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吧 关注:3,181贴子:60,326
  • 11回复贴,共1

转柴静的《没忍住》对深圳西乡联防队员强暴事件的深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杨武妻子被强暴的案子,最近被频繁报道。第一篇报道中,有句话我看了很刺心。在对话中,记者对这个在妻子被强奸时没有出来施救的男人说“你太懦弱” 这话实不该说。 前不久跟一位同事聊天,说到有期节目,他采访一个抱着孩子躲避志愿者救助的男人,志愿者很愤怒,认为他要把孩子隐藏起来不接受治疗,这位同事与这个父亲吃饭,想了解为什么,这个农民说,他从乡下第一次来上海,来之前听说“大上海”乱得很,他怕这些不认识的人。同事可能想安慰他,补了句“不是乱,是繁华” 我找同事聊了几句,说,他从农村来,也许可以问他,他对‘大上海’的这个“乱”的印象从哪儿来?如果来自村里人,村里人怎么说的?之前来过上海的人经历了什么?如果来自电视里的印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在他心里是否认为是真的?他来上海后发生过什么?是加深还是减弱了这个印象?他认为这些志愿者想要干什么?在他心里认为对孩子会有什么威胁?他为什么要躲开? 同事与我相熟,我深知他善良,所以才与他讨论,因为在采访中,我们常不免以自已经验揣度别人,评判别人,纠正别人。忘了问,“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杨武从小学起与这个联防队员是同学,以他的说法,“从小受到欺侮“。小时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总是欺侮他?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每次发生后,他是否求助?如果没有,他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求助了,老师或者家人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有人干预后,对方又如何对他?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少次?造成他后来每次是如何面对对方的?
打工时,他说对方总是找他喝酒,不喝就要打他,怎么打?多少次?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是否找过同乡干预?结果如何?他是否报过警?结果如何?对方的联防队员身份对他来说有何影响?
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中作出这样的选择?当中因果,我们了解多少?
“你太懦弱”,一个记者登载在报纸上的直接判断,象刺一样扎在人心里。
2 昨天晚上,看到更新的视频,这次有了事件发生的过程。拍摄的人刚开始一直在拍电脑上的监控录像,旁边有杨和**的同期声。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暗想,不要把镜头掉过来,不要把镜头掉过来。结果,镜头直接掉了过来,对着杨武的脸,没有遮挡,直接问他,意思是“你为什么不救你老婆?” 口气中有责问,杨解释“我怕我杀了他,我还有七十多岁的母亲……“ “你为什么不正当防卫?” 杨武愣了一下,“正当防卫”他好象都没听懂这个词是什么?他含糊了一下,用袖子遮住脸,痛哭起来“我不是男人,我太窝囊了……” 我以为会往后问,这个人受过什么教育?他知道这个概念吗?他对法律了解多少?城市当中的农民工能得到的法律教育和援助有多少?没了。最后一个镜头,是直接拍他家的地址与店面。 3今天再看到一张照片。
不止一家媒体,直接进入杨武家门,堵住躺在床上,已经有精神失常迹象的妻子,要求对方回答隐私问题,床上堆着话筒,女人穿着睡衣,蜷在床上,身体往后缩,掩住自己的脸。
还在侦查阶段的性侵犯案件,已经在传播中出现“案情通报”,说“双方之前通奸多次”。我不知道这个信息是不准确?这样的信息是否有足够依据?也不知道这样的信息是否在征询当事人同意后发布?
他们夫妇来自农村,可能不知道媒体强行进入私宅涉嫌违法,不知道报道中对性犯罪的受害人必须给予隐私保护,避免二次伤害的新闻伦理,也不知道即使在庭审阶段也需要对此类案件进行非公开审理。这样一个新闻,被毫无尊严地,粗暴地曝光于他们的邻居,父母,孩子面前。回答隐私问题,床上堆着话筒,女人穿着睡衣,蜷在床上,身体往后缩,掩住自己的脸。 还在侦查阶段的性侵犯案件,已经在传播中出现“案情通报”,说“双方之前通奸多次”。我不知道这个信息是不准确?这样的信息是否有足够依据?也不知道这样的信息是否在征询当事人同意后发布? 他们夫妇来自农村,可能不知道媒体强行进入私宅涉嫌违法,不知道报道中对性犯罪的受害人必须给予隐私保护,避免二次伤害的新闻伦理,也不知道即使在庭审阶段也需要对此类案件进行非公开审理。这样一个新闻,被毫无尊严地,粗暴地曝光于他们的邻居,父母,孩子面前。他们确实不知道怎么反抗暴力,对自己最脆弱的保护,只能用袖子掩住脸,来避开采访。是的,这是一场羞辱,但不是他们的。
他们确实不知道怎么反抗暴力,对自己最脆弱的保护,只能用袖子掩住脸,来避开采访。
是的,这是一场羞辱,但不是他们的。



