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那些事吧 关注:572贴子:16,444
  • 5回复贴,共1

(转帖)推理《三国演义》排第二的勇将是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无疑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勇将。那么,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又是何人? 该问题依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具体比对。首先应选择若干种子选手。蜀国将材不多,却质地一流,当选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国猛将云集,当选典韦、许褚、庞德;吴国基本上凑个数,稍像样的如孙策、甘宁、太史慈之辈,略输魏将徐晃,与张辽、张郃和蜀将魏延大致一个档次,似不够格;颜良虽被关羽所杀,但比较冤枉,则予入选。因此,第二勇将在蜀魏两国的种子选手和颜良之间产生。
由于上述种子选手,不可能搭擂台比赛,只得借助小说的描述推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竞技状态有起伏,凭一战论强弱不够严谨。但考虑相互搏杀的次数有限,以及本文的游戏性质,只能以交锋回合作比较依据,而将一些客观或偶然的因素予以忽略。为此,展开具体分析。
既然评第二勇将,首先得看与第一勇将的较量情况。种子选手中曾与吕布交锋的有张飞、关羽、典韦、许褚,但关羽是与张飞联手,典韦、许褚则与夏候敦、夏候渊、李典、乐进合围。曾与吕布单挑的是张飞、许褚。许褚是在第十二回濮阳城下,与吕布“斗二十合,不分胜负”,随后六将齐攻。张飞则与吕布恶战最多,一次是第五回虎牢关前“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一次是第十六回吕布辕门射戟不久,与张飞厮杀,“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这也是《三国演义》描述的能与吕布打成平手的最高纪录。吕布也不敢小瞧张飞,在第十四回袭取徐州时遇他“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
那么谁与张飞处于同一等级呢?从交锋的纪录看,自然是马超。第六十五回在葭萌关,马超与张飞先是“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略歇后“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既而夜战,“到二十余合”,各使铜锤、弓箭出击,均未得手。张飞、马超无疑平分秋色。而马超与许褚也有一番恶战。第五十九回在渭口,马超与许褚“斗了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换马后“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竟卸了盔甲决战,“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褚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曹操怕许褚有失,便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后来许褚在乱战中臂中两箭,“马超直杀到壕边”。从场面上看,马超仪容更整齐,而且许褚先丢兵器,按竞技规则打分,点数上稍落后。但张飞却是许褚的克星,他们至少有三次直接交锋:一是第四十一回在新野,张飞“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二是第五十回在葫芦口,“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虽然是赤壁败亡之际,许褚与张辽、徐晃合攻张飞,总是失分的。三是第七十二回往褒州路上,许褚酒醉遇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毕竟张飞酒后,吕布都持几分忌惮,所以酒后的许褚败得如此狼狈,张飞武艺强于许褚的程度应超过马超。三人的威猛指数排行是张飞、马超、许褚。
此时可以让关羽出场了。应该说,关羽的武力神话来自于诛颜良、斩文丑、杀华雄。但颜良死得着实憋气,第二十五回在白马坡,徐晃“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可见武功在许褚之上。关羽则偷袭成功,“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颜良无奈退出了第二勇将的竞争行列。当然,从社会舆论看,关羽也是除吕布之外名声最响的。比如,第六十五回马超攻葭萌关时,诸葛亮在张飞面前使激将法说:“今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那么关羽的实际战斗力又如何?关羽与许褚交锋过。第二十五回在下邳城下,关羽追赶夏侯惇时遭伏击,“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单纯从与许褚的交锋论定,关羽略胜马超一筹。那关羽与张飞谁强?他们两人一开始便结拜了,除土城会张飞因误会冲撞了一回,自然没有拚杀的机会。但两人与袁术麾下大将纪灵却斗过。第十四回在盱眙,关羽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而第二十一回在徐州,张飞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败军奔走。”鉴于纪灵作为袁术的先锋,与张飞迎面拚杀,并非败亡途中相遇。张飞不出十合即解决问题,表现得比关羽勇猛一些。



