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 关注:56,518贴子:429,052

【整理】我只是想看看那些,我们差点错过的,你们曾经情动的古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翻那些沉到池底的旧帖,发现很多现在我们都没见过的好的古典美——至少我没见过——觉得很可惜,所以想把旧帖整理成一贴,不为人气,只为我爱它。
一楼,古典吧。



IP属地:吉林1楼2011-11-08 20:45回复
    明灭孤灯 动寂古佛
    筝弦绕缘 缕缕纠缠做
    千古洞天绝尘客
    禅谒经忏轻点破
    举杯但求 层叠相思薄
    青丝悄散落
    化做飞雪指间过
    岁月款款踱
    胭脂泪……映红了火
    相思 无错
    ————@ 彭家小鹿¢
    


    IP属地:吉林2楼2011-11-08 20:47
    回复
      2025-08-14 01:07: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一个是地理的,度娘抽了,不让发。。。。


      IP属地:吉林4楼2011-11-08 20:59
      回复
        【古楼】中国古代十大古楼
        1、黄鹤楼
        人称“天下第一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上。



        IP属地:吉林5楼2011-11-08 21:12
        回复

          2、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IP属地:吉林6楼2011-11-08 21:13
          回复

            3、烟雨楼
            位于浙江省嘉兴县南湖湖心岛上,四面临水,晨烟暮雨、风物清华、向称胜景。



            IP属地:吉林7楼2011-11-08 21:14
            回复

              4、颧雀楼
              又名颧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蒲州镇城西南。。



              IP属地:吉林8楼2011-11-08 21:15
              回复

                5、太白楼
                又名谪仙楼,位于马马鞍山市西南工江东岸翠螺山麓采石矶上。



                IP属地:吉林9楼2011-11-08 21:17
                回复
                  2025-08-14 01:01: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6、大观楼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北岸,楼阁耸峙,绿树成荫,蔚然大观。



                  IP属地:吉林10楼2011-11-08 21:20
                  回复

                    7、甲秀楼
                    位于贵州省贵阳城南熬头矶上。



                    IP属地:吉林11楼2011-11-08 21:21
                    回复

                      8、望江楼
                      位于成都市东南锦江南岸,现为“望江公园”,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相传为唐朝女诗人薜涛的故居。

                      


                      IP属地:吉林12楼2011-11-08 21:23
                      回复

                        9、镇海楼
                        我国镇海楼有三处:一在浙江杭州吴山东麓,登楼眺望钱塘江。二在广州越秀山上,登楼眺望广州全市。三在福州越五山顶。
                        


                        IP属地:吉林13楼2011-11-08 21:25
                        回复

                          10、八咏楼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


                          IP属地:吉林14楼2011-11-08 21:26
                          回复
                            ——————————忘记了————————@雪忧嫦梦 


                            IP属地:吉林15楼2011-11-08 21:30
                            回复
                              2025-08-14 00:55: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整理】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自编成后广为流传,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大同年间编成。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本。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干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两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因入选之诗浅近易解,所以流传较广。
                              【唐诗三百首】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选编的原意,本作为家塾课本。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选者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该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IP属地:吉林18楼2011-11-08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