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袁崇焕罪名是“谋反”
笔者认为,袁崇焕的罪名为“谋反”,即“(图)谋危(害)社稷”。
不是“谋叛”,即“(图)谋背(叛)本国、潜从他国”。
二、《大明会典》中,对“谋反”和“谋叛”的记载
1、《大明会典》中“谋反”和“谋叛”是不同的罪
(1)“谋反”是指“(图)谋危(害)社稷”;
(2)“谋叛”是指“(图)谋背(判)本国、潜从他国”
索见“《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 律例一 十恶”条:
十恶
一曰、谋反 【 谓谋危社稷】
二曰、谋大逆 【 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三曰、谋叛 【 谓谋背本国、潜从他国】
2、《大明会典》中“谋反”和“谋叛”的量刑不同
(1)谋反(谋危社稷)量刑为
①谋反者“凌迟处死”;
②家属十六以上皆斩
③家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索见: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八 律例九【刑律一】谋反大逆
凡谋反、 【 谓谋危社稷】 及大逆、 【 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 【 下条准此】 知情故纵隐藏者、斩。有能捕获者、民授以民官。军授以军职。仍将犯人财产、全给充赏。知而首告、官为捕获者、止给财产。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2)谋叛(谋背本国、同从他国)量刑为:
①谋叛者皆“斩”;
②父母祖孙兄弟不杀,流二千里安置;
③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索见: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八 律例九【刑律一】 谋叛
谋叛
凡谋叛、 【 谓谋背本国、同从他国】 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斩。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并入官。父母祖孙兄弟、不限籍之同异、皆流二千里安置。知情故纵隐藏者、绞。有能告捕者、将犯人财产、全给充赏。知而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若谋而未行、为首者、绞。为从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知而不首者、杖一百、徒三年○若逃避山泽、不服追唤者、以谋叛未行论。其拒敌官兵者、以谋叛已行论
三、《崇祯长编》记载的袁崇焕罪名及量刑::
未刻,上御平台,召辅臣并五府六部都通大翰林院记注官四员,吏科等科,河南等道掌印官及总恊锦衣衞堂上官俱入。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欵则斩师,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麻,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崇祯长编卷之三十七 崇祯三年八月)
1、对袁崇焕的量刑为:
(1)依律判罚:
①磔(凌迟处死)
②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
注:“磔”的含义
祭风曰磔。——《尔雅》。李注:“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
〖季春之月〗九门磔攘。——《礼记•月令》。孙希旦集解:“磔,磔裂牲体也。”
伍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荀子》。注:“车裂也。”
(2)实际判罚:
①磔
②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2、对照《崇祯长编》与《大明会典》,从量刑看,袁崇焕的罪名为“谋反”
《崇祯长编》中对袁崇焕的量刑为,为“磔“,对其家属“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符合《大明会典》中“谋反”的量刑。实际判罚时,对其家属从轻处置。
同理,《崇祯长编》中对袁崇焕的量刑,不符合于《大明会典》中“谋判”的量刑,《大明会典》中,“谋判”为“斩”刑。
笔者认为,袁崇焕的罪名为“谋反”,即“(图)谋危(害)社稷”。
不是“谋叛”,即“(图)谋背(叛)本国、潜从他国”。
二、《大明会典》中,对“谋反”和“谋叛”的记载
1、《大明会典》中“谋反”和“谋叛”是不同的罪
(1)“谋反”是指“(图)谋危(害)社稷”;
(2)“谋叛”是指“(图)谋背(判)本国、潜从他国”
索见“《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 律例一 十恶”条:
十恶
一曰、谋反 【 谓谋危社稷】
二曰、谋大逆 【 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三曰、谋叛 【 谓谋背本国、潜从他国】
2、《大明会典》中“谋反”和“谋叛”的量刑不同
(1)谋反(谋危社稷)量刑为
①谋反者“凌迟处死”;
②家属十六以上皆斩
③家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索见: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八 律例九【刑律一】谋反大逆
凡谋反、 【 谓谋危社稷】 及大逆、 【 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 【 下条准此】 知情故纵隐藏者、斩。有能捕获者、民授以民官。军授以军职。仍将犯人财产、全给充赏。知而首告、官为捕获者、止给财产。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2)谋叛(谋背本国、同从他国)量刑为:
①谋叛者皆“斩”;
②父母祖孙兄弟不杀,流二千里安置;
③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索见: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八 律例九【刑律一】 谋叛
谋叛
凡谋叛、 【 谓谋背本国、同从他国】 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斩。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并入官。父母祖孙兄弟、不限籍之同异、皆流二千里安置。知情故纵隐藏者、绞。有能告捕者、将犯人财产、全给充赏。知而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若谋而未行、为首者、绞。为从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知而不首者、杖一百、徒三年○若逃避山泽、不服追唤者、以谋叛未行论。其拒敌官兵者、以谋叛已行论
三、《崇祯长编》记载的袁崇焕罪名及量刑::
未刻,上御平台,召辅臣并五府六部都通大翰林院记注官四员,吏科等科,河南等道掌印官及总恊锦衣衞堂上官俱入。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欵则斩师,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麻,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崇祯长编卷之三十七 崇祯三年八月)
1、对袁崇焕的量刑为:
(1)依律判罚:
①磔(凌迟处死)
②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
注:“磔”的含义
祭风曰磔。——《尔雅》。李注:“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
〖季春之月〗九门磔攘。——《礼记•月令》。孙希旦集解:“磔,磔裂牲体也。”
伍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荀子》。注:“车裂也。”
(2)实际判罚:
①磔
②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2、对照《崇祯长编》与《大明会典》,从量刑看,袁崇焕的罪名为“谋反”
《崇祯长编》中对袁崇焕的量刑为,为“磔“,对其家属“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符合《大明会典》中“谋反”的量刑。实际判罚时,对其家属从轻处置。
同理,《崇祯长编》中对袁崇焕的量刑,不符合于《大明会典》中“谋判”的量刑,《大明会典》中,“谋判”为“斩”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