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然玉
学者廉思发布报告称,大城市30岁以上的“蚁族”比例在增加,毕业于重点院校的“蚁族”比例也在上升。部分北京“蚁族”接受采访,称居住地条件一般比较差,生活压力大,但碍于面子不敢回乡。受访者多表示希望在大城市攒笔钱,然后回老家工作。(11月8日《深圳特区报》)
于蚁族而言,生活像泥淖里的挣扎。总幻想着涅盘的一刻,但现实却是“越陷越深”的无奈。从“蜗居”到“安居”有多远?似乎数年打拼、满腹艰辛,仍不足以保证一个光明的未来。当年华老去,仍未能挥别蚁族,步入“中产”。
蚁族,“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生存状态,映照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前景。从前,底层学子笃信,高学历意味着高收入。但今天,栖身城乡结合处、蛰居方寸之地的他们,或早已动摇了当初的信仰吧。悲哀的是,“向上流动”之门确乎越发逼仄。继而,一面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另一面便是“蚁族的凝固化”。当“蚁族”从一种过渡情态,畸变为生活常态,“资深蚁族”、“终身蚁族”难免渐次出现。
个体无力对自己的悲剧负责,考量“蚁族”的由生到盛,同样需要置于更宏大的背景。事实上,“蚁族的凝固”,实为各要素共同作用所致:首先,教育的失败,与产经需要极不协调。不仅所授知识陈旧过时、学科训练流于形式,且门槛之低,令大学生被量产、文凭急速缩水,之后“高学历”自然难换“高收入”;再者,同龄人竞争失衡,“优质职位”多被权势垄断。就此,频见报端的“萝卜招聘”、“火箭升职”,大致可说明一切。
学历流水线的受害者、不公平竞争的落败者、进不去回不来的徘徊者,蚁族的人生轨迹,写满各色纠结与尴尬。而中年“蚁族”比例的增加,更深度加剧着公众的担忧。因为从中看不到,“打造美妙明天”的些许希望。人才向大城市集聚,城市却不具备相应的“消化力”。那么,向光而来的“蚁族”,只能远离市区,潜伏于繁华之外。城市的主人,却以一贯的“自私”消费着这群“异乡人”——“蚁族”是廉价人力资源的富矿,是可过度使用、极少补偿的智力劳工。
资深蚁族,其后是沉重的青春。改变命运之难,绝非是个体的怠慢,而是社会治理的苦果,社会利益格局的改进,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学者廉思发布报告称,大城市30岁以上的“蚁族”比例在增加,毕业于重点院校的“蚁族”比例也在上升。部分北京“蚁族”接受采访,称居住地条件一般比较差,生活压力大,但碍于面子不敢回乡。受访者多表示希望在大城市攒笔钱,然后回老家工作。(11月8日《深圳特区报》)
于蚁族而言,生活像泥淖里的挣扎。总幻想着涅盘的一刻,但现实却是“越陷越深”的无奈。从“蜗居”到“安居”有多远?似乎数年打拼、满腹艰辛,仍不足以保证一个光明的未来。当年华老去,仍未能挥别蚁族,步入“中产”。
蚁族,“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生存状态,映照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前景。从前,底层学子笃信,高学历意味着高收入。但今天,栖身城乡结合处、蛰居方寸之地的他们,或早已动摇了当初的信仰吧。悲哀的是,“向上流动”之门确乎越发逼仄。继而,一面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另一面便是“蚁族的凝固化”。当“蚁族”从一种过渡情态,畸变为生活常态,“资深蚁族”、“终身蚁族”难免渐次出现。
个体无力对自己的悲剧负责,考量“蚁族”的由生到盛,同样需要置于更宏大的背景。事实上,“蚁族的凝固”,实为各要素共同作用所致:首先,教育的失败,与产经需要极不协调。不仅所授知识陈旧过时、学科训练流于形式,且门槛之低,令大学生被量产、文凭急速缩水,之后“高学历”自然难换“高收入”;再者,同龄人竞争失衡,“优质职位”多被权势垄断。就此,频见报端的“萝卜招聘”、“火箭升职”,大致可说明一切。
学历流水线的受害者、不公平竞争的落败者、进不去回不来的徘徊者,蚁族的人生轨迹,写满各色纠结与尴尬。而中年“蚁族”比例的增加,更深度加剧着公众的担忧。因为从中看不到,“打造美妙明天”的些许希望。人才向大城市集聚,城市却不具备相应的“消化力”。那么,向光而来的“蚁族”,只能远离市区,潜伏于繁华之外。城市的主人,却以一贯的“自私”消费着这群“异乡人”——“蚁族”是廉价人力资源的富矿,是可过度使用、极少补偿的智力劳工。
资深蚁族,其后是沉重的青春。改变命运之难,绝非是个体的怠慢,而是社会治理的苦果,社会利益格局的改进,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