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的PK曾经风靡一时,被认为是这个节目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而PK的胜者由大众评审团投票选出,则是这个环节最令人难以预料的地方。毕竟31名大众评审出身不同,职业不同,对于台上的两位选手的走向,谁也无法判断这些评审们的喜好。
但是,这种现象,看来只能限于今年复活赛之前的超女了。如今的超女大众评审,正在逐渐沦为一场儿戏,开始沦落为“小众评审团”了——便宜了某些人的“小算盘”。
以上一场复活赛的投票为例,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如果某一唱区的选手站在台上PK,那么来自这一唱区的大众评审肯定会把自己的一票投到她的身上;如果跟自己唱区无关,就把票投向那个实力较弱的选手。这样做的原因昭然若揭,第一种是出于自己的“地域情结”,要投给“自己人”;第二种则是出于私心,因为谁都不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强劲的对手。所以,如果PK的一对选手中,那个实力较强的人,恰巧又碰到本赛区的“大众评审”数量较少,那么她的下场可想而知。
这种“小算盘”,在周四晚的比赛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超女评审们在台上PK的选手还在演唱的时候就已经在交头接耳,投票的时候更是把15票中的13票投给实力明显稍弱的阳蕾——是阳蕾超水平发挥了吗?显然不是。是她们跟阳蕾关系特别好而投出的友情票吗?我们不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只能看到,后来参与投票的媒体评审把大部分票都投给专业评委也一致认为实力高出一筹的郝菲尔也无济于事。
记得上一场,郝菲尔和刘悦票数相同,评委来决定她们去留的时候,朱桦说过,她要“尊重自己的投票权”。当超女评审在所有的粉丝们面前上演了一幕丑陋的合议以后,我们真的希望,超女们也能尊重一下自己的投票权,尊重一下自己天天挂在嘴边的“音乐理想”。(莫斯其格)
但是,这种现象,看来只能限于今年复活赛之前的超女了。如今的超女大众评审,正在逐渐沦为一场儿戏,开始沦落为“小众评审团”了——便宜了某些人的“小算盘”。
以上一场复活赛的投票为例,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如果某一唱区的选手站在台上PK,那么来自这一唱区的大众评审肯定会把自己的一票投到她的身上;如果跟自己唱区无关,就把票投向那个实力较弱的选手。这样做的原因昭然若揭,第一种是出于自己的“地域情结”,要投给“自己人”;第二种则是出于私心,因为谁都不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强劲的对手。所以,如果PK的一对选手中,那个实力较强的人,恰巧又碰到本赛区的“大众评审”数量较少,那么她的下场可想而知。
这种“小算盘”,在周四晚的比赛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超女评审们在台上PK的选手还在演唱的时候就已经在交头接耳,投票的时候更是把15票中的13票投给实力明显稍弱的阳蕾——是阳蕾超水平发挥了吗?显然不是。是她们跟阳蕾关系特别好而投出的友情票吗?我们不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只能看到,后来参与投票的媒体评审把大部分票都投给专业评委也一致认为实力高出一筹的郝菲尔也无济于事。
记得上一场,郝菲尔和刘悦票数相同,评委来决定她们去留的时候,朱桦说过,她要“尊重自己的投票权”。当超女评审在所有的粉丝们面前上演了一幕丑陋的合议以后,我们真的希望,超女们也能尊重一下自己的投票权,尊重一下自己天天挂在嘴边的“音乐理想”。(莫斯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