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碎时吧 关注:36贴子:2,383

[授转]耽美作品中的“两难式”爱情悲剧结构 作者:桔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属于文化探讨技术贴范围。
关于这贴我是认认真真在本子上写了感想的,虽然不多……恩。哪天抽空出来打上。
其实文字对我而言我更多是作为旁观者和感受者自居,自己写下来的东西反而感慨不多。感谢桔黛姑娘的同意。(画外:姑娘求勾搭!!!!!!!!!!!!
声明:此贴属桔黛本人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原作者,尊重劳动果实,大家也可以去空间看:
http://hi.baidu.com/桔黛/blog/item/7253821e3f526ee5e1fe0b2e.html?timeStamp=1296707600453(1)
http://hi.baidu.com/桔黛/blog/item/7253821e3f506ee5e1fe0b2c.html?timeStamp=1296707169968(2)
http://hi.baidu.com/桔黛/blog/item/dbd027fa178c00066c22eb23.html?timeStamp=1296707260812(3)
http://hi.baidu.com/桔黛/blog/item/76efea23dc4e4fe3d6cae274.html?timeStamp=1296707459296(4)



1楼2011-10-15 17:29回复

    曾经听过余秋雨大师的《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非常精彩,受益匪浅。而鄙人现在也想大胆对看过的耽美作品中的“未知结构”进行一番探讨,主要是想探讨耽美作品中的“两难式”爱情悲剧结构,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先简要概括一下余秋雨先生的“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余秋雨主要举了三个名著:《老人与海》《伽利略传》《红楼梦》,这3个作品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都给读者展示了“两难式”的困境或难题,而这种“两难式”话题是永远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老人与海》是体现“精神的胜利”和“物质的胜利”的矛盾,因为二者不能共存;《伽利略传》说的是在面对压迫时是应该以死来捍卫真理,还是向势力妥协暂时存活下来以便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这两种做法哪个可取;《红楼梦》则展示的是“爱情”与“婚姻”的矛盾。
    余秋雨有段话说的非常精辟:“这里边有一个逻辑出现了,按照我们中国观众习惯的思维,你自己还两难,你怎么还没想明白就写出来,让读者怎么办?大师们就回答:如果我想明白了我还写它干什么?文学作品和其他不一样,如果想的很明白的东西,我还写文学作品干吗?”的确,人生中本来就充满着许多的未知数,需要不停的探索,人类如果真的什么都全知全能了,那也就少了很多乐趣了,至少,像《老人与海》《伽利略传》《红楼梦》等一系列宝贵作品就可能失去了很多的价值。
    而我也在想,其实耽美作品里,是否也存在着这种“两难式”的构架呢?我看过的耽美作品也有不少,其中有小说,有电影,有动漫,也有同人(这里的“耽美”指广义上的耽美,包括同志作品),所以我想试图以一些耽美作品的例子来阐述我的理论(注:这些作品的主题虽然都是“两难式爱情悲剧”,但体现的“两难”类型有所不同):
    


    2楼2011-10-15 17:2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注:《不能动》所体现的“两难式结构”很多,所以以后会另开一个单独的贴,请随时关注我的空间动态!
      (……再、再画外音一个:桔黛姑娘俺不会用百度空间TAT!!!!!!要是出了《不能动》的评能不能发一份到这里嘛诚心的恳求!!!!!!)


      3楼2011-10-15 17:31
      回复

        例2:《最差劲的男人》 BY 草本精华——“多情与专一”

