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9日漏签0天
古琴吧 关注:155,441贴子:2,766,41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古琴吧
>0< 加载中...

。。。。。。。。。古琴鉴赏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发帖赚分 ,不过基本也算是原创。。。。。。。。。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都还记得08年的盛事开篇吗????
08年注定是属于中国的,500年再看,定义为中国元年也未可知!
那一年不管世界如何乱、、、你要打仗,你撕了中国国旗,乱了火炬传递,你家的债务有多危机,你的银行要倒闭,各位堂主们还是要集中到总舵来,看看中央大国为你们准备的感官盛宴。有人会说这冤家老抛散钱了,呵呵,哥有钱啊!玩得起啊!不玩干啥去呢!!!!、、、
于是就有了陈大师的凌空飞袖,惊艳舞弦!!!
于是,更多人知道了古琴,
于是,冷冷的声音热了起来,
不过,这种升温,也要500年再看,福耶祸耶,谁能定论!!!












2025-08-19 13:04: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古琴的魅力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那些老琴的沧桑,下面就养养眼吧。。。。
这是著名的 九霄环佩,大家多关注他的拍卖价格,为什么不去欣赏他身上发散出来雄浑的汉唐风韵呢。。。。。。。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应该是九霄环佩没修以前的样子,更显老迈、沧桑.................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下是九霄环佩的公开资料。。。。。。。。。
“九霄环佩”琴形制浑厚,作圆首与内收双连弧形腰,相传为“伏羲式”,比明刻本《古琴图式》多一内收弧形。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髹紫漆,多处跦漆修补,发小蛇腹断纹,纯鹿角灰胎显现于磨平之断纹处,鹿角灰胎下用葛布为底。琴通长 124.5 厘米,肩宽 21 厘米,尾宽 15.5 厘米,厚 5.4 厘米,底厚 1.5 厘米。龙均作扁圆形,贴格为一条桐木薄片接口于右侧当中。腹内纳音微隆起,当地沼处复凹下呈圆底沟状,深度约 2 厘米,宽 3 厘米,通贯于纳音的始终。琴背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四字,池下方刻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右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行书 10 字,左刻“冷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行书 10 字及“诗梦斋印”一方。在琴足上方刻“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虎龙吟。苏轼记”楷书 23 字。凤沼上方刻“三唐琴榭”椭圆印,下方刻“楚园藏琴”印一方。腹内左侧刻寸许楷书款“开元癸丑三年斲”7 字。以上铭刻中“九霄环佩”及“包含”印为同时旧刻,苏、黄题跋及腹款均系后刻。琴首下一双护轸为紫檀木所作,据广陵派古琴家徐祺《五知斋琴语》所述,当为清康熙年间所装。“诗梦斋”为清末北京著名古琴家叶赫那拉佛尼音布的别号。“三唐琴谢”和“楚园”均为清末贵池刘世珩的别号。
  这张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因为它在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最为古老,声音更是完美尽善,所以成为举国知名的瑰宝。
  “九霄环佩”琴在清代未年就是北京琴坛的一件重器,当时对这张琴的品评,留下文字记述的共有3人。第一个是佛尼音布,得到这张琴后,就刻上了“冷然希太古”的评语。第二人是当时的大琴学家杨时百,他非常赞赏这张唐琴,对其爱慕殷切之情清楚地表露于著作之中。他在《琴粹》中说:“欧阳公之琴记,唐琴在北宋时已不可多得,况更历千年乎?宜乎今日唐琴如凤毛麟角也。近时都下收藏家仅……佛君诗梦之九霄环佩,其声音木质定为唐物无疑。……其余予收藏及所见虽不乏良材,要不能与数琴埒。”第三人是当时藏有“飞泉”、“独幽”两张唐琴的李伯仁,李伯仁为大琴学家杨宗稷弟子,杨氏将“飞泉”、“独幽”二琴定为“鸿宝”,而拥有两张“鸿宝”的李氏却将“九霄环佩”奉为“仙品”,“鸿宝”与“仙品”之间的差别,自可不言而喻了
  “九霄环佩”琴继佛氏之后,大约在1920年左右被逊清宗室红豆馆主溥侗所得。其后傅侗举家南迁移居沪上,“九霄环佩”亦随之南徙,遂成为上海琴坛名器,被收藏家刘世珩所得。1953年,经郑振铎局长提出,国家文物局由刘氏后人手中以重金购得,并转交故宫博物院。据上海的一位老一辈古琴家说:“上海曾有三张音韵至为佳妙的古琴,一张是王氏家藏的‘铁雀舞’,一张是吴氏所藏的‘秋月’,而最好的一张,就是已在北京的‘九霄环佩’”。“九霄环佩”之所以始终在琴坛上享有盛名,且饮誉上海,至今犹为人所称道,就因为它是非常琴所及的盛唐的雷公琴。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琴多出于琴家的手制,或由琴家督造而成。到唐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最有名的四家是雷霄、郭亮、张越、沉镣,另外还有娄则、冯超、三慧大师和超道人。不过今天从仅存的十几张唐琴中,可以认定的只有雷氏一家所制琴,这是因为雷氏琴不仅被唐贤所重,而且更被宋贤所重,他们收藏雷琴,并记录于著述之中,为后世识别唐代雷琴提供了依据。
  四川雷氏造琴,相继了三代人,计有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雷文、雷珏、雷会、雷迅9人。其造琴活动从开元起到开成止,前后约120多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3个历史时期。从《陈氏乐书》、《琴苑要录》所记可知,霞氏的绍、霄、震、威、俨5人为盛唐开元间人,属于雷氏的第一代。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传说中的亿元琴。。。。。。。。。唐琴 大圣遗音

