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狂人日记》有感
初识鲁迅,是他《狂人日记》中那个颠倒一切,逻辑混乱,心理扭曲的狂人形象。当时读来,只是不明白那些晦涩之语,而如今重拾起,细细翻阅,才发现以前的只是走马观花,浮于表面,没有解其深意。而现在我所读到的已不再是写在满满“仁义道德”间的“吃人”二字……而是越过重重文字,看见了一丝迷途者期望的曙光。
吃人之事,中国古代就有“易子而食”,而在鲁迅所处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却又出现“吃人”之事,这难道是历史的倒退吗?还是这吃人不仅是食其骨肉,又是噬其灵魂,让那些被食者自内心而慢慢腐蚀,最后成为饭桌上那一块块充饥之肉食。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开山意义的作品。全文着力的是一个患有被害妄想症的青年对周遭事物,人际的不断怀疑和对吃人的恐惧心理。
狂人眼中的世界,人人想着如何吃了他。哥哥找来的大夫给他把脉,他确认为是先来“揣一揣肥瘠”,对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对大哥的平常言论认为是事先安排,甚至是街上的一条狗,在他眼中也是磨着牙等待吃他。这荒诞的一切都是出自一个精神病人的心中,抑是他真的疯了,才会如此之颠狂,如此之想象周遭的一切对他的窥测。而这又真的只是他心理上的变异?真的只是他因为心理变态后的幻听幻想幻觉?
答案并不这么简单。只是心理的问题,拿着狂人兴许也不至于狂到这种吃人的地步,也不至于会把这世界想得如此之绝望,似乎在没有希望曙光可言了。深究一步,这狂的缘由还是终要归结到中国的封建礼教之上的吧!是这封建的礼教将这原本有着鲜活跳动生命的年轻人变为一具满口胡言乱语的行尸走肉。也是当时的社会上,一个个有识之士被无情的接连吞噬,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连最后一滴血也被赋予上了驱邪的迷信用途,一条条生气勃发的生命被扼杀在封建礼教的毒手之下,就好像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的希望像泡沫般消失在海上,然而,泡沫消失后的水珠却汇进了汪洋浩瀚的大海,继而翻起滚滚的浪涛将那已经被腐蚀的不堪一击的大堤冲垮,洗刷沉积已久,臭不可闻的污沼。
中国的解放也是建筑在多少生命的白骨之上。累累的白骨堆砌出中国的解放,牺牲的生命换回我们如今安逸美好的生活。李大钊,谭嗣同,秋瑾……一个个浸染着光辉,闪耀着无上光芒的名字,他们的鲜血混进了中国的土地,他们的精神烙印在了中国人的心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固足了无数人,而如今,就像大水以势不可挡之势冲破堤坝,这群身先士卒的爱国人士用鲜血化成洪水,击溃那锈蚀的礼教之堤,还了中国人民以民主,科学和自信。
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还跪着,所以,站起来吧!”中国人民也站起来了。
改革开放后的东南沿海,就像是刚从海底采获得珍珠,闪耀着光芒;原本就是工业基地的东北更是加紧了步伐,火车的轰鸣,工厂的机器声,风吹过农田发出的稻浪声汇成了一曲赞美中国之歌;西部大开发后的美丽戈壁,有着异域风情的边塞大漠,无一不闪耀着中国的美丽,中国的富饶,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中国国际外交的不断告捷,中国科技体育艺术生产的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也无一不彰显出中国的强大。
中国历史的车轮在如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中国历史的未来只有光明,没有黑暗;中国历史的方向只有更高更远更强。现今的历史,翻开新的一章,写满的也将会是兴盛,富强,发展,和谐……
09经转本3 王光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