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总是忘记带上相机,以至于16日下午参加田亮自传首发式新闻发布会时也没能拍上照片,尤其是得知活动主持人是鲁豫之后,更是有点遗憾。只能从网上借了两张图片。
我是在2000年奥运会跳水比赛的电视节目里认识田亮的,当年,他一跳成名,获得十米跳台的金牌,他俊美的外形也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芸芸大众。6年后,经历了人生巨大的起落之后的田亮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了自传首发的新闻发布会。再见他时,才惊觉,当年那个生涩的跳台王子在飞短流长的各种新闻中早已成长为一个能自如应对的成熟男生。
几乎每位同行都会在拿到书以后首先翻到描述“亮晶晶”的那一章节。确实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两人的相识过程,但也仅仅限于过程,言外之意一句废话都没有。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充满感情地描述父母、教练和队友的章节,“亮晶晶”这一篇里实在是看不出田亮任何个人情感,真正是只能由读者去猜测。这是我的个人感觉,但我确信,尽管田亮将郭晶晶另立篇章独立撰写,尽管他自己说写得很“真实”,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被田亮隐瞒了起来,并深藏心中。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你看不出作者一丝一毫的情绪。仅仅是叙述而已。
每个人少年时代的青葱岁月里总有一两个谈得来的异性朋友,本来无可厚非。但人一旦成名,就算这些普通人再寻常不过的感情都会被拿来放大,所以说,人还是不要太早熟的好。万一日后出名,当年的那点陈谷子烂芝麻被翻将出来,岂不糗大?
在发布会举行的前两天,网上流传出了一组田亮和叶一茜热恋的绯闻照片,而且还附有跟踪记者的翔实报道,因此,当天发布会上的记者均将火力集中在了这场著名的“田叶恋”上,即便中间穿插着一些体育方面的问题,但不出两个问题,立马又绕回“亮晶晶”或“叶一茜”。而我们的英俊王子也早已学会了如何面对媒体的种种发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着实比记者棋高一着。
比如有个记者说,当天上午郭晶晶恰好出席了一个品牌的代言活动,问田亮是不是心有灵犀还是纯粹巧合。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和水平的提问。只见田亮睁大了眼睛反诘:我想今天有发布会的可能不止我们两个吧?一句话就顶了回去,力度之大,精度之准,赢得一片掌声。
2004年底到2005年初,应该是田亮人生中最低谷的一段时间。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从他个人的体验上讲,应该已经尝尽苦头。但我佩服他的是,他却在全运会上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而他个人也在这段时间里飞速地成熟了起来,既有了成熟男孩的模样,也有了成熟男孩应有的好性格,起码是在媒体面前。他终于懂得该如何回应那些非常无聊的八卦和极度无奈的负面消息。
在采访时,田亮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用勇气面对可以改变的,用胸怀面对不能改变的。很有道理的措辞,也很书面。
但在做完这一条新闻之后,我无意间看到叶一茜的BLOG上也有一句很相似的话:用勇气改变能改变的 / 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
是真的吗?还是互通信息之后为彼此鼓励?更或是,这真的是一场如业内人士所说的精心策划的炒作?
-------------------------------------------------------------------------------
误打误撞的进了这个记者的blog,然后发现了这个题目“长大了的小王子”,强烈感觉是和亮有关的,进了一看还真是!!
挺喜欢这个记者的,感觉她语气里带着点心疼,能用这样的角度来写亮的记者不多啊。不过最后几句话超级不喜欢!!
我是在2000年奥运会跳水比赛的电视节目里认识田亮的,当年,他一跳成名,获得十米跳台的金牌,他俊美的外形也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芸芸大众。6年后,经历了人生巨大的起落之后的田亮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了自传首发的新闻发布会。再见他时,才惊觉,当年那个生涩的跳台王子在飞短流长的各种新闻中早已成长为一个能自如应对的成熟男生。
几乎每位同行都会在拿到书以后首先翻到描述“亮晶晶”的那一章节。确实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两人的相识过程,但也仅仅限于过程,言外之意一句废话都没有。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充满感情地描述父母、教练和队友的章节,“亮晶晶”这一篇里实在是看不出田亮任何个人情感,真正是只能由读者去猜测。这是我的个人感觉,但我确信,尽管田亮将郭晶晶另立篇章独立撰写,尽管他自己说写得很“真实”,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被田亮隐瞒了起来,并深藏心中。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你看不出作者一丝一毫的情绪。仅仅是叙述而已。
每个人少年时代的青葱岁月里总有一两个谈得来的异性朋友,本来无可厚非。但人一旦成名,就算这些普通人再寻常不过的感情都会被拿来放大,所以说,人还是不要太早熟的好。万一日后出名,当年的那点陈谷子烂芝麻被翻将出来,岂不糗大?
在发布会举行的前两天,网上流传出了一组田亮和叶一茜热恋的绯闻照片,而且还附有跟踪记者的翔实报道,因此,当天发布会上的记者均将火力集中在了这场著名的“田叶恋”上,即便中间穿插着一些体育方面的问题,但不出两个问题,立马又绕回“亮晶晶”或“叶一茜”。而我们的英俊王子也早已学会了如何面对媒体的种种发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着实比记者棋高一着。
比如有个记者说,当天上午郭晶晶恰好出席了一个品牌的代言活动,问田亮是不是心有灵犀还是纯粹巧合。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和水平的提问。只见田亮睁大了眼睛反诘:我想今天有发布会的可能不止我们两个吧?一句话就顶了回去,力度之大,精度之准,赢得一片掌声。
2004年底到2005年初,应该是田亮人生中最低谷的一段时间。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从他个人的体验上讲,应该已经尝尽苦头。但我佩服他的是,他却在全运会上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而他个人也在这段时间里飞速地成熟了起来,既有了成熟男孩的模样,也有了成熟男孩应有的好性格,起码是在媒体面前。他终于懂得该如何回应那些非常无聊的八卦和极度无奈的负面消息。
在采访时,田亮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用勇气面对可以改变的,用胸怀面对不能改变的。很有道理的措辞,也很书面。
但在做完这一条新闻之后,我无意间看到叶一茜的BLOG上也有一句很相似的话:用勇气改变能改变的 / 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
是真的吗?还是互通信息之后为彼此鼓励?更或是,这真的是一场如业内人士所说的精心策划的炒作?
-------------------------------------------------------------------------------
误打误撞的进了这个记者的blog,然后发现了这个题目“长大了的小王子”,强烈感觉是和亮有关的,进了一看还真是!!
挺喜欢这个记者的,感觉她语气里带着点心疼,能用这样的角度来写亮的记者不多啊。不过最后几句话超级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