        靳清是个花心的人,多情,却又无情;林夜的道德意识很重,他的精神就像腐朽的铁条,看似坚强其实脆弱,与靳清在一起,无疑会损耗掉他的生命,所以,他选择了当朋友;而易言是理智型的,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人就算跟靳清在一起,也会以分手收场,“相见不如相忘”,对他们而言,应该是最好的吧。——by草本精华
        如作者本人所说一样,这是一个类似于《莫瑞斯》的“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冲突”的故事,但此文与《莫瑞斯》不同的是,《莫瑞斯》偏向于理想化和唯美化,而《最差劲的男人》更偏向于现实化。不知道靳清是否是射手座,射手座的守护神是朱庇特,也就是那个希腊诸神中地位最高也是最花心的神,所以相应地射手座的人也是非常多变和花心的。但这并不代表射手座的人就一定没有固定的中意对象,本人就是射手座,对射手座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个人认为射手座的人对待情感应该说是“多情,但若有真正令他/她心动的人出现也会非常执著”。这并不矛盾,要知道“花心”本是人尤其是男人的天性,是无法改变的,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不像动物的“花心”纯粹是为了种族延续,人是有情感归属的需求的。
        所以我们的靳清就纠结了:他深深爱着或者至少是怀着“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的心理苦恋着林夜,但是林夜是个爱情观和道德观都很较真甚至到了迂腐的程度,如果林夜和靳清结合,只会是太多对待“爱情的忠贞”之类生活观念上的冲突,然后导致感情淡化,消退直至破碎。林夜肯定料到这一点,所以毅然决然地对靳清直言“我爱你,要是有人怀疑,我会打得他满地找牙。我一直都将你当成是我的儿子,我对你的爱,也是像爸爸对儿子的爱一样。如果我以前的态度让你有什么不好的联想,我道歉,但我不会接受你另一种感情,那将会毁了我们。”看似很无厘头的话,其实非常的残忍,它让靳清没有任何发展或者是挽留的余地,让靳清痛苦却又不得不接受。而易言和靳清在某种程度上是同类人,都是属于理智型的,他们之间也不是完全的肉/体关系,也有互相的惺惺相惜和爱恋(姑且可以理解为“由性生爱”吧)文中曾经多次提到靳清闻到易言的那种淡淡的依卡露草本精华洗发水的清香,如同易言本人,让靳清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内心从来没有的平静。倘若我们说,其实靳清和易言虽然都不是对方的初恋,都不是对方心中真正的所爱,但是他们之间也是有感情的,与对林夜的那种痴狂的迷恋相比,易言对于靳清来说更像是一种亲情一样的爱情吧!所以从现实角度说,靳清与易言最终走到一起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这话也的确合理,毕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既然靳林不能圆满,那也好歹成全靳易让观众们找到心理安慰啊!
        可是草本精华却没有这样做,结局是靳清几年后再看到易言的背影时已经记不起他是谁了,那种曾经令他印象深刻的草本精华洗发水香味也逐渐消失,而易言也记不起靳清了,讽刺的是他还记得自己以前好像对谁说过(其实那人就是靳清)“我跟你约好,假如十年后,或者更久之后,我们相见时还会认得彼此,到那时候,我一定会......”结尾最后一句话似乎是一个总结:“靳清所追求的,易言所追求的,从未实现”……
        其实我觉得作者的安排相对来说是最合理的:既然“鱼翅熊掌不可兼得”,那么就干脆都不要吧!不需要幻化的爱情,不需要大团圆式的结局,既然放不下的东西又得不到,就干脆放手算了,人生本来就充满着太多的疲惫,艰辛,痛苦,无奈,何不做得洒脱一点,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免得弄得身心俱伤。正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6楼2011-10-15 17:32
        回复
          - -审核是什么情况


          7楼2011-10-15 17:33
          回复

            例7: 《杀人动机》 by 穆卿衣——“感性与理性,理智与‘人情’”

            这是一篇难得一见的推理型耽美文,故事的情节犹如《罗生门》:名利双收一表人才的白领李信如死在了自己的家中,经判断是背部被人捅了一刀致死。主人公陈子鱼警官负责对此案的调查,他结识了李信如的妻子、妻子的父母、妻子的妹妹和李信如的好友程明,随着和这些人的深入接触,陈子鱼渐渐了解了每个人心中隐藏的一些可能与案情有关的私密,甚至还和程明发生了亲密的恋人关系。可是在一个刑事工作者的头脑中是时刻不忘工作的本职的,所以尽管陈子鱼心中不愿意,还是把程明列入了嫌疑对象,甚至为了确认,还亲自把自己的怀疑对程明直言。后来凶手自首了,不是程明。而陈子鱼和程明的这段感情也最终因为曾经的不信任结束了。
            这是一个“感性vs理性”的故事,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原本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当二者发生严重的冲突时,就会让人陷入痛苦的两难绝境。比如文中陈子鱼对程明在“感情”与“理智”上的心理挣扎。感情原本就是非常感性的象征,试图用纯理性的眼光和心理来对待它是行不通的,太过理性的感情,反而失去了感情的原始含义,而不能说是真正的感情。陈子鱼是爱程明的,不然也不会在质疑程明前做激烈的心理斗争,在澄明凶手后为程明不是凶手而感到非常的庆幸和高兴。可是如同破碎的玻璃即使复原也会面目全非一样,尽管程明一如既往地温柔,但陈子鱼知道,他们的感情已经回不到最初的形状了。其实陈子鱼也没有做错,他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每个人可能存在的杀人动机本就无可厚非可以理解,而且从工作角度来说,陈子鱼是非常敬业的。所以这并不能怪陈子鱼,怪只能怪造化弄人,让程明恰恰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出现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强求程明一定要谅解陈子鱼从头来过,程明也有不再爱陈子鱼的权利,大概是基于这一点,作者才会给个番外安慰一下看官们吧。
            当爱情与理智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舍弃理智追求爱情甚至不惜殉情就像罗朱那样,要么忍痛割爱回到清醒的世界里但得忍受失恋的痛苦就像陈子鱼和程明一样,你会选择哪一样呢?
            (注:《罗生门》是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说的是一个男人被杀了,凶手、死者的妻子、目击者和死者本人的灵魂都对这场事件分别做了不同角度的陈述,可是每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和利益都对真相做了部分隐瞒)
            


