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了一下宋代军事密码的应用,有如下的一些手段:
----------------------------------
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军用通信密码表。它先收罗当时军中必用的40个短语,给它们分别编上相应的代码数字。例如:1、请刀;2、请箭;……14、请添兵;……18、请固守……当大将率兵出征时,兵部先发给他一个密码本,并和他约定好,利用某一首五言诗,作为解码密钥。
例如,约定下面这首诗作为解码之用:“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战斗开始后,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这时,他查出“请固守”是第18号密语,而诗中的第18个字是“花”字,于是,马上编发一道嵌有“花”字的普通公文,并在“花”字加盖印章,以表示此字是个关键。
公文到达后,主帅马上就可以破译出来。如果他同意下属的请示,就重新写下这个字,把它夹在文章中,加盖印章发回;如不同意,就什么也不写,只盖上一个空印。
这种通信保密方法,不仅敌人看不懂,就连送信人与偏裨将领也不知道。
------------------------------------------
上面的描述中可看出这种手段算是比较高明有效的密码了,有编码,译码,密文,明文,密钥等因素在里面。只是缘何这种手段未能推广?新宋中是否应该已经建立起并推广这种传送军情的体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