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02日漏签0天
武当吧 关注:8,063贴子:51,46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武当吧
>0< 加载中...

武当太乙铁松派玉环桩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通明道人
  • 榔梅祠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玉环桩功法是由八个动作组组成,即二仪呈象、隐现虚灵、金顶沉锋、予注中元、水撞金轮、丽龙含珠、玉虚呈华、金风返真。
二仪呈象:
  自然站立,目光平视。重心移于右腿,左腿自然向前迈出一步,同时两臂向前扬起,左手在前,右手于后,两肘微曲,掌心向前,五指呈爪形,指掌放松,目光平视,周身协调。
继上势,重心前移,左腿呈弓形,膝前曲不超过足尖,右腿伸直。两掌向前推出,掌心微向外“吐”。两臂曲中求直,不可僵直。身体顺势微向前倾。
隐现虚灵:
继上势以腰胯为主宰,重心后移,以身形带动两肩,以肩带手;两足踏地不动,两腿相随身形。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伸直不僵化,两臂肘继向后移动,两手收回至膻中际、胸前时,两掌心相对,两手呈抱球状。右掌心向上,右肘后移,左臂上抬,翻转掌心向外至额前,距头一拳有余。身形上姿不动,微作下沉坐势。上势不停,两臂同时动作,左手作托架姿置于额顶,同时右臂上抬,肘向后上挑起,手掌贴于右腰肋处。
金顶沉锋:
  两脚不动,右手顺背右侧腰际处贴身推下,过臀部经大腿的后侧导引,同时身形顺势蹲身。取右坐步。身体继续下势蹲身。同时左手不动,用力撑起,右手贴腿后侧导引,推至脚腕处。重心前移,身形徐徐升起,同时以身形带动两臂。右手绕过外踝至内踝,顺右腿内侧上行,指尖向下,同时左手从额前翻掌下移。身形前移并站起,重心移向左腿,右腿慢慢向前提起。同时两手分别由上下向身前小腹丹田处移动,右手沿左腿内侧由腹股沟处抬起,左手下滑。
予注中元:
两手至小腹丹田处,双掌心向上,十指相对,如捧托球状。重心移在左腿,两膝同时弯曲,右腿为虚步。
水撞金轮:
  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右脚向斜前方迈出一步,足尖先落地。两手掌心向内,由托掌起手同时上提,带动双肘双肩。两手上抬不得过胸。
丽龙含珠:
手脚同时动作,左脚轻徐落地,两手坐展双腕。掌心虚守,手如浮球状。
玉虚呈华:
双掌外翻,掌心向前,重心前移,两掌向前推出,五指渐分呈爪形。两臂两腿弯曲,身形前移,重心移至左腿,左腿呈弓步,右腿渐伸直。同时两手臂向前推去,呈伸展状,曲中求直,切不可僵化。掌心微向前凸“吐”。
金风返真:
继上势,重心渐向后移动,腰脊臀胯先向后移动,带动肩肘腕手随身形向后移动。掌心内向收敛,两臂回拉。
隐现虚灵:
此式接前式,惟左右腿分别在前面。
——证 悟
传统的功夫是效法自然,与天地自然相感应。古人指出练功要“感而遂通”,通过体会锻炼中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与宇宙自然的开合、升降、聚散、有无、动静、阴阳等等的变化,从而使自己洞察学识功夫的内隐。
感而遂通,首先要“感”,靠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识去感,去感受自己,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人们所感知所学习的知识又分作两个方面,一种是先天的,一种是后天的。按照《周易》,易分阴阳,易分先天后天。先天的称为智慧,后天的才叫知识。知识是人生下来以后,从而学会了原来不懂的学问。另外一种就是智慧。智慧也叫做真知。但突然间就知道了,而且所知道的与实践与书本上的相吻合,这才是真知,是智慧。知识和智慧二者要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精神世界。
知识是学来的,是后天学而知之。而真知则是人体内的自我,性灵性。现代科学所说的灵性学业,就是体真如智慧在闪光,也就是丹道学里说的“先天一粒真种子”在闪光。闪光的智慧不是学而知之,而是偶然而知。先天的真如智慧,古人曾经在佛学当中探讨,在四禅八定当中讨消息,觉得大家有悟性,有了悟性就产生大觉,这种觉悟使自己领略到自身当中有一种玄妙的内在,这就是灵性的闪光。这种觉悟,佛家又称为“见性”。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正确地明白了常人所未明白的事物。人们把这个层次的人称作佛,又称作大知识。



