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也是名作了,多数唐诗选集中都入选了。不过多数选本对它的赏析似乎都主要集中于对其气势、意境、艺术性等方面的赞扬上,而对其具体诗意的解释较少,我手头的三本唐诗选集中只有《唐诗精品》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它对最后一句的解释是“‘日边’,其实就是西边”,说上句的“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仿佛在欢迎那从西边驶来的一叶孤舟,哦,正是在欢迎我哩!”,显然是认为这句写的是诗人想象的从对面看到的自己这面的景象。
但我觉得这种解释似乎有些牵强。因为从诗中根本无法判断其所写情景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的太阳位置是东还是西,就下结论说日边就是西边、进而认为所写为想象中对面看自己这面所见未免太武断。
我倒觉得将这句内容理解为诗人实际所见的情景——旭日东升,一条小船从对面逆流而上,向自己的方向驶来——似更为合理。因为1.此诗四句均为写景,且前三句所写均为实际所见,最后一句的内容也是实际所见情景会更加自然顺畅;2.朝阳、逆流而上的小船这些意象与全诗所写的壮丽景色和流露出的兴奋、昂扬、乐观的情绪更加相合。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另外,本诗第二句有“至此”和“直北”两种异文。《唐诗精品》从诗意的角度分析,认为“直北”更好,这一点我也认同。不过我觉得“至此”似乎读起来更顺口些,不知是什么原因;按说“直北”也是合律的呀。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也是名作了,多数唐诗选集中都入选了。不过多数选本对它的赏析似乎都主要集中于对其气势、意境、艺术性等方面的赞扬上,而对其具体诗意的解释较少,我手头的三本唐诗选集中只有《唐诗精品》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它对最后一句的解释是“‘日边’,其实就是西边”,说上句的“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仿佛在欢迎那从西边驶来的一叶孤舟,哦,正是在欢迎我哩!”,显然是认为这句写的是诗人想象的从对面看到的自己这面的景象。
但我觉得这种解释似乎有些牵强。因为从诗中根本无法判断其所写情景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的太阳位置是东还是西,就下结论说日边就是西边、进而认为所写为想象中对面看自己这面所见未免太武断。
我倒觉得将这句内容理解为诗人实际所见的情景——旭日东升,一条小船从对面逆流而上,向自己的方向驶来——似更为合理。因为1.此诗四句均为写景,且前三句所写均为实际所见,最后一句的内容也是实际所见情景会更加自然顺畅;2.朝阳、逆流而上的小船这些意象与全诗所写的壮丽景色和流露出的兴奋、昂扬、乐观的情绪更加相合。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另外,本诗第二句有“至此”和“直北”两种异文。《唐诗精品》从诗意的角度分析,认为“直北”更好,这一点我也认同。不过我觉得“至此”似乎读起来更顺口些,不知是什么原因;按说“直北”也是合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