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吧 关注:1,226,811贴子:24,549,269
  • 9回复贴,共1

往事灼灼----农村80后成长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至于历史,有官方,也有民间两个版本,然官方皆大,民间皆有误,!却不知官方有粉饰之能?民间亦有真实历史?本人在村里长大,属民间口传,其中有关于历史人物之相关联者,本人一概保护其隐私!如有不实之处请纠正!你我通过历史反思漫漫人生行云路!
第一章:小茂洲
在我很小的时候跟奶奶出门,在跟一个路人问路时,那人问我们是哪儿的,回曰:徐水的!路人曰:哦,是安肃的啊!我好奇:奶奶咱们到底是哪儿的?答:徐水! 后来奶奶给我讲这段变迁时提到了小茂洲→→北营村的前身村名!相传在保定府附近有一个大茂洲,!
大小两个茂洲过同一个庙会,农历四月廿八药王庙!相传庙会里的香火很旺,不乏有富裕者捐赠香火钱,就是这香火钱引来了马贼,有村里的刘姓壮汉出来阻止,马贼曰:保定府的大茂洲都被我们洗了,你这小茂洲也不在话下!
壮汉曰:未必!说完单手托举庙前百斤焚香铜鼎,绕场一周,又单手放回,马贼大骇,留下大茂洲洗来的财物溜了!大茂洲的香火钱被送回,自此马贼不敢来小茂洲,!小茂洲威震保定府!

第二章:刘氏传奇
上文提到的壮汉,其壮无比,其后人有人会江湖绝技→→→百步爪,就是一种隔空采物之术!此绝技不知后人谁还会!相传有贼人得手财物,伏于他家院墙准备逃走,被其生擒送官!现代其后人是各行精英,有为天朝效力者!其中还有我的发小→→庆!
第三章:马猴传说
小时候,听老人讲村里的传说,至今不知道这马猴是什么!村东有一老宅,住着一家人,他们时常被传说的这东西困扰,如衣服不见了,饭菜被吃光了,后有高人指点,生了孩子,一个取名虎,一个取名豹,这才安静下来!此高人有幸我也遇到过一位,!那天有人把他请了去,说其母精神不对,我好奇,也跟着进入,见一老人身披床单嘻笑不止,高人作法,老人过了好久经神平静了,高人说马猴做祟!可我还是没有见到马猴,也许是类似猴子脾气的东西吧!!!
第四章:最后的高人
高人曾经学过方术,为的是给其家人看噫病,其人在我记事起就倒背着手,手指掐着手指,口中总是念着听不懂的口决!专门看怪病,并且不收费,很多人都找他看过病,包括我本人,!传说他的师傅有绝技传给他,名曰:张手雷!后来我看单田芳的自传才明白了那绝技的祥细情况!高人后来去世了,也带走了那个失传的绝技!自此村里再也没有免费给人看怪病的高人出现!前年怪病在村民中出现,至今没有看好.....
第五章: 任家坟!薛家地
这是我们村的地名,后来在一次葬礼上听说这两个地方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可能一个姓任,一个姓薛,如今村子里的家族里已经没有这两个姓氏了,就连他们两个家族的传说都没有,只留下了这两个地名,告诉后人,曾经他们在这里生活过,并且能影响到村里人拿他们的姓氏做为地名,不知道当年薛任两家在村里又有多少传奇!这一切引起了我很强烈的好奇,可能他们才是最初的北营人,小茂洲人!或者那个时候就根本没有小茂洲,人们来到这里会说我们到薛家地了,或者任家坟了!谁知道呢?也许只有杨家将的杨延昭(六郎),知道!
第六章:铜帮铁底运粮河,,,
在村西头有一条河,小时候经常在河边玩,后来在地图上看见它,叫萍河!我的老家就在萍河岸边!河的下游通往白洋淀,1997年以后上游再也没有来过水,那条河承载了流域内太多人的快乐!其实远不只这些,听老人说这条河在唐朝的时候叫铜帮铁底运粮河!站在河边,我仿佛看到了繁忙拥挤的运粮船扬帆起航,看到了那碧波鱼米的江南版的北营码头........
第七章:史前足迹,,,
小时候在村西头有采沙厂,那里曾经发现了一个类人型足迹!村西的地有一个很浅的沙层,地里每年能犁出很多风化碎石,那年代没人愿意要那的地,!采沙场挖出了一个大脚印,已经石化,能看出来这是一个类人生物,并且直立着过河留下的脚印,大脚指跟我的拳头那么粗,我坐在脚印里略显废力!那年我四岁!被这个大脚印深深的吸引了,它就成了我的宇宙飞船,飞到了史前时期,,,,,,,,



