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8,064贴子:28,686,944
  • 6回复贴,共1

关于宋代密码的应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宋中以数次出现大腿藏蜡丸的传送军情手段。一直觉得这种手段过于低效且保密作用并不明显。从原文中看,这种手段宋辽都在用,并且可以发现无论是耶律信还是刘延庆都没有解密的过程,则可认为是明文传送。且人体身上能隔开藏蜡丸的似乎也只有大腿了。如此,只要截获信使,搜查大腿就很容易截获军情了。那保密效果从哪来?还不如直接写封信来的方便,且一旦被抓,还有机会销毁。


1楼2011-10-09 22:57回复
    我觉得,不是字母文字的话,还真是不太容易想出密码这一招来


    2楼2011-10-09 22:58
    收起回复
      2025-08-07 00:03: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google了一下宋代军事密码的应用,有如下的一些手段:
      ----------------------------------
      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军用通信密码表。它先收罗当时军中必用的40个短语,给它们分别编上相应的代码数字。例如:1、请刀;2、请箭;……14、请添兵;……18、请固守……当大将率兵出征时,兵部先发给他一个密码本,并和他约定好,利用某一首五言诗,作为解码密钥。
      例如,约定下面这首诗作为解码之用:“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战斗开始后,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这时,他查出“请固守”是第18号密语,而诗中的第18个字是“花”字,于是,马上编发一道嵌有“花”字的普通公文,并在“花”字加盖印章,以表示此字是个关键。
      公文到达后,主帅马上就可以破译出来。如果他同意下属的请示,就重新写下这个字,把它夹在文章中,加盖印章发回;如不同意,就什么也不写,只盖上一个空印。
      这种通信保密方法,不仅敌人看不懂,就连送信人与偏裨将领也不知道。
      ------------------------------------------
      上面的描述中可看出这种手段算是比较高明有效的密码了,有编码,译码,密文,明文,密钥等因素在里面。只是缘何这种手段未能推广?新宋中是否应该已经建立起并推广这种传送军情的体系了呢?
      


      3楼2011-10-09 23:00
      收起回复
        在宋代,出现了最早的军事情报通讯密码。《武经总要》的作者曾公亮在总结前人经验,研究出了我国古代已知最早的军事密码。
        曾公亮收集了军队中常用的40种战斗情况,编成40条短语,分别编码。这40条短语是:1请弓、2请箭、3请刀、4请甲、5请枪旗、6请锅幕、7请马、8请衣赐、9请粮料、10请草料、11请车牛、12请船、13请攻城守具、14请添兵、15请移营、16请进军、17请退军、18请固守、19未见贼、20见贼讫、21贼多、22贼少、23贼相敌、24贼添兵、25贼移营、26贼进兵、27贼退兵、28贼固守、29围得贼城、30解围城、31被贼围、32贼围解、33战不胜、34战大胜、35战大捷、36将士投降、37将士叛、38士卒病、39都将病、40战小胜。
        这套密码的使用方法是:将领带兵接受战斗命令出发前,军事指挥部门与其约定一首40字的五言律诗作为解码密钥,该诗文字不得重复,并发给一本有上述40个短语的密码本,诗中的每一字都对应一条短语,短语顺序在战前临时随机排列,该密码本只有通信双方极少数高级将领保管,在战斗中,前后方就按该密码本进行通讯。
        


        4楼2011-10-09 23:06
        回复
          没有更多的了吗?


          5楼2011-10-10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