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课代表吧 关注:181贴子:4,311

泰国素可泰王朝和大城王朝早期的统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287年,东南亚强盛一时的缅甸蒲干王朝在蒙古大军的进攻下灰飞烟灭,它统治下的众多民族开始脱离控制。孟人再度摆脱缅人统治,再次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原来依附于蒲干的泰人也开始趁机崛起。泰人在公元八世纪,像其它许多东南亚主要民族一样,是从中国云南迁移而来的。当时中国西南强盛的南诏国的人民就与泰人有密切血缘联系,南诏奴隶制的严酷和战争的频繁使许多泰人离开故乡,向南来到湄南河沿岸耕种生活。
十三世纪,高棉帝国走向衰落,加上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高棉大军,泰族得以修养生息。蒙古军对蒲干的征服使得泰人得以登上东南亚历史的舞台。兰坎亨(Rama Khamheng 1283-1317)作为原蒲干藩属素可泰的首领,率军控制了湄南河上游,湄公河上游以及萨尔温江下游地区,控制了原来缅人,孟人的土地。兰坎亨还注意学习高棉的制度,神化自己的统治地位。他还学习了高棉的艺术,并且以南印度一种文字为蓝本创造了泰语文字。最重要的是他让泰人皈依了小乘佛教,泰国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国之一。


1楼2011-10-14 13:32回复
    后来在十四世纪中期,泰国的郑智中心由素可泰移到靠近泰国湾的大城(Ayuthaya),以《罗摩衍那》里罗摩的都城Ayodhya同名。Ramadhipati(1350-1369)成为统治者,控制了东至吴哥,西至下缅甸,南至泰国湾和克拉地峡的广袤肥沃土地,并享受了对这一地带贸易的控制,就像过去的扶南,高棉那样。
    由于把广大非泰族人民,如马来人,高面人,孟人纳入统治,Ramadhipati重视立法,把传统的泰族法律和孟人-高面人尊崇的印度教玛奴法典结合起来。他还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奴隶制,主张严惩逃亡奴隶。并且采取八种刑法震慑fb分子。另外当时大城的法律对于性别问题比较宽容,离婚比较自由。
    


    2楼2011-10-14 13:40
    回复
      2025-05-12 18:59:50
      广告
      在立法者Ramadhipati之后,Trailok王采取了一系列对泰国影响极其深远的改革,他创造的制度直到十九世纪才有本质改变。在他的统治之下,1431年高棉帝国被大城击败,吴哥被毁,许多高棉的精英被带到大城,被迫为泰王效力,来治理极盛的大城王朝。
      Trailok王的改革涵盖诸多方面,他加强中秧笈全,设立从中阳到地方严格的官僚制度和等级制度。对于中阳他制定法律管理宫廷,确立继承制度。设立自己的大儿子或弟弟为副王,协助统治。地方上酋长国划分为许多个省,由chao phraya们治理,并且剥夺地方贵族的军权,削弱了割据势力。他还注意将文武官员的权力分开,互相制衡。
      


      3楼2011-10-14 13:50
      回复
        文职部门被分为五部,内务部,地方部,财政部,农业部,宫廷事务和刑部。军职部门也化为数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负责人和文职人员享有一样待遇。
        泰王为了维护统治对全体臣民以sakdi na等级为依据分封土地,确立权利与义务。最高长官可获得最多4000亩的土地,而平民只有10亩。王子甚至可以得到40000亩。平民为农业的劳动力,他们必须画一定时间在贵族地主的土地上耕种,还要到王室的工程上服劳役。贵族们占有大量奴隶和战俘在他们的庄园上劳动。只有最高级别guanyuan和高级僧侣才能免除国家的劳役义务。这种等级制度在当时使社会廉洁,使执政者拥有足够收入。而且允许社会上升,因为五代以后,贵族的头衔和土地都将被王室收回从新分配。


        4楼2011-10-14 14:00
        回复
          1458年的宫廷法典更是严格规定了宫廷成员的等级,分为五个,以金银等首饰区分,并且对每个等级的犯罪,规定了不同的刑罚。
          三位泰国国王的统治下,泰国在素可泰王朝和大城王朝前期成为蒲干,高棉等早期东南亚帝国衰落之后的强国,确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各项制度,巩固了对多个民族的统治,维持了稳定的秩序。经济上农业和贸易迅速发展,大城成为繁荣的城市,人口多达15万


