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语:我觉得管理层推出股指期货是有自己考虑得。推出“大盘股”看要怎么看?证券市场主要的功能是融资功能,解决了股权分置制度性的弊端之后,恢复融资功能是很迫切的。我刚才也说到了,面对国外的金融资本进入国内,现在把一些可以稳定市场的“大盘股”推出来,管理层是从稳定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得。 从证券市场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次股市上涨都是和融资规模的不断上升联系的,发新股,融资的功能显现出来,证券市场都是不断走牛的。刚才主持人也谈到了“大盘股”的上市,我们从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来看,它不像上证指数影响这么突出。首先沪深300的编制是由高向低发展的,日均的成交额由高到低排列,选择的都是流通量比较大的。而对新股上市有一定的规定,新股上市对于深沪股市的影响并不大。 中国银行应该是第11个交易日进入到深沪指数当中,它对于深沪指数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它的这个制度设计出了一种比较平滑的机制,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看哪一个角度来看。并不是金融银行,“大盘股上市”会阻碍股指期货的发展。
10.在股指期货到期日之前是否会存在行情波动比较大的情况?
黄涛:因为股指期货没有开,现实的东西我们也看不到,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甚至在期货当中可以通过套利方式来做,比如我们做商品期货,有的时候出现低仓,而股指期货低仓几乎没有。而期货是可以做短期交易的,到期之后应该是比较平稳的,应当说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11.很多金融产品最典型的就是权证,今天宝钢权证跌了84%,今天是最后一个交易日。对于这种新的金融衍生品大家怎么防范它的风险?
东方语:我觉得从金融衍生品来看,大家只看到了它更高的收益。从市场操作角度来看,我们给愿意把它当做一个套期保值的品种。但如果你没有这么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去做的话,你的胜算是比较小的。 权证刚刚开始推出的时候炒作的非常火,成交量占市场成交量的份额很大,越接近到期,它越接近一个平衡。我觉得投资者做投机的话,个人感觉不可取,还是应当把它当做一种套期套利的工具。
12.“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在对个股的操作上有什么变化?”
东方语: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沪深300,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沪深300的成分股,刚才我也谈到了沪深300,50%的权重都在排名前60的成分股,这些成分股都是优秀的上市公司,排名前30位深沪指的成分股在06年做的调查平均收益是在6毛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首先会选择投资蓝筹股,此外会在股指期货做套期保值。所以我觉得普通投资者应当关注的,或者你关注沪深300前60名。
13.请谈一下股指期货和股市的关系。前一段只要提到股指期货这个词的话市场反映总是向下?
东方语:我觉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从投资品种来看,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沪深300指数,而沪深300指数选择的都是优质蓝筹,半年调整一次。都是根据市场交易量的规模来调整的,推出之后会强化市场的投资价值,以发展投资价值为主流的操作思路。优质公司更多的时候收到追捧,尤其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机构投资者具备了这样一个套利工具也会刺激他做比较大的操作,进行两个市场反方向的操作,目的一样,从长期来看还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分析一下沪深300指数,它的成分股贡献率的集中度很高,60家的成分股足以影响到股指期货,它可以在牛市的背景下在两个市场同时做空,获得更大的收益。机构投资主体这种操作行为会形成市场的主流思想,挖掘优质的品种,造成的可观现象是优质的公司市值比较大,交易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不符合这个要求就不会被选在其中,理论上来讲,市场上的投资色彩也会轻一点,大盘当中的中流砥柱也会起到稳定的作用。股指期货更多的是稳定市场,倡导投资价值理念的操作思路,这个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投机性。 而投机性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投机的泡沫在繁荣市场也是需要的,一瓶啤酒泡沫太多的话没有什么内容,太少的话不新鲜,投机是需要的,更主流还是需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