            11楼2011-10-15 17:35
            回复

              例8: 《SECRET GARDEN 秘密花园》by 朱夜——“信念(事业)与爱情”

              与上一篇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篇作品说的也是“事业与爱情”的故事,只是朱大笔下的人物都没有穆大笔下的那么洒脱,而是以“一死一活”的方式狠狠地虐了众人的心。
              医生朱夜无意中认识了令他感觉不同的病人泰雅,随着深入的交往,朱夜对泰雅产生深深的感情,可是在无意中竟然亲眼看到泰雅在风月场所被一个嫖客压在身下,内心受到巨大的打击,质问泰雅结果得到了冷漠的回答,导致朱夜在盛怒下打了泰雅随后又把他送到了医院。朱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在手术室里向泰雅表白了那三个字,可是却得到泰雅的冷淡的“变态”的称呼。朱夜终于彻底死心,不再体会泰雅。有一天晚上,朱夜接到泰雅的一个很奇怪的电话,泰雅似乎是在邀请他:
              “他(指泰雅)的声音近乎乞求,是真正的而非职业性的乞求:‘还记得我告诉过你的,总有一个光明的地方,能让我们宁静地生活在一起吧?那个地方,就要到了。相信我,来吧,你就…’ ”
              可是朱夜仍然纠结于心结并没有仔细去想泰雅的那句寓意深刻的话,而是冷漠地挂断了电话。最终朱夜面对的是泰雅冰冷的被虐待的不成人形的尸体,原来泰雅是个卧底,一直以MB的身份做掩护来调查一群埋伏的罪犯。泰雅给朱夜打电话的那一刻,正是案件即将走到尾声的时候,但是自己的身份已被怀疑,所以他想让朱夜确认自己只是个MB,并没有特殊的身份,泰雅是抱着多么大的希望暗示朱夜啊!只要朱夜有一点理智觉察到事态的异样,有一点肯配合的做法,那么就会让局面扭转乾坤,泰雅也和朱夜从此过着无所顾虑真心相爱的生活。可是朱夜自己断送了2人的幸福。
              这是不能怪朱夜的,因为谁也无法容忍自己的爱人出轨且一点也没有悔改的表现甚至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淡漠态度(当然那不是泰雅真心想做的),更无法容忍自己不惜出柜向爱人表达心意却换来残忍的回复。朱夜其实也是个悲剧性的角色,甚至比泰雅更加悲剧,因为他是活下来的那个,也是最痛苦的那个。朱夜在得知真相时简直濒临疯狂状态,而醒来后面对的是无尽寒冷悲凉的世界。
              泰雅在和朱夜交往时肯定是一直处于极度矛盾的心理状态的。一方面他面对的是朱夜不停的暗示和表白,他也肯定经常在某时某刻会产生回应朱夜的想法和冲动,他当然是爱朱夜的,不然也不会在关键时刻只想到朱夜,只信任朱夜一个人(如果大家看了《秘密花园》的番外就会知道,不过番外比正文更加虐心)。可是另一方面他身负着光荣艰巨的使命,他是代表正义一方的,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毁于一旦,他一直都抱着这种信念和毅力把自己伪装在残酷无情的外表下面。他的悲剧性命运在于:爱情来得太早了,甚至来得不合时宜,与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最终导致爱情和性命连同事业都统统失掉了。他希望爱情这个“鱼翅”和事业这个“熊掌”可兼得,为了这个意愿不惜拿生命做赌注。赌注的结果只有两种,而他偏偏不幸地中了坏的一种。
              泰雅是令人悲痛和心疼的,他出生在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家庭里,从事也是冰冷严酷没有多少感性因素的工作,所以当他遇到了朱夜,是铁定心把所有的憧憬都寄托在这个爱他他也爱的人身上。朱夜笔下的小受大多都是心思细腻心理其实很脆弱最需要呵护关爱的类型,读起来不能不喜欢,不能不怜爱,不能不叹息,不能不让人欲罢不能。
              


              12楼2011-10-15 17:40
              回复
                14楼2011-10-15 17: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电影)例1:《暹罗之恋》——“爱情与家庭伦理”

