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吧 [ :票 ] 关注:5,976,429贴子:40,666,630
  • 4回复贴,共1

一位操盘手的临别赠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受到一家机构的邀请,我所掌管的资金将要增加十倍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原来用得得心应手的许多赢利方式已不再适用,必须潜心研究一些适用于大资金的赢利模式,故而我将离开论坛全力迎接新的人生挑战。在03年“稳定指数,击溃个股”的暴跌中,我目睹了许多散户在寒风中悲痛的神情,这也勾起了我对97年刚进股市时买进长虹、发展的惨败的极其痛苦的回忆,那永生难忘的一幕又在新一代股民身上重现,令人不忍,故在临走之前写下此文,将一套赢利模式送与论坛上有缘的朋友,希望能有助于你们从此摆脱人生的困境。
杨百万的告别文章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一个散户一定要理解风险和机会共存的真切含义,除了自已掌握自已的命运,任何人都不可能越疽代苞,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散户一定是失败的终结者。只有学习才是成功的基础,除了在证券市场搏击中的磨练,凤凰涅磐升华后的心态是任何人无法教授的,它是成功的必然基础,技巧就是精通一两个技术指标的内在含义,从中解读股市的内在规律。它和操作策略有机地结合,是股市搏奕的工具。再看看我们的散户朋友都是怎么炒股的,看电视,听小道消息,熟人荐股等等,根本没有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这样炒股,焉能不败多胜少。其实如果真的有一个高手愿意帮你,买卖股都通知你跟着,那也不失为一个致富的好方法,问题是有几个这样好心的高手?那些券商、咨询机构平常也有说对的时候,但一到关键时候就会给你下套,宰你没商量。比如说6.24,非常明显的出货行情,但舆论一致看多,让无数散户跟进吃套。其实这也不能怪人家,你又没给别人一分钱,别人不帮自己的衣食父母还帮你呀。而市面上公开出版的书籍,上面的方法被大家熟知,威力大减,有时反而可能成为主力借机出货的法宝。论坛上众多高手的文章,多是一些预测大盘之类的应景之作,只授鱼不授渔,偶有一些传授方法的文章也只是就事论事,没有系统性,故而散户朋友难以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其实说白了,这个世界上又有谁会心甘情愿把自己赚钱的绝招无私的公开呢?即便有,这些绝招公开后也会失效的。
  要想有稳健的赢利模式,首先要有正确的操作思路。下面我就散户们常见的思维误区谈一下。
  1、喜欢抄底。尤其是处于历史低位的股票。看到自己的成本比别人都低,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却没有想到,一个股票既然已创出了历史新低,那么很可能还会有很多新低出现,甚至用不了几个月你的股票就被腰斩了。抄底抄底,最后抄死自己。
  2、不愿止损。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章很多,有的散户见一次止损后没几天股价又涨了回来,下次就抱有侥幸心理不再止损,这是不行的。就我而言,决不容许出现超过5%的亏损。“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确是至理名言啊。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赢利模式,你的结局也就是买入,止损,再买入再止损。
  3、不敢追高。许多散户都有恐高症,认为股价已经涨上去了,再去追涨被套住了怎么办?其实股价的涨跌与价位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势”,在上涨趋势形成后介入安全性是很高的,而且短期内获利很大,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判断上升趋势是否已经形成,这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在大牛市中,放量创出新高的股票是好股票,而在弱市中,这往往是多头陷阱。对趋势的判断能力是衡量炒手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4、不敢追龙头股。一个股票开始上涨时,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龙头,等大家知道它是龙头时,已经有一定的涨幅了。这时散户往往不敢再跟进,而是买一个涨幅很小的跟风股,以为可以稳健获利,没想到这跟风股涨时慢涨,跌时却领跌,结果弄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其实在强势时,涨逝越强的股票,跟风越多,上涨越是轻松,见顶后也会有相当时间的横盘,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出局。当然,如果涨幅太大,自然不可贸然进场。
  5、喜欢预测大盘。除了极少数情况下次日大盘必涨外,短线大盘的走势其实是不可预测的。这也就说,平日里我们散户关注的机构测市等节目并没有多大意义。对于看大盘做个股的朋友来说,我以为可以把大盘分为可操作段与不可操作段更有意义,至于具体区分方法有很多,比如说30日均线、MACD,或者是一些更敏感的指标。
  6、持股数目太多。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自己选股的方法,炒股靠别人推荐。今天听朋友说这个股票好,明天看电视说那个股也好,结果一下就拿了十多只股票,搞得自己手忙脚乱。也有人说,江恩不是说要把资金十等份吗?哎,那是对大资金说的,你一个小散户区区几万元资金也要十等份吗?我认为,散户持股三只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7、对主力的操盘方法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炒股就像盲人摸象,毫无章法,运气好时也能赢两把,运气不好了就一败涂地。所以散户总是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那个人。
  8、不愿放过每一个机会。看见大盘涨了一点就急忙杀入,根本不清楚自己能有几成胜算,结果一下又被套住了,其实这是由于水平低下,缺乏自信所致,如果你能有几套适用于不同环境市场的赢利模式,那么不管大盘涨,跌还是盘整,你都有稳健的获利办法,你就能从容不迫的等待上升趋势形成后再介入,把风险降到最低。
  9、不能区分牛市和熊市的操作方法。散户们总是抱有多头思维,总是想着第二天要涨,这种思维让大家在01年后的大熊中吃够了苦头。其实在沪深股市,牛短熊长是不变的主旋律,机构喜欢唱多,那是因为只有散户做多,他们才有饭吃。对于我们散户来说,看紧你的钱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像猎豹一样,时机不成熟决不动手,一旦出手,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胜算。在沪深股市,其实有一些胜率将近100%的方法,虽然出现的频率较低,但你若能抓住,平均每年也能给你带来十个点左右的收益。
以上几点,不知是否能对你有所启示,一个人要否定原来已形成的固定思维是很痛苦的,但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否定自我,不断的学习新的理念,才能最终走向成熟。



