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吧 关注:7,603贴子:776,436

怀念世博的味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文笔有限、摄影技术较差,以前还从来没发过主题帖。


1楼2011-10-22 21:18回复

    世博闭幕近一年,兴奋感已经消失,留恋感依旧。
    翻开世博护照,等于翻开了美好的记忆。
    入园15次,居然一本护照都没有敲完,但囊括了所有的超级热门馆和次级热门馆的馆章(除了没有章的美国馆和泰国馆)。其中民企联合馆的章6个,台湾馆的章2个。


    2楼2011-10-22 21:19
    回复
      2025-08-16 12:3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而随后的半年里发生的事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包括我自己。
      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是第1次世博行。活力矩阵把我彻底征服了,那种美妙的体验在心中挥之不去,也整整萦绕了我六个月。
      从那以后我冒着酷暑炎热,冒着台风大雨,一次又一次排着枯燥艰苦的队伍,前后共去了15次。
      本以为发到的世博票也可能用不完,结果是自购了不少票。


      4楼2011-10-22 21:20
      回复

        15次世博行,每一次的经历都仿佛历历在目。
        第1次是5月3日,拿着单位发的指定日票怕浪费,考虑到儿子中考的因素想不去,犹豫的结果是下午4点半才入园。
        那天对于展馆是否热门完全是盲目的,而且对园区地形也不熟悉。
        那天几乎没有排队就参观了民企联合馆、通信信息馆,汽车馆、航空馆略有些队伍,也很短。
        夜幕降临,由于不知道园区的交通情况,步行了很长时间,到1号门附近已经很累了,发现日本产业馆闭馆后便出了一号门。
        后来据同事说只用了三刻钟就进了石油馆,至今我仍非常后悔和遗憾,因为我后来是排了两个多小时才进的馆,并且很多特效都已经没有了。另外一件后悔的事是没有把空无一人的2号门拍摄下来,也没有拍下寥寥数人的汽车馆、航空馆的队伍。


        5楼2011-10-22 21:21
        回复

          清晰地记得5月上旬到6月下旬,由于儿子中考的因素,眼睁睁地看着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入园人数而自己不能去,心中满是焦虑。
          清晰地记得第3次世博行是陪同老人走绿色通道,意大利馆等7个比较热门的馆一路畅通。
          遗憾的是德国馆、日本馆、石油馆、瑞士馆不设老人绿色通道,超级热门馆中只有沙特馆设有绿色通道,但也需排队,等候了三刻钟。
          中国馆虽有绿色通道,但需预约券,我花钱买了两张,既全了孝心,也满足了自己要囊括所有热门馆的计划。


          6楼2011-10-22 21:22
          回复

            清晰地记得第7次入园,下定决心冒酷暑将一下午泡在领取台湾馆的预约券的队伍里。那一天中午正好下了雷阵雨,让我免除了日晒的痛苦。第一次领到了天灯杯,真是爱不释手。
            清晰地记得9月1日预报有台风,我当机立断进园第8次入园,果然只有18万人左右。我全身湿透,却因一口气搞定了十几个次级热门馆而开心。


            7楼2011-10-22 21:22
            回复
              清晰地记得第14次入园,世博平日票的最后一个周六,入园人数虽不到一百万,也是个惊人的数字。
              我除了到参观了麦加案例馆并领了块水晶玻璃外,我没有进任何馆,而是一个人在浦西园区内闲逛。
              这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烟雨蒙蒙、浑身淋湿,以及高架路下密密麻麻排石油馆的队伍。


              9楼2011-10-22 21:25
              回复
                清晰地记得民企联合馆先后去了六次,一次又一次地被活力矩阵所震撼。
                清晰地记得第15次入园,本着拾遗补漏的原则,扫完英国馆等一些有名气而我并不感兴趣的馆,只是为了护照上热门馆章的圆满。
                是的,时至今日这些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而不少展馆里面的内容却印象有点模糊了,需要靠照片来回忆。
                于是我明白了,除了民企联合馆和台湾馆这类我真正喜欢的馆,护照上很多热门馆的馆章,其中虚荣心的因素多于喜爱的因素。


                10楼2011-10-22 21:25
                回复
                  2025-08-16 12:3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年年初延展期间又去过一次中国馆,可能是冬天的原因,几乎没有排队等候,跟着队伍走着就进馆了。除了入口和出口变了,展品、内容依旧。甚至电影都一样,两次看到的都是《历程》。
                  与其说是喜欢中国馆,不如说是怀念世博的味道。
                  沙特馆、意大利馆都曾去过两次,我估计自己还是会再去看看的,原因仍然是:
                  怀念世博的味道。


                  11楼2011-10-22 21:27
                  回复


                    12楼2011-10-22 22:48
                    回复
                      继续写,蛮好的。让我们这些世博迷都回想到去年在世博园奋斗的场景。


                      13楼2011-10-23 00:46
                      回复



                        IP属地:上海14楼2011-10-23 00:57
                        回复



                          15楼2011-10-23 01:37
                          回复
                            明天去单位再看


                            16楼2011-10-23 08:15
                            回复
                              2025-08-16 12:25: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多谢各位吧友捧场。
                              除了世博会本身给我美好的记忆,世博吧也是我流连忘返的场所、兴奋喜悦的来源。
                              尤其是去年世博期间,我每天泡在吧里看大家分享的图片,饶有兴致地阅读“八月哈根达斯”、“Dido”、“allen周”等大虾们的经历。
                              xiaokanshh(笑侃上海)这个ID本是为周立波吧注册,没想到在世博吧里使用最多。


                              17楼2011-10-23 0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