                  总觉得《暹罗之恋》更像是一篇清水文,看着有种身心都非常纯化的感觉。儿时的感情是最纯洁无暇的,所以我一直都比较喜欢青梅竹马的设定,因为有着纯真的感情基础。很喜欢俩男主角每一次接吻的过程,连有个不是同人女的人看了都说“看到他们的接吻感觉一点也不怪异”。唯美的人物和画面,挚真的爱情,都让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可是这是“同志电影”,不是“BL小说”,所以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主人公们为了外界压力而被迫分手。剧情我就不多说了,而且电影的很多东西也不光是文字就可以表达的。我想说的是主人公Tong与Mew的爱情悲剧主要是来自于“家庭伦理”方面的压力。
                  像“爱情与家庭伦理的冲突”之类的题材还是有很多的,比如大家都熟知的BG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宝黛”“焦仲卿与刘兰芝”等。罗密欧与朱丽叶并非不爱自己的家人,相反正因为自己的家人与自己爱人的家人动辄大动干戈只能做出以性命为代价的求和方式;焦仲卿并非不爱自己的母亲,正是因为自己的母亲逼自己做出类似“如果丈母娘和妻子同时掉入水中你会救谁”无法舍一取另一个的选择,所以只好以上吊为回答;贾宝玉尽管反叛,但他仍然无法违背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们的婚姻安排,所以只能以消极的方式来反抗。实际上“家庭伦理”代表的就是“亲情”,爱情本与亲情是无法分割的。广义上的爱情就包含亲情,而亲情可以让爱情延续。这两种情感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其中一样都会觉得人生有缺憾,如果二者偏偏产生了不可调节的冲突到了非得“二选一”的地步,就是痛不欲生了。
                  Tong与Mew还没有到达前面几个BG例子中的恋人们那样决绝,这并非说明他们的爱情不够深刻,相反,这说明他们更加理智和无奈。Tong与Mew完全可以以远走高飞或者一同殉情来表达他们的爱意,死并不可怕,可是你得在做出死的决定时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亲人怎么办?人不可能只为了自己而活,也不可能完全为了爱情而抛弃一切。尤其是Tong的母亲,在失去一个孩子后的心理已经变得非常神经质和敏感,她不能眼睁睁地失去剩下的唯一一个孩子,这点Tong并非不明白,Mew也并非不明白。所以最后Tong拿着木偶的鼻子对Mew说: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但这并不代表我不爱你了。Mew只说了声谢谢就回家了。
                  Tong的妈妈曾经无比委屈地哭喊:“我这样做有错吗?!”她并没有错,其行为也可以理解。可是她不是同性恋,她永远都无法理解她儿子和Mew的感情有多么的深,深到那么漂亮的女孩追求他他都无动于衷。到底还是如她所愿,儿子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可是她的儿子以后娶妻生子真的会快乐吗?
                  


                  15楼2011-10-15 17:43
                  回复

                    例3:《抗拒的诱惑》 by 筱禾——“(同志所面对的)婚姻与爱情”