1楼2011-11-08 17:15回复
    股市里的买和卖,对应着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既然买和卖没有绝对的对错,贪婪和恐惧也没有。该贪婪的时候贪婪,该恐惧的时候恐惧就对了,反之就错了,既然大多数人会是错的,那么多数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能做到这点,在股市这个投机市场就能赢多输少。
    关于股评,其实每个股评多多少少都有道理,只是很少有人会讲股评的适用人群,适合的人看了,可能受益匪浅,不适合的人看了,可能套牢割肉,这里的决定因素并不在写股评的人,而在于看股评的人,你是否了解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你是否知道看谁的文章更适合你。自己的层次提高了,你会发现可以从多数股评中吸收营养,自己层次提不高,你会骂个个股评是黑嘴,是骗子。
    最最常见的一句股评废话:“请大家注意高抛低吸,不要追涨杀跌”,这话听上去万分有理,可是做起来困难重重,而追涨杀跌,低割高接倒是很容易做到。道理很简单,涨得高时贪婪的人多,跌得低时恐惧的人多。还有一句高手常常告诉你的话,那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炒股要去弱留强”,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是鼓励你追涨杀跌,而不是高抛低吸。这些话其实都有道理,只是没有哪句是广泛适用的。对于短线震荡行情,高抛低吸,不要追涨杀跌无疑是最好的策略,而对于上涨趋势初期,追涨是有效的方式,高抛无疑会踏空行情,低吸也吸不着。对于下跌趋势初期,杀跌也是明智的,低吸会导致套牢,因为没有机会高抛。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追涨杀跌还是高抛低吸,用对了行情都是对的,用错了行情就会让你交学费。只要你判断准了当前的行情属于上涨下跌还是盘整,那么你就能有对应的最佳操作方式。但是这个判断却不是一定能判断正确的,正是因为从不同的周期来看,同一个行情可能同时属于短线的上升趋势,中线的盘整和长线的下跌趋势,那么相应的操作方式就截然不同,所以归根到底,每个人要定下来自己用怎样的周期来分析股市,同时就要坚持用同样周期的最佳操作来完成交易。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有必要对股评的“错误的误导”口诛笔伐吗?只能说他的方式不适合你,仅此而已。
    股市里的相对论很多,还有一个就是多头与空头。表面上大家都喜欢多头市场,憎恨空头市场,因为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只有做多才能挣钱。实际上呢,决定市场能涨多少的是空头的数量,决定市场能跌多少的是多头的数量。这里所说的多头和空头,是看多也做多的,看空也做空的。至于那些看空做多者,要以他做什么来归类。做多就是买入,完全做多就是满仓待涨准备高抛,做空就是卖出,完全做空就是空仓待跌持币待购。真正的死多或者死空,其实对市场没什么影响。市场的涨跌,就是那些不坚定的多头空头相互转换引发的。场内的多头,都是潜在的空头,场外的空头,都是潜在的多头。多头们天天想做的,就是把场外的空头在高价时忽悠进来,自己当空头。空头们天天想的是,把场内的多头在低价时忽悠出去,自己当多头。玩长线的,坚持自己的忽悠立场,于是就有了死多头和死空头,玩短线的,今天多头明天空头,于是有了滑头。涨势凶猛,说明场外空头急于当多头,不惜追涨。跌势惨烈,说明场内多头急于当空头,不惜杀跌。有不少人股市涨得时候骂空头,股市跌的时候骂多头,其实没有空头的股市就没有上涨的动力了,只有反转下跌一条路,没有多头的股市就没有下跌的动力了,只有反转回升一条路。好好珍惜你的对手,因为最终你们是要交换角色的。
    


    3楼2011-11-08 17:58
    回复
      2025-08-31 04:48: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送


      4楼2011-11-08 18:41
      回复
        膜拜 真高手 股市狙击手。。。 楼猪水货


        IP属地:天津5楼2011-11-08 18:46
        回复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还算不上真正的高手,勉强算得上一个伪高手。


          6楼2011-11-08 1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