1楼2011-10-10 17:06回复

    第二十四章:辛勤的园丁
    一看题目就是要写老师了,对,我记忆里的老师都不错,他们也随着岁月的流失慢慢的苍老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感谢你们给了我最初的启蒙!
    我的第一位学校老师姓罗,罗老师性格开朗,爱笑我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给我们上课的情景,她主要教我幼儿班的课,现在的罗老师已经退休了,在老家颐养天年,性格还是那么的开朗,不过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已经告诉我们,罗老师该休息了祝您晚年快乐!
    第二位,焦老师,当年焦老师教我一年级的课程,是一位严谨慈祥的老师,现在的焦老师已经不在村里了,好像是在北京,也退休了,前几年回过村里,居然还认识我,二十年了啊!
    第三位,大王老师,之所以这样叫他,是因为还有一位年轻的王老师,我们叫他小王老师!大王老师严厉的教学风格,让不少调皮捣蛋的学生印象深刻,如今他也退休了,悠闲的过着平静的生活!
    第四位,刘老师,当年的刘老师对我十分严格,以至于现在的我再怎么生气都不会骂人!现在的刘老师结婚生子,在县城开了一家电脑培训班,日子过的红火,我的电脑基础也是她教出来的,对我以后工作有莫大的帮助,谢谢你,我的好老师!
    第五位,李老师,这是我心目中最美丽,最温柔的老师,没有大王老师那么严厉,又没有刘老师那么要求严格,居然我也能升级!李老师后来嫁人了,去了他们那个家的地方教书去了,后来她回娘家我见过她几次,还是那么美丽!!
    第六位,李老师,另一位李老师,这位老师可是个才女,是县城附近的,曾在教我的期间得过县城里举办的书法大赛的冠军,她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后来她把我送上了初中也离开了,祝李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第七位,小王老师,呵呵,一位教我们体育的年轻老师,其力大无穷,经常单臂把我们举过头顶,很是崇拜他,后来他当了我们的校长,再后来他去了县委工作,祝他永远健康工作顺利,记得别贪污噢,你可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都看着你呢!!呵呵.......

    第二十五章:真正的文人
    这是个对古诗词,传统国学有很高造诣的人,此人外表俊朗,脾气倔强,才气外露,性格极其耿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是我对他的评价,不过对他的评价我是没有资格的。
    当年因身体残疾被某高校拒之门外,自此,三十余年的寒窗苦读,造就了如今的一代文人!
    是年,县衙考录秘书,此人以傲人的写作能力被县衙招为第一秘书!文人是有骨气的,因看不惯官场的风气,怒骂县太爷拂袖而去!自此,浪迹天涯访文友,手把文卷锄作田。。。。。
    他对年轻一代有很高的期望,本人有幸聆听他对年轻一代的教诲!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他旅行的火车上,有一位国学教授在看一部古文献,等人家看完了他说要看看,那教授很轻蔑的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答曰:农民!教授哑然一笑,问道:你们农民能看懂这些东西?答曰:农民怎么了,农民就代表没有文化?农民就不能吟诗作对?农民就没有你们该虚心学习的地方吗?随后,把教授拿的那本古文献里的内容说了一遍!教授很惊异的看着他,后来下火车的时候教授给他留了一张名片,告诉他一定要去找这位教授,他们需要这样的人才!等教授走后他把那张名片随手扔进垃圾桶。。。。。。
    现代社会,追求名利金钱,不择手段,裙带关系,贪污腐败横行,灯红酒绿,诱惑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有谁还能真正的把这些视如粪土的呢?
    他才是真正的文人!
    如今,他在家闲来无事看看书,写写文章,走在村里的大街上,看上去是个普通的村民,可是有谁知道他,满腹经纶了然世态冷暖事,内秀外中笑看风云起伏天!
    他就是农民作家王少杰,对他的描写详见白洋赤子--田耀明先生所著的《淀边心语》里---我的文友王少杰!!!
    


