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有段时间了,也没写什么有营养的东西。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现在在实验室做的东西吧,这样大家以后要是选择方向也许会有用。
1.总体感觉
学过材料力学的同学都知道,这是一门比较近似的学科,但是对于工程来说似乎又还是挺够用的。我现在做的材料方向基本的理论就是材料力学,当然如果你想真的深入科研的话,弹性力学,冲击力学等等可能都有涉及。
平时的科研其实有点像上班,任务非常重,数据非常多,很多重复劳动,当然深入整理研究可能会有发现,但是个人觉得科研的味道不太重。
2.具体做点什么呢?
目前我参与的实验室的项目,一个是GM(通用汽车)的塑料,一个是泛亚的高强钢,内容就是他们提供材料,我们设计尺寸让他们加工。拿到试件以后就是大量的实验。当然不像材料力学里面那么简单。很多种速度,由于用在汽车上,还会有很高应变率的速度,用于分析汽车碰撞。具体的学问就不说了。做完实验之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等数据。数据处理是一项繁重的活,需要经验积累,我目前这方面做的比较多,但不难的。之后的话放到电脑里面进行模拟,然后模拟出的结果与试验曲线对照,看看是不是合理。不同速度当然也要互相对照。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现在在实验室做的东西吧,这样大家以后要是选择方向也许会有用。
1.总体感觉
学过材料力学的同学都知道,这是一门比较近似的学科,但是对于工程来说似乎又还是挺够用的。我现在做的材料方向基本的理论就是材料力学,当然如果你想真的深入科研的话,弹性力学,冲击力学等等可能都有涉及。
平时的科研其实有点像上班,任务非常重,数据非常多,很多重复劳动,当然深入整理研究可能会有发现,但是个人觉得科研的味道不太重。
2.具体做点什么呢?
目前我参与的实验室的项目,一个是GM(通用汽车)的塑料,一个是泛亚的高强钢,内容就是他们提供材料,我们设计尺寸让他们加工。拿到试件以后就是大量的实验。当然不像材料力学里面那么简单。很多种速度,由于用在汽车上,还会有很高应变率的速度,用于分析汽车碰撞。具体的学问就不说了。做完实验之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等数据。数据处理是一项繁重的活,需要经验积累,我目前这方面做的比较多,但不难的。之后的话放到电脑里面进行模拟,然后模拟出的结果与试验曲线对照,看看是不是合理。不同速度当然也要互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