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李白《草书歌行》中的诗句:【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把草书的笔墨点画描绘的生动活泼,惊心动魄。古代兔毫,以中山产者为最佳。宋代文豪苏东坡、黄山谷等生平都喜爱用“中山兔毫”'看来也是常用中山兔笔的,明代才子唐伯虎曾题过一首诗:“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一自孟韩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言下之意别人是不敢用兔毫,他用是当之无愧的。诗人们一再赞誉的中山兔毫笔,正是出自溧水的中山。溧水中山是名胜地。宋元祜八年(公元1093年),知溧水县事的名词人周邦彦,在所著的《插竹亭记》中就指出过“中山为溧水之胜(景)”,明代刘三吾、清代溧水知县袁枚等人的诗篇都称本地为中山。而明代嘉兴人李晔在《六砚斋笔记》卷四里,对溧水中山产贡笔有如下一段考述:中山故多狡兔,其可为笔者,乃溧水之中山,非晋地之中山也。唐《史》江宁郡,宋建康府皆贡笔,而深水隶焉。韩昌黎《毛颖传》云: “大猎中山以楚威。”盖深水在楚之界,所谓昭关、投金濑、伍员逃楚之迹咸在,若指晋之中山,则南北缴风马牛不相及, 岂能“威楚”耶?这就告诉我们,溧水有中山而且盛产贡笔。《中国地名大辞典》也进一步提供了佐证; “中山,在江苏溧水县东十里。《元和志》‘出兔毫为笔精妙’。《寰宇记》‘又名独山,不与群山相连。前有水源,号为独水’。”现在溧水县城东十里地方,确有座兀立的独山,又称中山,山下有中山水库。这里山多湖多,草竹茂,泉涧清,兔多毫长,加上制笔人技术精良,“中山紫白毫”也因此名闻唐宋年间的“宇内”,成为地方州府“贡上”的奇珍。由于中山既属辖过江宁(今南京),也曾属辖过宣州,因此人们往往把“中山兔毫”的美誉多归于“宣(城)笔”,而不知它产在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