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艰难的轮滑,差点掉门牙.......
受海报设计思路的启发,张国立觉得应该增加点周笔畅和胡歌在一起的镜头.
今天要拍的两人在过道里擦身而过的镜并没有,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个滑轮镜头,胡歌只要从周笔畅面前滑过,然后转身就可以了.本来以为这个动作比较简单,胡歌可以胜任,就放替身回家了.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胡歌这个初学者来说还是技术要求太高了,再加上导演的要求也高,要求动作的完成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这就更难为胡歌了.结果胡歌付出了摔倒两次,差点磕掉门牙的代价,也没能完成这个动作.剧组发现胡歌不行,赶紧让人把到家的替身又叫了回来.
胡歌的替身是轮滑俱乐部的资深成员,技术高超,来去发风,把剧组都看傻了.一帮子人在地下通道就盯着他看了,导演跟捞着宝似的.....
此时的胡歌先是跟着大伙一起看的赞不绝口,津津有味,后来又在助理的搀扶下继续着他的轮滑摔倒生涯.....
少顷,胡歌又要轮滑出场了,这次导演只要他围着周笔畅转一小圈就行.胡歌是艺不高胆也小.就先扶着助手小心翼翼的转了一圈.张国立当然嫌他转得不够帅.第二次胡歌就稍微加了点儿速度,结果摔了个四脚朝天.张国立直摇头:"胡歌老是这样,一见到美女就哆嗦." 不过调侃归调侃,后来张国立还是感慨,"只要有动作,真得练,否则拍出来不像艺术."
虽然看不清脸的镜头都叫替身完成了,这个转身动作只要胡歌接上后半圈,笑一下,转身出镜就行,但胡歌还是觉得压力很大.
本来的剧情是他一个转身后要对周笔畅说"谢了",结果他转过来时已经平衡全失,便大声叫道:"不行."
张国立导演大跌眼镜:"台词怎么换成不行了?"
别看胡歌镜头里笑得很帅,其实每次转身都是靠助理在背后扶着才保住平衡的.不仅如此,地下通道的通口围满了看热闹的小孩子,也给胡歌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这些小孩并不是笔畅正规的歌迷,纯粹是跑来看热闹的,不时大叫"笔笔我爱你".但看到胡歌一打趔趄就会爆发出哄堂大笑.
张国立一开始还很和气地叫他们不要吵,但他们把导演和警告当耳边风,依旧我行我素,最后剧组不得已,只好有黑布把通口都都了起来.
拍到最后,导演暗暗后悔没能早点叫胡歌去学滑轮,但事到如今也没有办法,就说了句还行,准备收了.
没想到胡歌很顽强,屡败屡战,激动地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掌握窍门了.."
真诚之情让导演也不免心动了,恻隐了一下,便叫他再试.
大家在一边仔细观察,看这窍门究竟是啥.
"开始"
只见胡歌猫下腰,一下蹿出数米远,姿势矫健,继而一个屁股向后式转身,停了下来.平衡是有了,但也没有看出太大的进步,只觉得转的慢了一点,而且还没完全到位,后面一半是强把身子扭过来弥补的.
胡歌带着所谓的窍门一共转了三次,第一次没转过来,第二次被绊的摔倒,第三次速度太慢,完全脱节.实在是不行,导演也看的没了脾气,说,就这样吧,收工.
如果中国电影数字技术发达,这些都不是问题.看人家美国人的<<星球大战>>,没演员都能造一个出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