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课代表吧 关注:181贴子:4,311
  • 10回复贴,共1

东南亚中世纪历史简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世界历史吧的回答


1楼2011-11-04 00:39回复
    简单的讲,东南亚公元前2000年左右孟人和高棉人迁入,分别来到缅甸和柬埔寨,泰国等地,公元前300年以后混血马来人迁入到马来亚,带来铜铁器和等级制度。公元二世纪缅人迁入上缅甸。越南人的祖先在公元前4世纪从中国南方迁入越南北部。这些民族都是从中国南方和西南迁移来的,就像那些河流的发源地。
    中世纪之前中南半岛已经出现了文明和阶级国家,但是管辖范围小,而且不成熟,带有许多部落酋长国的残余,最早的阶级国家出现在马来半岛。但是大型的帝国出现在湄公河下游。一世纪的以柬埔寨为中心的扶南王国和二世纪的占婆王国是陆地上最强大的帝国。中世纪,五世纪以后的中南半岛出现了一系列大的帝国,他们在规模上超过过去,都是由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下财富的增加和中国,印度和西方贸易的加强使得这个十字路口的贸易地位提高的结果。与印度的贸易中印度商人和传教士带来了婆罗门教和佛教,其教义与当地信仰融合,为君权的产生和加强提供了神圣的依据。
    由此影响下,缅甸三世纪开始出现佛教的骠国,后来被孟人所灭。九世纪前期出现缅人的蒲甘王朝。1044年蒲甘王朝灭下缅甸的孟人国家,统一缅甸,并正式皈依小乘佛教。
    


    2楼2011-11-04 00:40
    回复
      2025-05-12 19:00:55
      广告



      3楼2011-11-04 00:41
      回复



        4楼2011-11-04 00:42
        回复
          十四世纪爪哇满者伯夷帝国灭室利佛逝,1402年室利佛逝王子建立马六甲王国,借助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很快成为贸易帝国。后来其皈依ysl教,促进了自十三世纪末以来ysl教迅速传播的进程。直到1511年被葡萄牙殖民者攻下。
          十三世纪末开始,由于印度德里苏丹国的建立,古吉拉特的商人许多改信ysl教。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的许多国家就像当初受印度商人影响信佛教和婆罗门教一样,改信ysl教。这一地区的统治者为了获取更多贸易利益,决定与在印度洋占绝对优势的贸易伙伴同宗。他们的鼓励政策,使得许多臣民也改宗。统治者与ysl商人的通婚也导致皈依。ysl的兴起后来十五世纪导致了印度教的满者伯夷受到挑战,最终丧失霸主地位,走向灭亡。


          5楼2011-11-04 00:42
          回复
            补充一点,就是小乘佛教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取得优势是从十一世纪开始,一般把缅甸蒲干王朝的阿耶律陀率缅人皈依小乘佛教为标志,之前孟人信仰小乘佛教,但是缅甸的统一使得其地位提高。后来高棉,素可泰王朝的泰国都皈依小乘佛教,一直影响至今。小乘佛教的兴盛,其平等和关心下层的主张促进了婆罗门教等级制度的高棉的衰落,但是教义被利用巩固了缅甸和泰国的君权。越南北部由于受中国影响,信仰大乘佛教。爪哇和苏门答腊早期也是信仰大乘佛教,但是后来印度教地位提高,并存,最后被ysl教占据了优势。
            


