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东京理科大学远藤次郎教授等,不断发现至今未知的田代三喜著作,如《酬医顿得》、《本方加减秘集》。研究结果认为,导入中国李朱医学之先驱田代三喜,曾投入精力进行中日医学比较研究,结合日*本医疗现状,搜集本国秘方,编著了具有特色的方书。
江户中后期,日*本汉方界掀起新浪潮,即古方派兴起。所谓古方派,指盛赞《伤寒论》,从中追求医学理想之流派。自明至清,兴起复古学风,出现过激学派,其代表者有方有执、喻嘉言、程应旄等。他们按照个人认识解析《伤寒论》,将《伤寒论》中与自己见解相同之内容,认定为张仲景原文。与自己观点相左部分,断定为王叔和或后人窜入内容而删除。中国学术风潮,对日*本古方派兴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提倡归依《伤寒论》之古方派占有极大优势,代表医家有名古屋玄医、后藤艮山、香川修庵、内藤希哲、山胁东洋、吉益东洞等。其中吉益东洞为具有特殊观点、最有鼓动力之医家,他提出“万病一毒”,主张“以毒攻毒”,否定阴阳五行学说,并按照自己的观点改编《伤寒论》,撰述所谓自家《伤寒论》,即《类聚方》。又编制自家本草书《药征》,成为最左翼之古方派。
日*本汉方界对《伤寒论》情有独钟,各流派对《伤寒论》鲜有微词。《伤寒论》大约于廉仓时代传入日*本,历经800余年,《伤寒论》早已不是古方派的专利,作为日*本汉方医学经典,其影响经久不衰。2007年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刊行了由冈田研吉等临床医师编著的《宋以前伤寒论考》,此书有别于各学派《伤寒论》研究方法,从《伤寒论》之外,网罗历代伤寒文献资料,条理各家传承,结合临床实践,探索《伤寒论》形成、变迁及发展。
古方派中出现对极端主义进行内省、重视处方之有效性的倾向,面对临床有意义之医学知识,不问学派门第,择其长为己用之活学活用流派。学界又将坚持此立场之学者称为折衷派,代表人物之一为和田东郭,其临床医技颇高。后又诞生探讨荷兰医学与汉方医学异同之学派,即汉兰折衷派,著名代表之一为华冈青洲。青洲开创草药麻醉剂,成功地实施世界最初乳癌摘除手术。自幕末至明治前期,活跃于医界之浅田宗伯亦属于折衷派一员、日*本汉方界之先锋,为汉方医学之续存与发展奋斗终生。临床诊疗业绩,至今仍辉煌璀璨于汉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