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咱也不是歧视国产车,从性价比上来说,国产车还是可以的,但跟其他合资车、进口车比起来,国产车的先天不足比比皆是。都说美国车看重的是速度,日本车看重的省油,欧系看重舒适,(直接忽视韩系的现代、起亚,理由不解释),但人家都有一点——不会再安全上打折,(不要跟我说日系车皮薄,皮厚的就成美国车了)。只有国产车,才会在安全上大打折扣,知道为什么国产车动辄就是几千上万的降价么,嘿嘿,原因咱也不多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国产车的成本可压缩的空间太大太大,一旦出现竞争恶化的现象,立马就降价,消费者看着也是很激动,呵!又是降了3000多啊!但是你考虑过没,他降价的理由是什么?本人曾去过好几家国产车的生产现场,也考察过合资厂的生产现场,别说我崇洋媚外,只从一点上便能看出,合资车的生产现场极难进入,且进去必须要带安全帽,走专用通道。国产车的现场呢,工人全部带的都还是那种软帽子(就跟军训时带的那种帽子一样),我也曾问过人家管理人员为什么不带安全帽,人家一句话就解决问题,合资车的生产车间基本上全部是半自动化,咱们的车间除了车体在传送带上市自动的,其余的全部是人工组装,没那么多机械,你带安全帽干毛啊!多精辟的一句话啊!其实在装地盘上的零件时,车体可是高高挂起来的,带安全帽绝对是必须的,但咱们国产车就是纯爷们!
希望不会被人肉,因为本贴涉及过多行业内幕,就像前段时间的锦湖轮胎,那只能说是冰山一角,汽车行业的发展过快,造就的这个行业的恶性循环,没办法,“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前进的道路,要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要难走多了。 额本贴只希望能激起被国人忽视的一面。 接着扒,全人工组装的车也不能说不好,像布加迪,全手工组装,国际上的一些重量级的厂商(大部分是跑车)采用的都是全手工,因为人家是把车当艺术品来造了,咱们还没到那档次,纯属无奈。
下面扒一扒成本的问题,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会感兴趣,因为买国产车基本上全部是看着价钱过去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低成本的生产是以吞噬整个行业的未来为代价的。整个主机厂(也就是生产商)有无数家供应商给他供货,有些甚至一颗螺丝钉都是采购来的,国外的一些生产商,例如通用、克莱斯勒、福特、本田等等基本上采用的也是这种办法,因为这能最低限度的保证产品质量,至于原因下面揭晓。
国产车本身硬实力达不到与合资车、进口车竞争的标准,只能依靠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大家都知道采购来的零部件,会使成本增加,于是现在很多国产车都开始抛开供货商,自己组织分厂,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于是乎,这就产生了两个极其负端的影响。
首先就是本身自己做的零件,本身把关不会很严,因为人本身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对自己是不会很严格,对一个公司也一样,于是很多很多的不合格零部件,就被装上了你的车上。 其次,原先的供货商在面对主机厂的采购时,竞争力大幅下降(你肯定竞争不过他们自己的附属厂,原因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偷工减料,降低标准,也降低自己的价格,少赚总比不赚强啊! 于是整个行业链就这样,被一点点的吞噬掉。 说到这一点很多人可能还不以为然,但是我说的是实话,再举个例子,我们国家的国标,有些零部件根本就没有相关标准,我们一直是在参考国外的标准,按“中国特色”走
日系车安全系数不是很高,很多人都知道,但说实话,国产车可能还不如日系车,据我所知,有个厂商2006年之后的车比之前的车要轻上很多,原因呢,钢铁价格上涨,原料成本过高,这对于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国产车来说,都是硬伤。但是请不要以牺牲消费者的安全为代价。 这还只是一方面,国产车以仿制国外品牌为打响自己的名声,中国大家众所周知,最出名的就是"逼养的"仿的一款日系车,后来还被人家告上法庭,后来把自己的车屁股改了下,就不了了之了,但你仿的了人家的外观,仿不了人家的骨子啊,自己的模具没开好,弄的底盘形状不一样,这就是你的不厚道了。、 国产车先期以仿制其他品牌的车外观起家,这个大家都理解,但是把一些不合格的零部件,特别是关系到安全系数的零件装上车,就显得不怎么样了!
希望不会被人肉,因为本贴涉及过多行业内幕,就像前段时间的锦湖轮胎,那只能说是冰山一角,汽车行业的发展过快,造就的这个行业的恶性循环,没办法,“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前进的道路,要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要难走多了。 额本贴只希望能激起被国人忽视的一面。 接着扒,全人工组装的车也不能说不好,像布加迪,全手工组装,国际上的一些重量级的厂商(大部分是跑车)采用的都是全手工,因为人家是把车当艺术品来造了,咱们还没到那档次,纯属无奈。
下面扒一扒成本的问题,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会感兴趣,因为买国产车基本上全部是看着价钱过去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低成本的生产是以吞噬整个行业的未来为代价的。整个主机厂(也就是生产商)有无数家供应商给他供货,有些甚至一颗螺丝钉都是采购来的,国外的一些生产商,例如通用、克莱斯勒、福特、本田等等基本上采用的也是这种办法,因为这能最低限度的保证产品质量,至于原因下面揭晓。
国产车本身硬实力达不到与合资车、进口车竞争的标准,只能依靠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大家都知道采购来的零部件,会使成本增加,于是现在很多国产车都开始抛开供货商,自己组织分厂,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于是乎,这就产生了两个极其负端的影响。
首先就是本身自己做的零件,本身把关不会很严,因为人本身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对自己是不会很严格,对一个公司也一样,于是很多很多的不合格零部件,就被装上了你的车上。 其次,原先的供货商在面对主机厂的采购时,竞争力大幅下降(你肯定竞争不过他们自己的附属厂,原因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偷工减料,降低标准,也降低自己的价格,少赚总比不赚强啊! 于是整个行业链就这样,被一点点的吞噬掉。 说到这一点很多人可能还不以为然,但是我说的是实话,再举个例子,我们国家的国标,有些零部件根本就没有相关标准,我们一直是在参考国外的标准,按“中国特色”走
日系车安全系数不是很高,很多人都知道,但说实话,国产车可能还不如日系车,据我所知,有个厂商2006年之后的车比之前的车要轻上很多,原因呢,钢铁价格上涨,原料成本过高,这对于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国产车来说,都是硬伤。但是请不要以牺牲消费者的安全为代价。 这还只是一方面,国产车以仿制国外品牌为打响自己的名声,中国大家众所周知,最出名的就是"逼养的"仿的一款日系车,后来还被人家告上法庭,后来把自己的车屁股改了下,就不了了之了,但你仿的了人家的外观,仿不了人家的骨子啊,自己的模具没开好,弄的底盘形状不一样,这就是你的不厚道了。、 国产车先期以仿制其他品牌的车外观起家,这个大家都理解,但是把一些不合格的零部件,特别是关系到安全系数的零件装上车,就显得不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