            6楼2011-11-04 00:42
            回复



              7楼2011-11-04 00:43
              回复
                简单的讲,东南亚公元前2000年左右孟人和高棉人迁入,分别来到缅甸和柬埔寨,泰国等地,公元前300年以后混血马来人迁入到马来亚,带来铜铁器和等级制度。公元二世纪缅人迁入上缅甸。越南人的祖先在公元前4世纪从中国南方迁入越南北部。这些民族都是从中国南方和西南迁移来的,就像那些河流的发源地。
                中世纪之前中南半岛已经出现了文明和阶级国家,但是管辖范围小,而且不成熟,带有许多部落酋长国的残余,最早的阶级国家出现在马来半岛。但是大型的帝国出现在湄公河下游。一世纪的以柬埔寨为中心的扶南王国和二世纪的占婆王国是陆地上最强大的帝国。中世纪,五世纪以后的中南半岛出现了一系列大的帝国,他们在规模上超过过去,都是由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下财富的增加和中国,印度和西方贸易的加强使得这个十字路口的贸易地位提高的结果。与印度的贸易中印度商人和传教士带来了婆罗门教和佛教,其教义与当地信仰融合,为君权的产生和加强提供了神圣的依据。
                由此影响下,缅甸三世纪开始出现佛教的骠国,后来被孟人所灭。九世纪前期出现缅人的蒲甘王朝。1044年蒲甘王朝灭下缅甸的孟人国家,统一缅甸,并正式皈依小乘佛教。
                苏门答腊七世纪开始出现大乘佛教的室利佛逝王国,以巨港为中心,义净西行曾经去过。八世纪中期爪哇中部出现夏莲特拉王朝,信仰大乘佛教,建造了婆罗浮屠。九世纪夏莲特拉王室逃到室利佛逝,十世纪爪哇以马打兰为中心,和室利佛逝展开一系列交战。尽管十世纪末一度打败室利佛逝,但是十一世纪还是被室利佛逝一度占领,后来由于室利佛逝和南印度朱罗王朝交战才得救。十一世纪马打兰分为谏义里和戎牙路两国,前者取代室利佛逝成为主要贸易力量。十三世纪,戎牙路和谏义里先后被信柯沙里王朝取代。信柯沙里王朝最终把室利佛逝赶出爪哇并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
                七世纪扶南被高棉人的真腊所灭,真腊在八世纪初分为水真腊和陆真腊。前者由于招惹了爪哇的夏莲特拉,八世纪后期被攻占。后来九世纪初高棉帝国出现,并赶走夏莲特拉,统一高棉。高棉帝国信奉婆罗门教,九世纪后期建立了吴哥城作为首都。十一世纪高棉已经拓展势力从柬埔寨到马来半岛北部,湄南河谷地等地。十二世纪高棉进入全盛,苏耶跋摩二世建立婆罗门教寺院吴哥窟,并且击败占婆,拓展到越南南部。
                越南北部的大越则在公元十世纪从中国获得独立,吸取了中国的制度,管理方法和文化,越南的李朝,陈朝采取了很多中国的方式巩固统治。
                


                10楼2011-11-04 00:49
                回复
                  2025-05-12 18:54:55
                  广告
                  东南亚中世纪的历史是东南亚的几个民族的文明由小范围和分散走向联合,发展,壮大,建立地区性,权力集中的帝国的历史时期,而且逐渐吸收印度或中国的文化发展出自己民族的各种元素。十三世纪之前缅甸蒲甘朝和高棉吴哥朝一度称霸,最后十三世纪后期开始泰人取得了中南半岛的霸权,并与缅甸,越南的敌对关系加深。十六世纪初基本奠定了越南(后黎朝),缅甸(蒲甘-东吁朝),泰国(大城朝)三大中南半岛国家疆域和民族的基础,并且在除越南北部以外的中南半岛在宗教上由婆罗门教(印度教)占主导变为小乘佛教占统治地位,一直至今。而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爪哇的夏莲特拉,马打兰,信柯沙里等国和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在经过数百年对抗后,十三世纪末形成以爪哇为中心庞大的满者伯夷帝国,被认为是印尼的前身,但是后来还是分成数个小国。群岛地区大乘佛教曾占统治地位,后来印度教地位上升,最终在印度德里苏丹国影响下,ysl教在以马六甲为代表的地区广为传播,优势延续至今。
                  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和潮湿炎热的气候使这个地区不像南亚次大陆,中亚和西亚一样容易沦为陆上帝国的牺牲品。尽管十一世纪南印度朱罗王朝曾经进攻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十三世纪缅甸蒲干王朝,大越陈朝,占婆和爪哇的信柯沙里受到蒙古帝国的猛烈进攻。但是东南亚与世界的关系,还是以和平以香料为关键的贸易,宗教交流为主流,区域外的帝国没能在除了越南北部的地区建立统治地位。直到1511年,随着新航路开辟,葡萄牙的航海家们为寻找香料和加强天主教的力量来到这一地区,马六甲苏丹国的陷落标志东南亚开始被卷入世界殖民体系,受制于西方力量。十六至十八世纪后期,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由于小国林立,互相斗争,先后沦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西方势力的殖民地或保护国。而中南半岛的陆地帝国,一方面同样与西方势力进行交流,一方面警惕和抗拒住西方的渗入,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11楼2011-11-09 02:10
                  回复


                    IP属地:山东12楼2011-11-13 22:03
                    回复
                      惭愧啊,蒙古军攻陷大理是1253年不是1257年


                      13楼2011-12-06 05: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