    5楼2011-10-10 17:06
    回复
      2025-11-22 03:25: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十六章:地道,,,
      电影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清苑县的高家庄,我说的是村里的地道,!小时候老屋的西间,有一个用石板盖着的一米多长的洞口,爷爷说那是个地道,能通到后面街坊的水井,还通往萍河桥下,当时好奇进去看了看,黑漆漆的,有股下雨后的泥土味儿,由于害怕,没有往里去,后来听老人说,这地道在打增援的时候用过,高林村防线被突破后,萍河桥下的战士跟国军拚了刺刀,有一位战士撤到街坊家,手刃两个国军,跳入井中,此人后来生死不明!估计他突围了,因为井里有地道口!后来这两个道口被填了,我所知道的地道,在北营成为了历史,,
      第二十七章:传统针灸..
      北营村虽然没有史端,北里,等村大,可是传统的中医医学传承者,大有人在!
      在村东头,有一诊所,村里人看病都去哪里,诊所里的范大夫,是一位对中西医学有所研究的大夫,他的针灸堪称一绝,十里八乡的老病人都去他那里针灸治疗老病!范大夫的医德高尚,几十年来对传统医学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小时候因为爱在老家的萍河里游泳,耳朵里进水没有及时处理,后来发炎,发展到严重的中耳炎,找到范大夫,他有一个独家的治疗中耳炎的秘方,用了一个星期,中耳炎再也没有复发过!就是现在,这个秘方才要患者几块钱!可见其对传统医学的研究是多么的独到!
      他的针灸是有讲究的,如果你患的老病跟风湿或者是风湿引起的,请你在艳阳高照的日子去,如果天气不好,他是不会给你针灸的,他严谨的遵守着这个原则,不像我在外地碰见的一些中医,不管你是怎么来的,不管天气怎样,连连喘气的功夫都不给你,上来就像模像样的给你号脉,然后不管你什么姿势,拿着针就扎!!
      范大夫的把脉也是一绝,上手一把,能说出你的内脏已经,或者要发展的病情,并且告诉你注意什么,然后如果你同意再给你拿些药调理一下,价钱并不高!我在外地碰见的中医一把脉,先吓唬你一气,然后强力推荐他所研制的中药,并且价格高的离谱.....
      如今范大夫的继承人也从医十余年了,小有成绩!范大夫如今还是那二十年前的模样,帅哥一位!!!不知道他是怎么保养的!!祝范大夫永远年轻,为新老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第二十七章:前街 ...
      在村里老人的谈话中你能听见这样说:他是前街老王家的某某。其实过去在北营就分前街后街,以村里的庙为界,向南就是前街,向北就是后街,!前街的街道比较宽些,后街的街道相对窄些!
      前街现在是集市的主要地区,但是到了庙会,主要在通往省道的那条现在叫普康路的一条穿过村子南北的街道,以前是乡政府路,现在叫普康路,因为在这条街向北通往史端的普康床厂,有人说这条路是普康赞助修建的,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早年间,前街西头是北营萍河桥,往东是一个映碑,这个映碑得过了70的人才能记得,映碑的北面是个小庙,老人说是三关庙,这三关庙是镇水的,供奉尧舜禹!过了桥是韩老化的故居!现在也住着韩姓,是他的本家人!北营话:当家子!韩家胡同北面是刘家胡同,早年间,说全村的钱,都没有这刘家胡同的钱多,可见刘家胡同的刘家,是多么的富有!刘家胡同里有一处老宅,老人说闹义和团的时候就有这老宅,如今老宅只剩半个墙壁,上面的弹痕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岁月!再往东是十字街,曾经那里有一口水井,是过去村里人的主要生活用水供给地!也是村里有不同意见的人在这里争执,并且由大家评理主持公道的地方,所以,现在的北营老一辈的人,如果发生争执,还会随口说:咱们到十字街去说说!看看到底谁对谁错!十字街啊,你当年主持了多少家的是非公道啊!再往东是“王家大院”,最后的文人的老宅!再往东就是普康路,路边是一个排水口,村西从刘家胡同,十字街,到各个胡同的排出来水,都汇集到这里,排入秋良河!!!
      韩家胡同-----韩老化故居
      


      6楼2011-10-10 17:06
      回复
        谢谢直隶哥哥,能让我在吧里发帖不用验证码就好了


        9楼2011-10-12 19:47
        回复
          这帖子??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1-10-12 19:51
          回复
            你好,多提宝贵意见


            11楼2011-10-12 19:55
            回复
              就在我写完这三十章的一个月后,村民发现了一块乾隆年间,为修桥而立的功德碑一块,碑文清晰可辨,是乾隆5年建的,随后我们把照片传到了徐水吧,被徐水吧吧务组在第一时间评委精品@欢迎吧友到我们村参观!!


              13楼2011-10-21 19:33
              回复


                14楼2011-11-05 19:06
                回复
                  2025-11-22 03:19: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厉害


                  IP属地:河北15楼2011-11-19 12:44
                  回复


                    23楼2012-03-17 2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