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不久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北京大学指出,“十一五”末期,中国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赶上德国,将达到人均三千美元左右。15年后,中国将达到人均五千美元左右,总量基本上可以赶上日本。再过30年至35年,中国人均将达到一万美元,总量将大致赶上美国。(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今年增长9%问题不大。”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12日晚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GDP总量将大致赶上美国。
邱晓华强调,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末期,中国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赶上德国,将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15年后,GDP总量基本上可以赶上日本。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GDP总量将大致赶上美国。(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记者 魏朝阳/文)
中国经济应该警惕新“赶超论”
近一段时间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预测似乎成为国际热门学问。
高盛银行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将在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中国社科院发表的国情报告称:2020到204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则表示:“到204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超德赶美,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种种论调一致的预言很会让国人欢欣鼓舞一阵,不过,冷静下来一想,即便美梦成真,中国真的成了经济头号强国,可按人均来算,怎么样也成不了最富裕的国家,而且很可能国强而民不富。
原因何在?
·网友热议:中国经济赶上德国容易吗?
新华网友:不是靠技术,靠空洞GDP,靠附加值很低的组装就能够赶上,那也太简单了。至于环境损害,资源浪费,健康受到威胁也就不说了。
新华网友:5年后中国经济可能赶上德国,仅仅是总量赶上而已,是一个人口数十倍的国家在总量上追上了人口只有自己数十分之一的国家而已!不是真的“中国经济赶上德国了”!更不是“中国赶上德国了”!中文偷换概念还真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