                    可以说这是bl版的《蜗居》,因为都是关于“已婚男人的婚外情”的;也可以说这与《蜗居》完全不同性质,因为它涉及的是“同志婚外情”,这里面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同志所面临的不公待遇的现状等社会客观因素,这比一般的异性恋男人“出轨”要复杂的多了。
                    赵凯拥有英俊的外表,较高的学历,在一家大型公司工作,地位相当于白领,且有一个美貌贤惠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照理说这种生活是所有人都羡慕的,可是赵凯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喜欢男人,一点也不排斥甚至迷恋和男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个男同事孙涛,2人在不知不觉中从相知到相爱。与孙涛相处的过程中,赵凯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忍受在外人看来“贤惠体贴”的妻子宗雪,对双方父母的不满,以及有些过早降生的孩子,都让两人不断热战冷战身心疲惫,这样让赵凯与孙涛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宗雪最终选择和赵凯离婚,投入了另一个离异男士的怀抱,孙涛也在这时与女友订了婚,这样一来赵凯什么都没有了,自己的秘密身份也被亲友知道,即使这样,孙涛还是忍不住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抛下自己的家人和未婚妻,不惜在深夜里做出租直奔赵凯的住所,紧紧地搂住那个他挂念不下的人……
                    对于赵凯来说,“难以抗拒的诱惑”可以是以情人孙涛为代表的“爱情”即同志心中的真正所爱,也可以是以妻子宗雪为代表的“婚姻”即世俗的要求,这二者对于事业有成且重视内心所求的赵凯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你可以指责赵凯,说他既对不起孙涛把孙涛藏着掖着没有做到爱人的使命,又对不起宗雪搞婚外恋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可是请你也要理解一下赵凯,像他这种有头有脸的同志在现实中是活的很累的!而且他们的内心也是很矛盾纠结的,就像一个GAY对同人女说的一样“你们既然看过BL文也应该知道现实中的GAY是多么的艰难吧!交个男朋友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想收心做个正常人但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和女人结婚又毁了那个女人的一生”.谁不想做正常人?谁愿意违背自然规律做众人眼里的“另类”?谁甘愿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对同人女来说,在2次元的世界里再怎么虐心好歹主人公的命运可以由作者来改写,可是在3次元的世界里就算外人再这么说要宽容同情理解弱势群体,当事人说要捍卫自己的权力和幸福云云,那都不过是幻象,亲们!曾经有一个已婚且有小孩的同人女在和我谈到《抗拒的诱惑》时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是同性恋,她感到非常的恐惧,幸好她只有女儿,当我问她对自己的丈夫搞婚外情的看法时回答我“纯精神的爱恋是她最低的底线”。这完全可以理解的,试想谁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少数的“疯子”和“怪物”呢?谁愿意拿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做赌注和一个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厮守终生?经常看到很多同人女说自己以后要嫁给GAY给他们打掩护,或者生个小攻/小受的儿子等等,我都会一笑,并非嘲笑这些想法天真(因为我本人也曾经有过这种想法),而是欣慰自己可以在2次元的世界里找到一些宽慰,庆幸自己可以和2次元的同胞们一起塑造理想完美的梦殿,可以暂时忘却在3次元的世界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赵凯在得知孙涛要结婚时极力劝阻他不要结婚,因为他自己就是“过来人”,经历了从对夫妻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向往到泡影的破灭。他也知道女人和婚姻是可怕的,尤其是对于同性恋的自己,可以磨灭自己的意志,扭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他和孙涛就算生活在一起又能真的幸福吗?同志间没有法律的保障,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社会的认可(当然也没有后代的延续)其实也是非常脆弱的一层薄纱关系。作为“非同志”的外人,不知如何做评价,也不便做过多的评价(不是同志的人其实是没有多少资格对同志评头论足的,因为说的再多也只是主观的见解,只有同志才了解同志)而我们除了象征性地呼吁更多的人们要理解同情弱势群体外,又能做什么实质性的事呢?
                    


                    19楼2011-10-15 17:45
                    回复

                      例3:《抗拒的诱惑》 by 筱禾——“(同志所面对的)婚姻与爱情”

                      可以说这是bl版的《蜗居》,因为都是关于“已婚男人的婚外情”的;也可以说这与《蜗居》完全不同性质,因为它涉及的是“同志婚外情”,这里面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同志所面临的不公待遇的现状等社会客观因素,这比一般的异性恋男人“出轨”要复杂的多了。
                      赵凯拥有英俊的外表,较高的学历,在一家大型公司工作,地位相当于白领,且有一个美貌贤惠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照理说这种生活是所有人都羡慕的,可是赵凯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喜欢男人,一点也不排斥甚至迷恋和男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个男同事孙涛,2人在不知不觉中从相知到相爱。与孙涛相处的过程中,赵凯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忍受在外人看来“贤惠体贴”的妻子宗雪,对双方父母的不满,以及有些过早降生的孩子,都让两人不断热战冷战身心疲惫,这样让赵凯与孙涛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宗雪最终选择和赵凯离婚,投入了另一个离异男士的怀抱,孙涛也在这时与女友订了婚,这样一来赵凯什么都没有了,自己的秘密身份也被亲友知道,即使这样,孙涛还是忍不住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抛下自己的家人和未婚妻,不惜在深夜里做出租直奔赵凯的住所,紧紧地搂住那个他挂念不下的人……
                      对于赵凯来说,“难以抗拒的诱惑”可以是以情人孙涛为代表的“爱情”即同志心中的真正所爱,也可以是以妻子宗雪为代表的“婚姻”即世俗的要求,这二者对于事业有成且重视内心所求的赵凯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你可以指责赵凯,说他既对不起孙涛把孙涛藏着掖着没有做到爱人的使命,又对不起宗雪搞婚外恋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可是请你也要理解一下赵凯,像他这种有头有脸的同志在现实中是活的很累的!而且他们的内心也是很矛盾纠结的,就像一个GAY对同人女说的一样“你们既然看过BL文也应该知道现实中的GAY是多么的艰难吧!交个男朋友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想收心做个正常人但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和女人结婚又毁了那个女人的一生”.谁不想做正常人?谁愿意违背自然规律做众人眼里的“另类”?谁甘愿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对同人女来说,在2次元的世界里再怎么虐心好歹主人公的命运可以由作者来改写,可是在3次元的世界里就算外人再这么说要宽容同情理解弱势群体,当事人说要捍卫自己的权力和幸福云云,那都不过是幻象,亲们!曾经有一个已婚且有小孩的同人女在和我谈到《抗拒的诱惑》时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是同性恋,她感到非常的恐惧,幸好她只有女儿,当我问她对自己的丈夫搞婚外情的看法时回答我“纯精神的爱恋是她最低的底线”。这完全可以理解的,试想谁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少数的“疯子”和“怪物”呢?谁愿意拿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做赌注和一个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厮守终生?经常看到很多同人女说自己以后要嫁给GAY给他们打掩护,或者生个小攻/小受的儿子等等,我都会一笑,并非嘲笑这些想法天真(因为我本人也曾经有过这种想法),而是欣慰自己可以在2次元的世界里找到一些宽慰,庆幸自己可以和2次元的同胞们一起塑造理想完美的梦殿,可以暂时忘却在3次元的世界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赵凯在得知孙涛要结婚时极力劝阻他不要结婚,因为他自己就是“过来人”,经历了从对夫妻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向往到泡影的破灭。他也知道女人和婚姻是可怕的,尤其是对于同性恋的自己,可以磨灭自己的意志,扭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他和孙涛就算生活在一起又能真的幸福吗?同志间没有法律的保障,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社会的认可(当然也没有后代的延续)其实也是非常脆弱的一层薄纱关系。作为“非同志”的外人,不知如何做评价,也不便做过多的评价(不是同志的人其实是没有多少资格对同志评头论足的,因为说的再多也只是主观的见解,只有同志才了解同志)而我们除了象征性地呼吁更多的人们要理解同情弱势群体外,又能做什么实质性的事呢?
                      


