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看《特洛伊》的渲染铺陈,触过网络的人都知道木马的厉害。从潜伏到爆发,这是一个危险的过程,以“润物细无声”开始,到“花落知多少”结束。恋爱也是这样。
恋爱由甜蜜和肮脏组成。
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恋爱最初的动能是一种紧张状态。这是由人的生命本能决定的。在《爱情心理学》中,佛洛伊德用“原欲理论”来解释恋爱。他认为,只有当“精神能”用来投注于性对象上面,亦即成为对象原欲时,精神分析的研究才能窥知这种自我原欲的情形。至于结局,它会再从对象撤回,一时漂浮于一种特殊的紧张状态,终于收回自我之中,再度变成了自我原欲。
由此,我们可以看清恋爱的本质,就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它的结束状态跟最初状态没有多少差别,你走过了,就知道了,这条道路上洒下的只有时间的碎片,闪烁这青春、热情、和罪恶的欲望之光。从青涩到成熟,在恋爱之手的抚摸下,我们像一枚普通的果实,从昂扬风中到垂首低吟。
恋爱的盅,是毒药。像幸福一样...
歌德说“喝了这副汤剂,你看那个女人都像海伦”
喝过了也许治病,也许致命...
“爱情是主观的,我们所爱的已经不是现实的而是我们臆造中的人物了”--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于是,我们听不到平庸的言谈,也注意不到对方内心的虚弱和理智的缺乏。相处之时,喜悦隐匿在惊诧之下,发自内心的深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肌肤的接触,每一回急促的答话都回催发爱情的生长。
这是一种特殊的晕眩,是木马制造的假象。
忐忑不安中生出的恋爱就像扎进的刺一样,越拔,扎的越深。
权力与金钱,这埋藏在木马中的引擎,在爆发前我们误以为它不存在。爱恋的双方都抱着最美好的幻想,于是升华的晶体成倍扩大,并且永无止境。每一个人都可能超过自我本身,而变成对方希望的那个人。他们认为,只要这种状态得以持续,就可产生美好的结局。
这就给了木马成长的机会。为一个所爱的女人去死比跟她一道生活更容易。
这是木马特立独行的年代。对爱情来说,危机四伏。
那么,为了拯救爱情,就该放弃对爱的追求和尝试?不,因为每个人初恋的日子尽管美好,却不能长久。“爱情的道路越慢长,人们脆弱的灵魂所能感受到的欢乐也就越多。”经过许许多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曲折,这条路还应该迈向目标,而不致中断于荒野。
爱情会因他的沉睡与饥渴而夭折。
所以,中了木马,还得快乐,知道把它彻底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