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水泊梁山吧 关注:2,853贴子:236,884
  • 6回复贴,共1

【天佑梁山】百科“蓼儿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 送贴吧,众位兄弟,还有“度娘”


1楼2011-10-24 11:12回复
    历史传承
    蓼儿洼东平湖古时称蓼儿洼、大野泽、巨野泽、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定名称为东平湖。总面积626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它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山东省推出的水浒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区。 东平湖西近京杭大运河,东连大汶河,北通黄河。她过去是漕运要枢,现在蓄水滞洪,无论过去和现在她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即将实施的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水利工程,东平湖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2楼2011-10-24 11:13
    回复
      2025-09-02 01:57: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物产种类
      东平湖水质肥沃,无污染,湖产资源丰富,生长的鲤鱼、鳜鱼、甲鱼、鲫鱼、鲶鱼、大青虾,田螺等50多种名贵鱼类、贝类,菱角、鸡斗米、莲藕等十几种水生植物。麻鸭蛋、松花蛋、菱米、芡实等水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各种鱼类都是餐桌上美味可口的佳肴,味道鲜美的全鱼宴、全湖宴是东平湖特有的地方名吃。


      3楼2011-10-24 11:13
      回复
        人文历史
        东平湖中的小岛叫“土山岛”,岛呈椭圆形,据说历史上曾是九省御道,设有重兵把守,历代都是军事要塞,更是水浒传中水浒英雄出没之地,传说“智取生辰纲”之后,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七个水浒头领为了躲避官府缉拿,便来到此岛寺院聚义,所以也称“聚义岛”。晁盖死后,就葬于此岛,岛上原有一寺庙叫“观音堂”,由于晁盖生前喜爱梅花,为纪念晁盖,后人便把观音堂改称为“藏梅寺”。寺内原有口大钟,与东平府院内的大钟合称为“姊妹钟”,撞击其中一个,另一口大钟则应声而和。现如今寺院已毁,仅存钟架、残垣、断碑。岛上还留有“洄源亭”遗址。洄源亭是唐朝著名诗人,东平郡太守苏源明所建。建成之后,他曾邀请濮阳太守、鲁郡太守、济南太守、济阳太守一同来洄源亭饮酒赏景,他们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就把东平湖誉为“小洞庭”,吟诗作对中苏源明这样说到:“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意思是说船随纤绳驶进“小洞庭”,轻柔的风吹拂在水面上,淡淡的白云连着岸边的绝壁形成一幅壮观的图画。宋代文学家苏辙夜过东平湖(梁山泊),为“小洞庭”美妙的夜色所陶醉,也留下了“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声”的美好诗句。东平湖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李白、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辛弃疾等文人都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4楼2011-10-24 11:14
        回复
          且说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计较定了,将赍泗州申达文书,早朝奏闻天子说:“泗州申覆:卢安抚行至淮河,坠水而死。臣等省院,不敢不奏。今卢俊义已死,只恐宋江心内设疑,别生他事。乞陛下圣鉴,可差天使,赍御酒往楚州赏赐,以安其心。”上皇沉吟良久,欲道不准,未知其心意。欲准理,诚恐害人。上皇无奈,终被奸臣谗佞所惑,片口张舌,花言巧语,缓里取事,无不纳受。遂降御酒二樽,差天使一人,赍往楚州,限目下便行。眼见得这使臣亦是高俅、杨戬二贼手下心腹之辈。天数只注宋公明合当命尽,不期被这奸臣们,将御酒内放了慢药在里面,却教天使赍擎了,迳往楚州来。
          且说宋公明自从到楚州为安抚,兼管总领兵马。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人心既服,军民钦敬。宋江赴任之后,时常出郭游玩。原来楚州南门外,有个去处,地名唤做蓼儿洼。其山四面都是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丽,松柏森然,甚有风水,和梁山泊无异。虽然是个小去处,其内山峰环绕,龙虎踞盘,曲折峰峦,坡阶台砌,四围港汊,前后湖荡,俨然似水浒寨一般。宋江看了,心中甚喜。自己想道:“我若死此处,堪为阴宅。”但若身闲,常去游玩,乐情消遣。
          话休絮烦。自上经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截。时是宣和六年首夏初旬,忽听得朝廷降赐御酒到来。与众出郭迎接,入到公廨,开读圣旨已罢。天使捧过御酒,教宋安抚饮毕。宋江亦将御酒回劝天使。天使推称:“自来不会饮酒。”御酒宴罢,天使回京。宋江备礼馈送天使,天使不受而去。
          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有诗为证:
          奸邪误国太无情,火烈擎天白玉茎。 他日三边如有警,更凭何将统雄兵。
          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李逵,星夜到楚州,别有商议。且说黑旋风李逵,自到润州为都统制,只是心中闷倦,与众终日饮酒,只爱贪杯。听得楚州宋安抚差人到来有请,李逵道:“哥哥取我,必有话说。”便同干人下了船,直到楚州,迳入州治拜见。宋江道:“兄弟,自从分散之后,日夜只是想念众人。吴用军师,武胜军又远。花知寨在应天府,又不知消耗。只有兄弟在润州镇江较近,特请你来商量一件大事。”李逵道:“哥哥,什么大事?”宋江道:“你且饮酒。”宋江请进后厅,见成杯盘,随即管待李逵,吃了半响酒食。将至半酣,宋江便道:“贤弟不知,我听得朝廷差人赍药酒来,赐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宋江道:“兄弟,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宋江道:“兄弟,且慢着,再有计较。”不想昨日那接风酒内,已下了慢药。当夜,李逵饮酒了。
          次日,具舟相送。李逵道:“哥哥,几时起义兵?我那里也起军来接应。”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言讫,堕泪如雨。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舡。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有诗为证:
          