                      20楼2011-10-15 17:45
                      回复

                        例3:《抗拒的诱惑》 by 筱禾——“(同志所面对的)婚姻与爱情”

                        可以说这是bl版的《蜗居》,因为都是关于“已婚男人的婚外情”的;也可以说这与《蜗居》完全不同性质,因为它涉及的是“同志婚外情”,这里面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同志所面临的不公待遇的现状等社会客观因素,这比一般的异性恋男人“出轨”要复杂的多了。
                        赵凯拥有英俊的外表,较高的学历,在一家大型公司工作,地位相当于白领,且有一个美貌贤惠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照理说这种生活是所有人都羡慕的,可是赵凯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喜欢男人,一点也不排斥甚至迷恋和男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个男同事孙涛,2人在不知不觉中从相知到相爱。与孙涛相处的过程中,赵凯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忍受在外人看来“贤惠体贴”的妻子宗雪,对双方父母的不满,以及有些过早降生的孩子,都让两人不断热战冷战身心疲惫,这样让赵凯与孙涛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宗雪最终选择和赵凯离婚,投入了另一个离异男士的怀抱,孙涛也在这时与女友订了婚,这样一来赵凯什么都没有了,自己的秘密身份也被亲友知道,即使这样,孙涛还是忍不住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抛下自己的家人和未婚妻,不惜在深夜里做出租直奔赵凯的住所,紧紧地搂住那个他挂念不下的人……
                        对于赵凯来说,“难以抗拒的诱惑”可以是以情人孙涛为代表的“爱情”即同志心中的真正所爱,也可以是以妻子宗雪为代表的“婚姻”即世俗的要求,这二者对于事业有成且重视内心所求的赵凯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你可以指责赵凯,说他既对不起孙涛把孙涛藏着掖着没有做到爱人的使命,又对不起宗雪搞婚外恋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可是请你也要理解一下赵凯,像他这种有头有脸的同志在现实中是活的很累的!而且他们的内心也是很矛盾纠结的,就像一个GAY对同人女说的一样“你们既然看过BL文也应该知道现实中的GAY是多么的艰难吧!交个男朋友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想收心做个正常人但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和女人结婚又毁了那个女人的一生”.谁不想做正常人?谁愿意违背自然规律做众人眼里的“另类”?谁甘愿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对同人女来说,在2次元的世界里再怎么虐心好歹主人公的命运可以由作者来改写,可是在3次元的世界里就算外人再这么说要宽容同情理解弱势群体,当事人说要捍卫自己的权力和幸福云云,那都不过是幻象,亲们!曾经有一个已婚且有小孩的同人女在和我谈到《抗拒的诱惑》时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是同性恋,她感到非常的恐惧,幸好她只有女儿,当我问她对自己的丈夫搞婚外情的看法时回答我“纯精神的爱恋是她最低的底线”。这完全可以理解的,试想谁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少数的“疯子”和“怪物”呢?谁愿意拿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做赌注和一个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厮守终生?经常看到很多同人女说自己以后要嫁给GAY给他们打掩护,或者生个小攻/小受的儿子等等,我都会一笑,并非嘲笑这些想法天真(因为我本人也曾经有过这种想法),而是欣慰自己可以在2次元的世界里找到一些宽慰,庆幸自己可以和2次元的同胞们一起塑造理想完美的梦殿,可以暂时忘却在3次元的世界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赵凯在得知孙涛要结婚时极力劝阻他不要结婚,因为他自己就是“过来人”,经历了从对夫妻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向往到泡影的破灭。他也知道女人和婚姻是可怕的,尤其是对于同性恋的自己,可以磨灭自己的意志,扭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他和孙涛就算生活在一起又能真的幸福吗?同志间没有法律的保障,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社会的认可(当然也没有后代的延续)其实也是非常脆弱的一层薄纱关系。作为“非同志”的外人,不知如何做评价,也不便做过多的评价(不是同志的人其实是没有多少资格对同志评头论足的,因为说的再多也只是主观的见解,只有同志才了解同志)而我们除了象征性地呼吁更多的人们要理解同情弱势群体外,又能做什么实质性的事呢?
                        