  • 通明道人
  • 榔梅祠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知识继续升华就是大慈仁。大慈仁的体现是“以道成医”,大慈恻隐之心,救济病苦,广渡有情。被人尊为药王爷的孙思邈真人指出,大慈仁者的心态,像太阳一样无私地照耀着每一个人,给人以温暖。这是一种自然的属性,如日月经天,不可更改。人类的修真正是要从后天的尘杂当中找回先天的自然属性,返朴归真,净化自身。
在“以道成医”的“道”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去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休息,都要以这种大慈仁者的心态去感知,进入到大慈仁者的心态。古人说“全凭心意练功夫”,“正心在人,正意在已”。正是要自己去感,去领略,然后感而遂通。
在玉环桩的锻炼过程中也要去体会,去领略智慧的闪光,去感受身体内部的变化以及外界自然的启迪,然后感而遂通。在锻炼过程中身体变结实了,出现了和循经太极拳一样的循经现象,或者出现了偶然而知的事物迹象,此时要判断实际与书本上是否相吻合,如果相吻合,那就是真知。如果不相吻合就是是真知,而是幻觉。这些要在具体的锻炼中自己去分辨,去体会,要“学而时习之”,把从书本课堂上的学而知之和自己锻炼的偶然而知的真知结合起来,使体格和智慧同时进步。
  ——易 解
  二仪呈象
在锻炼之前的站立状态,身中阴阳平衡,是虚无之象。如何审定是先出右腿还是先出左腿呢?人体的气机运行是右进左出和左进右出,太极拳中云后感觉更清楚。气机总是忽而右忽而左的循行,形成的这种横的8字,也是横的S线,总是这么循行,中间的交点路过很多地方,这些交会的点就是身体的关窍、要道、穴道、脉道,统而称之为内景隧道。“内景隧道,潜行真经”,内景是只有进入专修阶段才可以体会得到,感受得到。比如说人的听力和人的视力,经过检查,有的人视力听力和常人不一样,但在检测之前,自己也不知听力和视觉存在着不足或是超常。人的听力是从五百到四千赫兹这个范围内,有的人达不到,就是不健全的人。这些通过科学的手段可以测得出来。可是练功的人恰恰是完善自我,气息按体内一定的轨迹循行,去体会,去感而遂通。在感受宇宙,感受自然之前首先要能够感受自我。所以在开始时是感而遂通,使体内产生循经现象,潜行周经。就是说,气机左进右出,右进左出,最初是体会不到的,当循经太极拳练久了就会有这种体会,尤其在玉环桩里体会的更清楚。
二仪呈象首先要求自己静下心来感而遂通——这种体内的气机感觉是在左侧走的,还是在在右侧走的。分开左右,一只脚坚实就先迈另一只脚。刹那间产生变化,分为阴阳,分为虚实,分为进退,同时,起步的时候把手也抬起来,就是起步势。
在起步的刹那间,身中的阴阳运化就能感受到了。循规蹈矩经虽然是左进右出,右进左出,但如何体会前后的区别呢?太极拳拳经里说“支撑八面”,就像写字一样,没有写字的时候,笔垂中宫,上下左右,分为前后,交叉45度,八个方位都要照顾到人的内在的平衡,也要守住中宫,姿审八面。这样,自己的姿态就完全符合易象的要求了。这里还没提到用不用力,放不放松,只提到笔垂中宫,姿审八面。书法里提到笔垂中宫,八方回荡,不管练什么姿势都从这里入手,体会一下就不一样了。传统的功夫是炼精气神,锻炼的时候要提起精神来。古语云:“正心在人,正意在已”,思想靠自己来控制。就是说,首先元气要集中在丹田,由丹田这一点再到颅腔里,最后从两只眼睛再出来,这是精神能提得起,也就是拳经里说的“满身精力顶头立”。把神气提起来以后,按医学来说,清阳上举,浊阴下降,每时每刻要调整自己的阴阳二气,使阴阳二气顺服自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清气和浊气混在一块,人就萎靡不振,白天没有精神,晚上不能入睡,俗语叫作“发蔫”。如果遇到这种状态怎么办,就要用强化的办法炼小炼形来调整。



2025-11-02 03:52: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通明道人
  • 榔梅祠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丽龙含珠、玉虚呈华、金风返真
《周易》序文里提到了这样的几句话:“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与天地合其德”,天包大地圆,宇宙太空,地我人天。也就是说,在宇宙之中,六合之内,能达到感而遂通,就是讲的“华夷愚智,皆乃亲之”。大慈仁者如果以这种心态对待任何事情,肯定百分之百都有效果。因为这是一种心态,一种心力。“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与日月合其明”讲到了太阳,它不管你是好还是坏,都无私地照耀着,给他以温暖。太阳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它是自然的属性。“与四时合其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四时,子午卯酉,一生当中,生老病死,如何能沿顺着这个顺序而享尽天年?医学经典即告诉人们如何享尽天年。可为什么有的人不能享尽天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上古之人,有息无睡”。真气从之,就是一昼夜息息的振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真正领略玉环桩的内容,要靠每个人在锻炼当中去感受,去感而遂通,这种感而遂通是在默默之中去领略行功的精神,领略丹道气化这样有规律的循行。也要大彻大悟,要“正心在人,正意在已”,自己的心得意自已去调整,“全凭心意练功夫”,否则,“口张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人体之中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力量大的时候,作用于人的心灵,人即会失去理智,不能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予,与鬼神合其吉凶”。离开了自然的属性,就不辨是非。在真正的修真良知和灵性的闪光开启之前,人是愚昧的,是无知的,无法可循。如果不去感而遂通,则不是修真,更谈不上完善自我。
真正修持的人是庄严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少林寺里说的“坐如钟,站如松”,武当的十三式太乙六户掌打手歌曰,“静如古塔立如松,动如行云快如风”。“立如松,动如行云快如风”。行云有快有慢,是大自然当中的迹象,风吹的急了云就快,是云淡风轻。
宗风中有“玉镜悬而照尘”,自己的庄严宝像,从外表一看就知道心态。简单讲,拿起境子照一照,看自己是什么心态。经常照镜子,自己领略自己,不只是返观内照,表象也要照。真正的修持之人,应达到神采飞扬,无忧无虑,这才是返朴归真,也可以鉴定一个大家,一个名家。



  • 通明道人
  • 榔梅祠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是01年国庆节李兆生老师在丹江口办面授班时,学习的玉环桩,一直坚持练习,越练越觉得神奇,确实是受益匪浅!


  • ywwds
  • 回龙观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写的不错 多多来写 呵呵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武当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