          5楼2011-10-14 14:05
          回复
            我发现一个错误,现在看一下东南亚佛教的百科
            东南亚佛教是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信众主要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
            据记载,公元纪年前后,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在东南亚地区流行。
            公元2世纪到6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在经过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东南亚佛教中,很多的佛教名胜和佛教仪式都带有一定的婆罗门教的影子,譬如婆罗浮屠、吴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等。
            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佛教也被尊为国教,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区。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为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地信众根据巴利语音序创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写定音译巴利三藏典籍,确定了摩诃尼迦耶和达磨育特两派僧王制度。
            从公元18世纪到现代,以泰语、缅甸语、高棉语和老挝语为主的的巴利三藏音译编篡工作逐渐完备,使的东南亚佛教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
             古称暹罗。从那坤巴通发掘出的佛教文物和寺塔遗址判断,早在公元前,已有小乘佛教的传人。以后,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才由印度传人南暹罗及其沿海邻国。11世纪,缅甸的阿努罗陀王朝崛起,其势力扩展到暹罗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阿努罗陀王笃信小乘佛教,并大力支持其发展传播。因此,小乘佛教又一度在暹罗特别是北部地区流行。13世纪中叶,泰族在速可台建立了独立的部族国家,势力逐步向南扩张,将南暹罗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并接受流行于这个地区的大乘佛教。同时,带有婆罗门教色彩的大乘佛教宗教仪式,也逐步为泰国小乘佛教信徒所接受。此前,锡兰曾于12世纪时举行佛教第七次结集,整顿僧团组织,严肃戒律,使上座部佛教在锡兰臻于隆盛。当时北暹罗地区的一些部族国家,都派遣比丘前往学习,并传人具足戒仪式。速可台王朝建国初期,锡兰教派势力,已扩展到南暹罗地区,并在那坤室利塔玛罗陀建立锡兰派传教中心。速可台王朝第三代君主拉马康亨,曾迎奉锡兰僧团到都城弘扬教义,使锡兰教派得以流行,而大乘佛教却退居次要地位。此后,佛教在封建君主的护持下,逐渐形成僧王制度,佛教几成全民信仰,渗透到日常生活习俗之中。速可台王朝第四位君主黎汰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曾一度出家为僧,开创了泰国国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出家为僧的先例。他于1361年迎请锡兰高僧,用上座部佛教统一了本国的宗教。
            


            6楼2011-10-15 10:12
            回复
              补充:Trailok国王在位时间为1448-1488年


              7楼2011-10-15 13:18
              回复
                更正一下:素可泰不是蒲干的藩属,而是高棉的藩属,还是百度百科比较给力:
                在素可泰王朝建立以前,湄南河流域的泰人处于吉蔑人建立的真腊王国的统治之下。13世纪后真腊王国逐渐衰落,泰族部落首领膺它沙罗铁联合周围其他部落,于1238年取得独立,并自立为素可泰王朝第一代国王。  素可泰(Sukhothai) 是泰国最初建国的素可泰王朝的首都所在地,素可泰王朝自1238年兴起,至1420年没落。 素可泰王朝的第三位国王 – 兰甘杏国王(King Ramkhamhaeng)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时通过改良高棉文字创造了泰国文字,并创造了有名的宋卡洛瓷器(Sangkhalok crockery)。素可泰位于曼谷北部350公里的地方,西部和北部为山林,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地带。素可泰王朝的遗址零零星星的散布在山林和平原之间。  素可泰王朝从兰甘亨逝世后开始由盛转衰。以后的几代国王大多懦弱无能,一昧沉溺于佛教,畿外各勐和属国纷纷脱离中央的控制。此外素可泰的经济实力不如罗斛强大,于1349年被罗斛所灭。
                


                8楼2011-10-15 13:38
                回复
                  2025-05-12 18:53:50
                  广告
                  补充一下:蒲干王朝形成了泰国向南扩张的障碍而不是泰国的宗主国。泰国当时隶属于高棉帝国,在1238年就取得独力地位而不是1287年。兰坎亨是素可泰第三代君主。还有就是蒙古人当时与泰国建立友好关系,希望通过泰国遏制高棉和缅甸。


                  9楼2011-10-15 13:45
                  回复
                    1257年蒙古军灭大理,使得许多泰人迁入东南亚,加速泰国的形成。


                    10楼2011-10-15 13:45
                    回复
                      泰国人种是华人,从云南下去的


                      12楼2012-01-02 15:36
                      回复
                        回复12楼:
                        泰国人和中原人同属蒙古人种,但泰国人应该混入了马来亚种的血统。


                        来自掌上百度13楼2012-01-02 18:27
                        回复
                          大城是什么时候改名曼谷的?


                          来自掌上百度14楼2012-01-11 10:52
                          回复
                            大城和曼谷不是一个地方,大城和曼谷都在泰国南部,但是大城偏北一点,曼谷在十八世纪后起之前只是个小堡垒,1689年还发生过法国驻军与泰国人的冲突。1767年大城被缅甸攻陷和摧毁后,郑信在现在曼谷的地方建立根据地,建立吞武里王朝,但是在1782年,郑信被叛乱者害死,他的一位将军自称拉玛一世,正式建立曼谷,直到现在的泰国王朝史称曼谷王朝。


                            15楼2012-01-12 13:23
                            回复
                              2025-05-12 18:47:50
                              广告
                              乃是@历史的课代表 的马甲。。。


                              来自掌上百度16楼2012-01-12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