                        21楼2011-10-15 17:45
                        回复

                          例4:《霸王别姬》——“艺术与现实”

                          这个电影有一个国人都熟知的历史典故:楚霸王项羽的爱姬虞姬为了挽救君主的性命,在敌人来犯时自刎了,给项羽留下了生还的时间。历史上的楚霸王最终未能实现大业,但是和虞姬的这段故事却成为千古佳话。这种爱很像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的爱情,为了心爱的人甘愿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所谓“演员”,其实就是演绎自己的人生的人们。程蝶衣和张国荣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都是“演员”,因为都是把艺术和感情演绎给众人看。如果程蝶衣不爱段小楼或者对段小楼没有那种恋人的爱,我敢说他是不会真正理解“霸王别姬”这段感情的,也不会理解虞姬这个角色的心理和悲剧性。如果张国荣身份是纯粹的异性恋或者没有同性恋人,他就不会体会拥有“非正常爱恋”的痛苦,他也不会把“程蝶衣”这个角色演的如此神形俱伤。
                          这里面似乎有个套环:同性恋程蝶衣演虞姬,同样是同性恋的张国荣演程蝶衣。我认为不管是电影中的角色程蝶衣还是现实中的演员张国荣,在扮演“虞姬”这个角色时内心一定是有所感触和共鸣的,不然也不会把虞姬演绎的如此出神入化。有句话叫“戏子本无义,#子本无情”,并不是戏子和#子真的冷漠没有感情,而是他们不敢爱也爱不起。程蝶衣爱着自己的师兄扮演楚霸王的段小楼,可是他知道对师兄的爱只能体现在舞台上,因为现实中的段小楼是爱女人的,还和女人结了婚。张国荣和唐鹤德一起生活了多年,他们的关系是公开的,可是这并不能代表他们的恋情可以被所有人祝福(甚至听说当年张国荣出柜时很多歌迷都受不了这层关系而离开了)。
                          把个人的爱情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是令人敬佩和向往的。艺术作品就是要融入真情实感和生活阅历才会有血有肉,程蝶衣做到了,他不能反抗世俗,可是他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张国荣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肯定也多少代入了真实的悲喜感受和心理特征。只是他们的结局都令我们感伤,难道他们的爱情只能用悲壮的艺术形式来诠释吗?
                          


                          22楼2011-10-15 17:45
                          回复

                            (动漫)例1:《炎之蜃气楼》by 桑原水菜——“前世与今生”