1楼2011-11-10 21:02回复
    他们确实不知道怎么反抗暴力,对自己最脆弱的保护,只能用袖子掩住脸,来避开采访。
    是的,这是一场羞辱,但不是他们的


    IP属地:浙江2楼2011-11-10 21:21
    收起回复
      2025-10-29 10:5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曾哭。不曾闹。就那么麻木不仁的看着这些残忍的现实。


      3楼2011-11-10 21:29
      回复
        九一一事件以后,电视新闻里面反复播放着大楼倒下来的视频,记者采访遇难家属的视频,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是那些遇难家属看到了,心里该多么的难受哪。
        亲人逝去,他们已经受过一次伤害了,打开电视机,电视里面的镜头一次次地提醒他们,不久前发生过什么事情,摊开报纸,图片一次次提醒他们,亲人是惨状,我不知道那些遇难家属是怎么想的,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想找个没有人的角落躲起来,静静地等待伤口的愈合。
        也许是我太懦弱,但我真心不希望别人一次次地揭自己的伤。
        同样这件事也一样,当事人已经受到了这么大的伤害,记者们为什么还要强闯入人家的家里,一遍遍地问,一次次的提醒这个可怜的女人,当时发生着多么令她难受的事情,往后的日子,当事人,将如何面对着她的亲人,她的邻居,她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IP属地:广东4楼2011-11-10 22:35
        回复
          记者总是对这类的事情大肆宣传,像苍蝇一样。
          就像电影电视里越来越多的露骨镜头,不如直接去看三级片。


          5楼2011-11-10 23:41
          回复
            社会弱势群体的遭遇呀~~如果这件事情没有被视频出来,还不知道会被歪曲成什么样!!!那个联防队员的家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事发后他母亲还骂上门去,耍泼要受害者撤诉~~其实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联防队员的泼妇无赖般的母亲教出了这样无法无天的儿子!!!在深圳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的!!在深圳,联防队招的都是社会上的混混,流氓,专门对付平头老百姓的!!说一件真正的事情。我亲生经历的。在宝安,1997年刚开春的时候,我在深圳打工,那时要办暂住证的。晚上9点钟后,没有暂住证的就要小心了,会被抓的。那时我没有暂住证,人又小,不懂得厉害,被抓了,当时被抓的还有我一个高中时的校友,比我低一级,在宝安打工彼此认识了,我们在宝安一个专供打工人溜冰的露天溜冰场遛弯冰要回去。我被带到联防队的办事处,在那里,已经有几个男的被关在一个小屋子里了。当时只有我一个女生。那个男生被带到小屋子叫脱了皮带跪下,然后有人就用那跟皮带抽他。我被带出去,带到院子里,这个时候又有两个人被带了来,一男一女。农村人,看起来很老实,像父亲与女儿。父亲被带到小屋子,女儿也跟我一样留在了院子里。


            6楼2011-11-11 08:53
            回复
              他们确实不知道怎么反抗暴力,对自己最脆弱的保护,只能用袖子掩住脸,来避开采访。
              是的,这是一场羞辱,但不是他们的。


              IP属地:北京7楼2011-11-11 11:10
              回复
                顶,稍有的新闻人有这种冷静的思考和正常的良心。


                8楼2011-11-22 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