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现状来看,购房贷款很有难度,很多楼盘的开发商都承诺帮忙办理贷款。这也不奇怪,中国人嘛总是喜欢走后门。可是后门往往只有少数人能走。即使乐观的想一下,或者政策会有所放松,我曾询问过银行信贷部门的人,他们告诉我即使政策放松那么最大的可能是银行限额贷款就是说每个月在某个城市只能放一定限额的贷款放完为止,理论上说是先到先贷但事实可能不像想像的这样,如同经济适用房一样,濮阳有一些经济适用房,但有几个人争取到了,最终落到谁的手中大家也心知肚明。
在这种情况下二手房如果不降价那么只好烂在炒房者手中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手中有25万元那么在开发商的帮助下他弄到了贷款就可以买50万的房,如果贷不到款他连35万的二手房都买不起。炒房者有几个像开发商一样有后门可走呢?即使政策放松那些限额也一定会被开发商占尽。
有人会比较35万与50万的差距是何其大呀。一般人都明白这两个数字的差别,大多数人也知道一分钱难死英雄汉的道理。35万虽少要拿出现金来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50万虽多有贷款的支持也能让渴求住房的人马上得到一套具有70年使用权的钢筋水泥的产品。
时间是很保贵也很公平的东西,如果时间允许所有人都希望用35万来购一间属于自己的房,但炒房客们愿意吗?你们愿意给购房者几年时间去弄钱吗?毫无悬念,你们不愿意。所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家只能去找开发商,去找银行,透支未来的钱满足眼前的需求。
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新楼盘可能比二手房贵但大家买得起,二手房虽然便宜可是很多人一下拿不出钱来的结果。这让炒房者情何以堪?
这次国家的政策说白了就是跟卖二手房的人过不去,新楼盘能撑住可二手房能撑几天,手里有25万,就能买一套50万的新房因为能弄到贷款。他一定不会花30-40万去买二手房,因为他手里只有25万,他贷不到款就拿不出钱。
手里有房而且没有能力帮别人贷到款的人还是快些出手吧,政府不会跟开发商过不去,可它很愿意跟炒房者过不去,而且它更愿意通过舆论把矛头统统指向炒房者,它们要把房价涨的责任推给炒房者。同时它们也会对炒房者开刀以收买民心平缓民怨。
房与房不同,开发商的房可以要挟政府,炒房者不能。政府愿意照顾开发商的利益,可它无视炒房者的利益。二手房与新楼盘在这样的政策下根本不能算是同一类商品,在极不公平的市场中竞争,不知炒房者有什么高明的手段,我想降价才是唯一可行的吧。
在这种情况下二手房如果不降价那么只好烂在炒房者手中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手中有25万元那么在开发商的帮助下他弄到了贷款就可以买50万的房,如果贷不到款他连35万的二手房都买不起。炒房者有几个像开发商一样有后门可走呢?即使政策放松那些限额也一定会被开发商占尽。
有人会比较35万与50万的差距是何其大呀。一般人都明白这两个数字的差别,大多数人也知道一分钱难死英雄汉的道理。35万虽少要拿出现金来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50万虽多有贷款的支持也能让渴求住房的人马上得到一套具有70年使用权的钢筋水泥的产品。
时间是很保贵也很公平的东西,如果时间允许所有人都希望用35万来购一间属于自己的房,但炒房客们愿意吗?你们愿意给购房者几年时间去弄钱吗?毫无悬念,你们不愿意。所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家只能去找开发商,去找银行,透支未来的钱满足眼前的需求。
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新楼盘可能比二手房贵但大家买得起,二手房虽然便宜可是很多人一下拿不出钱来的结果。这让炒房者情何以堪?
这次国家的政策说白了就是跟卖二手房的人过不去,新楼盘能撑住可二手房能撑几天,手里有25万,就能买一套50万的新房因为能弄到贷款。他一定不会花30-40万去买二手房,因为他手里只有25万,他贷不到款就拿不出钱。
手里有房而且没有能力帮别人贷到款的人还是快些出手吧,政府不会跟开发商过不去,可它很愿意跟炒房者过不去,而且它更愿意通过舆论把矛头统统指向炒房者,它们要把房价涨的责任推给炒房者。同时它们也会对炒房者开刀以收买民心平缓民怨。
房与房不同,开发商的房可以要挟政府,炒房者不能。政府愿意照顾开发商的利益,可它无视炒房者的利益。二手房与新楼盘在这样的政策下根本不能算是同一类商品,在极不公平的市场中竞争,不知炒房者有什么高明的手段,我想降价才是唯一可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