                            这是我很喜欢的日本著名的三大耽美悲剧动漫之一。看这作品是需要了解日本的战国历史的(“御馆之乱”为主)。主要剧情就是景虎与直江的前世情仇导致景虎以“换生”的方式把现代人高耶作为宿体,也就是说景虎的意识一直保留在高耶体内,只是没有被唤醒罢了(更确切地说高耶和景虎同属一个人格,高耶是没有前世记忆或者封住前世记忆的景虎转世。这是同一个人的2个“性格代表”,而不是独立化的2个“人”,这点很重要必须要弄清楚,不然听我的胡言乱语你只会更糊涂)。后来通过和直江等人的接触高耶体内的关于景虎的记忆慢慢苏醒了,也意味着被卷入一场处于现代的“战国恩仇战争”……结局是BE的,景虎的肉身——高耶死亡了,景虎的魂核也彻底毁灭了(即灵魂从六道之中彻底消失不能再换生了),留下了直江一人孤独地继续战斗下去。(好像是这样的结局)
                            直江与景虎的爱情在那种动乱的背景下注定是悲剧的,他们在战国时(即前世)不能在一起相爱,在现代(即今生)同样如此。记得佛教里有个关于“彼岸花的传说”:相传有两个人分别叫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偷偷相见心生爱念,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了。天庭把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传说轮回无数后,有一天佛来到这里,看见地上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佛便来到它前面仔细观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佛既不悲伤,也不愤怒,他突然仰天长笑三声,伸手把这花从地上给拔了出来。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说道:
                            “前世你们相念不得相见,无数轮回后,相爱不得厮守,所谓分分合合不过是缘生缘灭,你身上有天庭的诅咒,让你们缘尽却不散,缘灭却不分,我不能帮你解开这狠毒的咒语……”
                            直江与景虎好比是“彼”和“岸”,他们的爱情好比是花叶永远不能在一起的曼陀罗,明明相见相知相爱,几番轮回却不能厮守,这真比生死离别还要虐心!而且我们观众心理也很矛盾的:一方面看到他们的爱情这么无望和痛苦,既然几世轮回都不能在一起,那就让他们在下一世彻底忘了对方吧!这样也就摆脱命运的惩罚了。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实在是不甘心!看着他们几番波折好不容易放下仇恨和误解相拥在一起了,又怎么忍心让他们放弃苦苦得来的爱情呢?所以我也认为这是桑原水菜对剧情设定的高明之处。这么一来,《炎之蜃气楼》成为经典也就不足为奇了。
                            PS:对于直江来说,景虎代表的是“拥有前世记忆”的恋人,而高耶代表的是“没有前世记忆”的恋人。景虎与高耶不是分开的两个人,而是对待直江这个“冤家爱人”的两种心理特征(我认为)。不过我在看的时候,总感觉主人公间的关系还是有点像《犬夜叉》的三角恋关系,就是小攻与小受的“前世”与“今生”的三角感情纠葛。因为高耶就曾经对直江到底是爱恢复前世记忆的自己(即景虎)还是没有前世记忆的自己(即高耶)很纠结。我觉得景虎其实就好比是高耶的“过去的心理阴影和回忆”,景虎内心深处是想放弃过去的恩怨忘却前世的记忆和直江做普通正常的爱人吧,不过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强势心理又不肯放下面子对直江服输,所以2人纠结了几百年啊……好在这二者是合为一体的(至少在肉体上),不像犬夜叉那样既忘不了前世情人桔梗又放不下今生恋人戈薇,搞得大家都累,连观众都看的疲倦了。这样的结局也只能是BE,不然让喜欢任何一方的筒子们都不舒服(咱还是喜欢女王性格的景虎的,喜欢他身上的君主气概和领导风范以及不畏挫折的顽强精神,景虎大人15时曾经被自己的哥哥们QJ过啊……真是揪心)。本人只看过动漫版本和部分的剧情介绍,所以也不便发表过多的议论了。
                            


                            23楼2011-10-15 17: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例2:《间之楔》by 吉原理惠子 ——“秩序规则与自身追求”

                              Iason是最高统治者,可是他却迷恋着身份卑贱的Riki,这在他们所生活的等级森严的星球上是不被祝福甚至不被允许的。Iason的地位有点像奴隶主,Riki则是奴隶。奴隶主可以对奴隶的身体或者心灵进行任意的改变和摧毁,但是奴隶主为了奴隶放弃自己的权力甚至是生命却是匪夷所思的——不管在那个星球还是在地球的旁人看来都是如此。Iason和Riki的结局其实一开始就可以喻示。“王子爱上了贫穷的姑娘或者麻雀飞上凤凰枝从此一起快乐的生活”不过是痴心妄想,即使真的实现了也没有想象的那样美满。在那种秩序规则极其非人性化的环境下,同归于尽也倒是给主人公们一个很好的归宿。
                              Iason所面对的矛盾是以“女神”为主的秩序规则和以Riki为代表的自身爱情追求。他尽管是统治者,但也无法改变庞大的规则体系,他也给过Riki三年的自由,可是又觉得自己还是丢不了这份深情,所以他又召回了Riki,然而“主人”和“宠物”的身份是无法平等的,Iason和Riki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情人关系,所以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了——如果真的有来世的话。
                              “知道间之楔吗?
                              原本中间就不可能存在爱,却被无形的楔子合而为一。
                              也许别人可能称之为爱,但他们却受到了无法愈合的伤害…
                              处在两个极端的人之间的爱,也只有死亡才能够给予…”
                              《间之楔》的日文原名是《间の楔》,原意是连接两栋房子之间的横梁,引申为联系两种极端事物的东西。可以认为“间の楔”是指让Iason和Riki这两个地位悬殊原本不可能相识的人在一起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爱情,有人说是对等级制的一种反叛精神,也有人说是对于自己未知领域的一种探索和好奇,不管怎么说,两个主角虽然“肉体”上死亡了,但在“精神”上长存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部作品很经典,有很多强人们都做了深刻的评价,我的这点理论只是微不足道的部分罢了,不是我不想做更多的评论,只是想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罢了)
                              


                              24楼2011-10-15 17: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