大圣遗音的公开资料
故宫博物院所藏“大圣遗音”琴,为清宫旧藏,斫于唐至德丙申(756) 年,堪为中唐时期的典型作品。此琴在逊清帝出宫前,原存于养心殿南库。因年久积渍脱漆,岳山伤残,清室善后委员会以“破琴一张”载入《点查报告》。1947年,经文物专家王世襄发现并鉴定为唐琴,又经古琴家管平湖精心修理,除水锈、换岳山、补琴面,恢复了漆色、断纹及金徽的原貌,遂成为传世唐琴中较完整的一件,也是传世唐琴中的名器。
“大圣遗音”琴通长122.0厘米。神农式,琴面浑厚略呈半椭圆形,项、腰作圆棱。漆作栗壳色间黑色,补有朱漆数处,退漆处露纯鹿角灰漆胎。金徽。琴面发大小不等的蛇腹断间细牛毛断纹。琴底发屈曲连续之水浪形细断纹。圆形龙池,扁圆形凰沼,口沿未见镶条。琴面为桐木斫,色黄质松,纹直而密,琴面小弦外侧自岳山至七徽处有拼合痕,纳音微隆起。紫檀岳尾,岳山横陈琴首,几与边齐,长16.9、最高1.5、最低1.4厘米。承露圆角,长如岳山。焦尾有后换痕迹,冠角明显,结处略尖长,其上凸雕灯草线两道。尾托冠角明显,外侧做工圆润,内侧棱角明显。额下由轸池向外微坡。护轸系原作。足池装旧青玉雕葵瓣纹足1对,轸池用六棱无通天眼尖底玉轸1副,并附明黄丝绦长穗。
琴背池上方刻草书“大圣遗音”4字,池下方刻细边粗笔方印,篆“包含”2字,池之两侧各刻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4句16字。龙池内两侧上下有隶书朱漆腹款“至德丙申”4字。琴背铭刻均系旧刻,曾填以金漆,今字口均已断出。
指叩琴背音坚松有回响,按弹发音清脆而坚,饶有古韵。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即位改元后的元年。此琴是安史之乱后,中唐之始制作的一件宫琴,是区别唐琴时代特点的标准器,具有极重要的文物和学术价值。



  • fakju
  • 龙嘨天风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8-19 12:58: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賣糖人
  • 金声玉振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九霄环佩 大圣遗音 都有好几张,这两张琴都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没有拍卖··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谢谢指正,潜意识里也觉得故宫的东西怎么拿出来拍卖呢,没去深究。。。拍不拍与我关系不大,拍不拍与琴关系其实也不大,琴,在那就好。。。。。。。。。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太古遗音琴•师旷式•唐代
本人不喜欢这种琴式,但是依然会被那种苍古征服。。。。。。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梅花落琴·仲尼式·唐代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唐琴——连珠式——春雷
  神品春雷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传世古琴,以唐琴为最珍贵之神器。唐琴之中,以雷公琴为最。蜀中九雷中,以雷威成就最大。而雷威一生所斫之琴中,又以“春雷”为最。所以,在古琴神品中,“春雷”实是最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其宣和内府设“万琴堂”,广罗天下古琴神品于其中。雷威的“春雷”琴,是其中的第一品。
  金灭北宋后,金人将夺自宋宫的珍宝,装了2050车,运往燕京。“春雷”琴也随之来到了北京,成为了金帝宫中的第一琴,被收藏于承华殿中。金章宗死后,以此琴陪葬。在地下埋了十八年后,“春雷”又复出于世,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后来,“春雷”琴被赏赐给了元朝承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曾将其赠予老师万松老人。以后,“春雷”琴又复归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以后其琴又归赵德润所有。
  明朝时,“春雷”传入明宫之中。
  到了清朝,“春雷”琴流传到裕亲王府中。以后,该琴又流出府外,后来为满州大琴家佛诗梦所得。后来,佛诗梦又将“春雷”琴传予其入室弟子北京大琴家汪孟舒,为汪氏传家之宝。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唐/老龙吟.响泉式
此琴原为响泉式,后改仲尼式。郑珉中先生认为,改制原因是因此琴“见不得人”。
琴通长 121.3cm,隐间 110.2cm,肩宽 21cm,尾宽 14.5cm,厚 4.1cm。琴体秀美,项、腰边棱略带圆势。鹿角灰胎,黑漆,蛇腹断兼细密流水断。长方形龙池,椭圆形凤沼。琴背项间刻『老龙吟』三字。龙池内纳音较平,原为苏州琴家汪星伯所藏,后归天津已故琴家高仲钧珍藏。据有关专家鉴定,该琴是中唐所作,琴名为原刻。



2025-08-19 12:52: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一刻清音
  • 太古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唐琴-----------秋籁
唐琴,仲尼式。琴体浑圆修长,漆色深褐,断纹如冰裂。其音微妙而细腻,圆润而绵长。琴底篆刻“秋籁”并“德斋珍藏”,腹内朱书“大唐开元三年李晋制”。曾由清末民初著名琴家叶诗梦收藏,一九八五年成公亮于济南得此琴残躯,同年夏月修复。秋为天气,籁为音声。秋籁者,天籁也。《庄子》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其者谁邪?”故丰富之音乐,皆自然之体现。古人云:“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即此意邪?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古琴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