏林作为德国政府所在地和联邦德国新首都的地位。这是对两德统一的支持与肯定。法律要求波恩和柏林公平地分担德国政府的工作。6个部将继续滞留波恩,其中包括环境部及发展和经济合作部。它是德国发展政策最重要的政治基础。
和柏林共同分担任务的呼吁给波恩提供了一个在政坛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机会。但波恩还面临许多现实困难需要去克服。典型的非政府组织-南亚局就是一个实例。尽管该组织负责人硕尔茨至今仍然不愿将办公地点迁往柏林,但他的工作难度增加了。
他表示:“当南亚局迁到波恩,政府办公地点也在波恩时,我们和许多联邦议院议员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是南亚问题专家。政府迁往柏林后,这些联系就中断了。毫无疑问,这妨碍了我们的工作。”
虽然经济能力有限,但波恩仍然投入资金用于发展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联邦到2004年为止将向波恩提供15亿欧元的财政支持,但其中一半以上用于扶持该地区的科技发展。发展政策却从中得不到一分钱。但波恩却始终不懈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
如今共有11个联合国秘书处,150多个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波恩落户,并且都以国际合作和气候保护为重点。两大类国际发展合作使波恩获益匪浅。各联合国机构是其中的一大类。波恩市长迪克曼女士对波恩发展成为德国第一个联合国城市感到由衷的自豪。
她说:“波恩从1996年起就是一个联合国城市。如今有11个联合国机构,共48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气候秘书处和沙漠秘书处等。波恩虽小,却是众多联合国机构的所在地。”
此外,联合国大学今年也将在波恩成立一个环境及社会研究所。鹿特丹公约联合国秘书处也很有可能迁往波恩。该机构负责制定化学及危险品使用的相关国际条例。48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波恩的经济发展。
波恩市政府负责国际事务的贝尔格鸿女士回忆说,起初,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优势。她说:“说实话,我们是在迁都的决定作出之后才发现这一点的。我们当时确实还不了解自己拥有何等宝贵的财富。波恩做首都时,我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联邦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去。但当柏林-波恩法将建设一个国际性城市定为波恩的发展目标之后,我们才注意到波恩拥有众多的国际组织机构这一优势。我们的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力求更大的发展。在过去6、7年间,共有25个新的机构在波恩落了户。”
从规模上看,波恩当然不能和其他的欧洲联合国中心相提并论,如驻维也那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或驻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委员会。但由于大多数波恩联合国秘书处都与气候保护和环境问题有关,波恩的意义因此也变得愈发重要起来。在2001年召开的有关键性意义的联合国环境框架公约峰会上,联合国秘书处和其他组织在政治上同心协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因此,为数众多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成为波恩发展合作的另一个强有力的支柱。
波恩市政府负责国际事务的贝尔格鸿女士回忆说,起初,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优势。她说:“说实话,我们是在迁都的决定作出之后才发现这一点的。我们当时确实还不了解自己拥有何等宝贵的财富。波恩做首都时,我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联邦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去。但当柏林-波恩法将建设一个国际性城市定为波恩的发展目标之后,我们才注意到波恩拥有众多的国际组织机构这一优势。我们的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力求更大的发展。在过去6、7年间,共有25个新的机构在波恩落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