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吧 关注:156,614贴子:1,239,870

愚公应该移山/愚公应该搬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目不新,比赛不急,搜过之前帖子未见很新颖的资料。麻烦大家来看看这个题目反方如何打才算稳妥吧。


1楼2011-11-10 22:12回复
    在这个题目里有几个问题是我刚刚十几分钟里想到的,供大家参考
    1、这个题目是否需要放到《列子》的语境里去讨论? 个人意见 不必
    2、这个题目是讨论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 个人意见 理论问题
    3、题目中实际问题的延伸要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样的原理相符合? 尚在思考中


    2楼2011-11-10 22:15
    回复
      2025-11-03 08:1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身为反方,直觉上需要将题目上升到规律和方法论的层次去讨论,原因没有想得很彻底,先能说的说下大家参考参考
      1、愚公移山其实是个神话故事,最终把山移开的其实是夸娥氏二子,既不是愚公,也不是愚公的子孙,换句话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最终换来的结果不是山搬走了,是感动了天帝。
      那抛开传统的解释换个角度,能否理解为是迷信的心诚则灵的迷信范畴,或者说打通了领导阶层呢?
      2、在现实中这个问题不存在,先不说现在很少有人会住到对着大山的地形,就算有,也是山野别墅,绝对是空气好环境佳的高档房产。实际的处理是修盘山公路,打隧道,或者高价脱手在市区在买房子。但这几个算是搬山呢?还是搬家呢?说是哪个都牵强。


      3楼2011-11-10 22:22
      回复
        3、愚公面临的问题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个问题再现代的技术支持下有太多手段解决,根本不需要什么讨论,不论搬山还是搬家都是耗时耗力浪费资源的不智之举。换句话说,即使在现在,所谓“智叟”仍归不智之人。


        4楼2011-11-10 22:27
        回复
          哎,独角戏唱了好久,大家有什么想法,随意提出来啊!


          5楼2011-11-10 22:28
          回复
            对于我来说,我不喜欢愚公移山的结局。这个结局联系现实后,往往让我产生不舒服的联想,进而也觉得很多事情也面目可憎起来。


            IP属地:四川6楼2011-11-10 22:28
            回复
              呵呵,独角戏继续唱。既然是反方,首先思考正方的立足,懒得细致,所以就想到哪里反驳到哪里吧。
              正方会坚持,愚公应该移山,因为那代表了为解决问题而不懈努力的奋斗意志和造福一方的奉献精神。
              对于这一点,讨论方法粗糙后耗费巨大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涉及到奉献和无懈努力,都是值得的。要反驳其实很轻松,愚公精神和愚公的做法是不同的,同意的,当时的问题和现在的情况是不同的,机械的看问题明显是不合道理的。


              7楼2011-11-10 22:36
              回复
                呵呵 为什么呢?是否有点心诚则灵的神话气息,或者说还是掌权者说话的结果才有好结局?


                8楼2011-11-10 22:37
                回复
                  2025-11-03 08:1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方可能会提出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加以证明——事物是由量变发展为质变的,愚公移山的方法符合这一标准。


                  9楼2011-11-10 22:44
                  回复
                    除了这里提到那几个,还有一些令人不舒服的。比如说,中国人的“清官情结”


                    IP属地:四川10楼2011-11-10 23:06
                    回复
                      这个题以前的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出过,好老了


                      11楼2011-11-11 01:15
                      回复
                        95年的那场对吧,呵呵 问题是那个时代的思路和论证其实不是很适合现在,发挥的余地还是很大,尤其是黄执中横空出世以后。


                        12楼2011-11-11 08:00
                        回复
                          不论如何 95年的辩论仍然是立足于移山的实事来讨论的,反方从“务实”应对正方的“愚公精神”,但如果正方讲愚公转移为造福一方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方法,其实还是很难应付的。我不认为里面将愚公说成“乡土情结”“畏惧新环境”是很坚固的说法,太容易被攻击,以来可以脱于形取其意,而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13楼2011-11-11 08:17
                          回复
                            而且某种程度上,95年的比赛,南大的辩手多少有点欺负外籍辩手语言劣势的意思,印象里自由辩论里高下立判啊...


                            14楼2011-11-11 08:25
                            回复
                              2025-11-03 08:05: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应该搬家、必须的


                              IP属地:甘肃15楼2011-11-11 0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