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关注:29,211贴子:268,477
  • 3回复贴,共1

司马迁的绝学---太史公书之目录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人短浅,不知太史公有目录一学。
大凡读太史公书者,必观览于秦皇汉武,七雄五霸,从横捭阖,楚汉春秋。而不知其目录之学,如斯之深!
吾曾第一次接触太史公书,是一导学。上曰,必读太史公自传。吾不知其意,略看之则已矣。而今思之,真乃真言也。
太史公书不同于他书,公曰,成一家之言。而非史书。其一家之言为何?不如看目录矣。
三皇五帝,从来已久。此上古之代表。
夏殷周之三代而王,此中古之代表。
春秋战国,事迹记载详细,历历可数,此近古之代表。
而秦楚之交,乃近代之代表。
汉以下诸皇帝,乃当时之现代代表。
以上五种,乃时间上之线索。太史公处于当时之现代,历数当时之近代,而不废中古近古之事,远述上古,其时空交错,旷人以心胸。
而比之今人或俗人,则仅知道现代之事,隐约于近代之事,毫不关心于上中近三古之事。
夫公为何述?而我为何不知?我以为时代久远,则不记可也。而公以为时代虽久远,而不记不可。
若夫吕后秦皇,皆反面残暴人物,而吴太伯伯夷叔齐,皆贤者避世。此二者皆截然不同,霄壤之别,而公记之无二。
若夫陈胜项籍,皆失败悲剧者,而文武高祖,皆成功人士,此二者又二个极端,天壤之别,而公皆同等记之。
若夫孔孟邹子,皆一代布衣,无官无职,而萧何管仲,皆位极人臣,又天壤之别,正反两面,公又同等记之。
其余身死名裂,如商鞅,韩信,吴起者,而令名善终,如张良陈平,如此相反者,不可胜数。
我观察,太史公记事,皆一正一反,不以正废反,也不以反废正。此太史公高明之学,学者岂能忽略,而孳孳然陶醉于战国春秋连横合纵之间!


1楼2011-11-16 05:59回复
    顶起来


    2楼2011-11-16 08:53
    回复
      2025-11-15 08:57: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这篇贴子发得太好了!建议吧主应该把这篇贴子加精品。


      3楼2011-11-16 11:08
      回复
        同意三楼的看法。


        IP属地:辽宁4楼2011-11-16 1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