IP属地:江苏1楼2011-11-15 19:08回复
    自然会有人不服气,毕竟关羽与庞德交锋时,年龄有些偏大。关羽于公元220年被杀,终年58岁,战庞德时为57岁。庞德的年龄尚未可知,但他是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从马腾进击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假设当时20岁,则比关羽小8岁。确实有一定年龄优势。但假如引入年龄因素,我们就该请出黄忠老将。黄忠比关羽年长15岁。第五十三回在长沙城外,黄忠已62岁。但关羽、黄忠两人“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次日“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后黄忠马前失蹄,关羽未使拖刀计;“云长两日战黄忠不下,十分焦躁”,转日“战不到三十余合,忠诈败,云长赶来。忠想昨日不杀之恩,不忍便射,带住刀,把弓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道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前面军齐声喊起,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云长领兵而退。”可见,62岁的黄忠与47岁的关羽,可砍杀数百合不分胜负。且关羽对黄忠的不杀,起因是后者战马疲弱;黄忠对关羽的不杀,则完全是前者投桃报李。从武功的全面性而言,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中距离点射关羽的头盔缨根,与吕布的辕门射戟有一比,而关羽、张飞却无此技能。关羽分别被黄忠、庞德所射,说明自身射术一般,故防范意识也不强。张飞在同等情形下射马超,也无功而返。假如没有年龄的差异,黄忠的战斗力应在关羽、张飞之上。这从赵云身上可以得到印证。第九十三回在天水郡城下,年届70的赵云与26岁的姜维相斗,“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倘若抹平年龄差,姜维岂是赵云的对手。而第七十回在葭萌关,72岁的黄忠与正值壮年的张郃决战,“二马相交,约战二十余合,忽然背后喊声起,原来是严颜从小路抄在张郃军后。两军夹攻,张郃大败。”第七十一回在定军山下,黄忠更是力斩夏侯渊。当黄忠到曹营劫粮草时,“张郃兵到,与忠混战一处。曹操闻知,急令徐晃接应。晃领兵前进,将黄忠困于垓心。”此战从“东方日出”杀到赵云来援的“午时”,张郃、徐晃竟不能拿下黄忠。因此,若考虑年龄因素,黄忠应是三国时期的第二勇将。
    那么在引入年龄差的情况下,诸将之间如何排序呢?史载各位生卒年份分别为:典韦(?—197年)、颜良(?—200年)、庞德(?—219年)、关羽(?—220年)、黄忠(?—220年)、张飞(?—221年)、马超(176—222年)、许褚(?—227年)、赵云(?—229年)。再根据《三国演义》的表述,关羽去世时58岁,张飞去世时55岁,且按足岁倒推分别出生于公元162年和166年。黄忠去世时75岁,但延后至222年身逝,倒推出生于公元147年。赵云去世时未写寿期,但第九十二回力斩西凉五将时,有诗赞“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时年228年;即使按70岁推算,应出生于公元158年,竟比关羽、张飞分别年长4岁和8岁(但《三国演义》对此描述存在矛盾,第七回与文丑大战时,赵云仍是少年将军;且第七十三回关羽称“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所以应比关羽、张飞年轻)。颜良、庞德、典韦、许褚的出生年份难以考证,但颜良早早成名,庞德于公元190-193年间随马腾立功迁至校尉,典韦则初平年间被张邈举义兵时征招为士,许褚是公元197年归顺曹操。按常理推论,应是颜良最长,庞德次之,典韦再次,许褚最小。据此而论,种子选手之间的年龄排序大致是:黄忠、(赵云、)颜良、关羽、张飞、赵云、庞德、典韦、马超、许褚。黄忠长赵云11-20岁,长关羽15岁;关羽长张飞4岁,张飞长庞德约4岁,庞德长马超约4岁。因此,若考虑年龄因素,诸将之间的排序为:黄忠、(赵云)、张飞、关羽、赵云、庞德、马超、颜良、典韦、许褚。


    IP属地:江苏3楼2011-11-15 19:08
    回复
      2025-08-20 12:23: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11-15 19:11
      回复
        咳咳. 技术帖前排留名.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11-15 20:05
        回复
          排版有点差,内容还是不错的。


          IP属地:河北6楼2011-11-15 20:06
          回复
            我去!!!楼主是个三国迷呀!!!我也挺喜欢三国里的英雄的!!!


            7楼2011-11-15 2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