          7楼2011-10-24 11:14
          回复
            宋江饮毒已知情,恐坏忠良水浒名。 便约李逵同一死,蓼儿洼内起佳城。
            李逵临死之时,付嘱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原来楚州南让外蓼儿洼,果然风景异常,四面俱是水,中有此山。宋江自到任以来,便看在眼里,常时游玩乐情。虽然窄狭,山峰秀丽,与梁山泊无异。常言:“我死当葬于此处。”不期果应其言。宋江自与李逵别后,心中伤感,思念吴用、花荣,不得会面。是夜,药发。临危嘱付从人亲随之辈:“可依我言,将我灵柩,殡葬此间南门外蓼儿洼高原深处,必报你众人之德,乞依我嘱。”言讫而逝。有诗为证:
            受命为臣赐锦袍,南征北伐有功劳。 可怜忠义难容世,鸩酒奸谗竟莫逃。
            宋江从人置备棺椁,依礼殡葬。楚州官吏听从其言,不负遗嘱。当与亲随人从,本州吏胥老幼,扶宋公明灵柩,葬于蓼儿洼。数日之后,李逵灵柩,亦从润州到来。从人不违其言,扶柩葬于宋江墓侧,不在话下。有诗为证:
            始为放火图财贼,终作投降受命人。 千古英雄两坯土,墓云衰草倍伤神。 且说宋清在家患病,闻知家人回来报说:“哥哥宋江,已故在楚州。”病在郓城,不能前来津送。后又闻说葬于本州南门外蓼儿洼,只令得家人到来祭祀,看视坟茔,修筑完备,回复宋清,不在话下。
            却说武胜军承宣使军师吴用,自到任之后,常常心中不乐,每每思念宋公明相爱之心。忽一日,心情恍惚,寝寐不安。至夜,梦见宋江、李逵二人,扯住衣服说道:“军师,我等以忠义为主,替天行道,于心不曾负了天子。今朝廷赐饮药酒。我死无辜。身亡之后,见已葬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深处。军师若想旧日之交情,可到坟茔,亲来看视一遭。”吴用要问备细,撒然觉来,乃是南柯一梦。吴用泪如雨下,坐而待旦。得了此梦,寝食不安。
            次日,便收拾行李,迳往楚州来。不带从人,独自奔来。于路无话。前至楚州,到茔,果然宋江已死。只闻彼处人民,无不嗟叹。吴用安排祭仪,直至南门外蓼儿洼。寻到坟茔,哭祭宋公明、李逵。就于墓前,以手掴其坟冢,哭道:“仁兄英灵不昧,乞为昭鉴!吴用是一村中学究,始随晁盖,后遇仁兄,救护一命,坐享荣华。到今数十馀载,皆赖兄长之德。今日既为国家而死,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愿得将此良梦,与仁兄同会于九泉之下。”言罢,痛哭。正欲自缢,只见花荣从船上飞奔到于墓前。见了吴用,各吃一惊。吴学究便问道:“贤弟在应天府为官,缘何得知宋兄长已丧?”花荣道:“兄弟自从分散到任之后,无日身心得安。常想念众兄之情。因夜得一异梦,梦见宋公明哥哥和李逵,前来扯住小弟,诉说:‘朝廷赐饮药酒鸩死,见葬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高原之上。兄弟如不弃旧,可到坟前看望一遭。’因此小弟掷了家间,不避驱驰,星夜到此。”吴用道:“我得异梦,亦是如此,与贤弟无异。因此而来,看探坟所。今得贤弟知而到来,在此最好。吴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舍,交情难报。正欲就此处自缢一死,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以表忠义之心。”花荣道:“军师既有此心,小弟便当随之,亦与仁兄同尽忠义。”似此真乃死生契合者也!有诗为证:
            红蓼洼中客梦长,花荣吴用苦悲伤。 一腔义烈元相契,封树高悬两命亡。
            吴用道:“我指望贤弟看见我死之后,葬我于此。你如何也行此义?”花荣道:“小弟寻思宋兄长仁义难舍,恩念难忘。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累累相战,亦为好汉。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讨南征,建立功勋。今已姓扬名显,天下皆闻。朝廷即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如今随仁兄同死于黄泉,也留得个清名于世,尸必归坟矣。”吴用道:“贤弟,你听我说。我已单身,又无家眷,死却何妨。你今见有幼子娇妻,使其何依?”花荣道:“此事不妨,自有囊箧,足以糊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两个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舡上从人,久等不见本官出来,都到坟前看时,只见吴用、花荣自缢身死。慌忙报与本州官僚,尽备棺椁,葬于蓼儿洼宋江墓侧。宛然东西西四丘。楚州百姓感念宋江仁德,忠义两全,建立祠堂,四时享祭。里人祈祷,无不感应。
            


            8楼2011-10-24 11:14
            回复
              不错哦 赞之


              11楼2011-10-24 1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