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子忆吧 关注:4贴子:143
一楼。。。


1楼2011-10-08 19:57回复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
    父平,相厘王、悼惠王。
    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
    良年少,未宦事韩。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留】:
    ○索隐韦昭云:“留,今属彭城”。 按:良求封留,以始见高祖於留故也。
    □正义括地志云:“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
    【张良】:
    ○索隐汉书云字子房。按:王符、皇甫谧并以良为韩之公族,姬姓也。秦索贼急,乃改姓名。而韩先有张去疾乃张谴,恐非良之先代。
    【其先韩人也】:
    ○索隐良既历代相韩,故知其先韩人。顾氏按:后汉书云“张良出於城父”,城父县属颍川也。
    □正义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城县东三十里,韩也。”
    【大父开地】
    ◇集解应劭曰:“大父,祖父。开地,名。”
    【悼惠王】
    ◇集解韩系家及系本作桓惠王。
    【五世相韩】
    ○索隐谓大父及父相韩五王,故云五代。
    


    2楼2011-10-08 20:05
    回复
      2025-11-28 16:46: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留侯】
      张良的封号。
      留:秦县名,县治在今江苏省沛县东南。
      韩: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景侯六年(前403)正式受周天子册命为诸侯,战国七雄之一。
      【韩昭侯】
      懿侯之子,前362-前333年在位。
      宣惠王:昭侯之子,前333-前312年在位,韩国从此改侯称王。
      襄哀王:宣惠王之子,前311-前296年在位。
      厘(xi,三声)王:襄哀王之子,前295-前273年在位。
      悼惠王:《韩世家》及《世本》皆作“桓惠王”。厘王之子,前272-前239年在位。
      【悼惠王二十三年】
      秦孝文王元年(前250)
      【未宦事韩】
      宦事:为(二声, = =)官做事。
      梁玉绳引宋祁语:“‘宦’疑是‘尝’字。”
      【不葬】
      指不以礼相葬,注意,不是不埋葬的意思。。。 = =
      


      3楼2011-10-08 20:25
      回复
        至于韩国那点事儿请参见:
        http://tieba.baidu.com/p/1213989048


        4楼2011-10-08 20:26
        回复
          现代版注解引用《史记汉史人物讲读》一书,作者:王强


          5楼2011-10-08 20:31
          回复
            相关贴子:
            【论文】程有为:张良里籍考辨
            http://tieba.baidu.com/p/1031673560
            【说真的】五世相韩到底是怎么回事
            http://tieba.baidu.com/p/1094657349
            【新人拜吧贴】留侯张良年龄考证(纯数学推理)
            http://tieba.baidu.com/p/830340596
            【星星】张良名字的可能来历
            http://tieba.baidu.com/p/754593912
            说明一下古人取“字”的方法,以及留侯的一个神奇之处……
            http://tieba.baidu.com/p/767544136
            


            6楼2011-10-08 20:46
            回复
              =v=子忆辛苦了


              IP属地:辽宁7楼2011-10-08 20:56
              回复
                良尝学礼淮阳。
                东见仓海君。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淮阳】
                □正义今陈州也。
                【仓海君】
                ◇集解如淳曰:“秦郡县无仓海。或曰东夷君长。”
                ○索隐姚察以武帝时东夷秽君降,为仓海郡,或因以名,盖得其近也。
                □正义汉书武帝纪云“元年,东夷秽君南闾等降,为仓海郡,今貊秽国”,得之。
                太史公修史时已降为郡,自书之。
                □括地志云:“秽貊在高丽南,新罗北,东至大海西。”
                【狙】
                ◇集解服虔曰:“狙,伺候也。”
                应劭曰:“狙,七预反,伺也。”
                徐广曰:“伺候也,音千恕反。”
                ○索隐按:应劭云“狙,伺也。”
                一曰狙,伏伺也,音七豫反。谓狙之伺物,必伏而候之,故今云“狙候”是也。
                【博浪沙】
                ○索隐服虔云“地在阳武南”。按:今浚仪西北四十里有博浪城。
                □正义晋地理记云“郑阳武县有博浪沙”。按:今当官道也。
                【误中副车】
                ○索隐按: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而奉车郎御而从后。
                


                8楼2011-10-08 21:10
                回复
                  2025-11-28 16:40: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蹭过来~喵


                  9楼2011-10-08 21:33
                  回复


                    10楼2011-10-08 21:38
                    回复
                      【淮阳】
                      秦县名,今河南省淮阳县,秦时为楚郡的郡治所在地。
                      【仓海君】
                      师古曰:“当时贤者之号也。”
                      而《集解》《索隐》皆谓仓海君为秦朝时秽貊国的君长。
                      更正:8楼【仓海君】注解第三行 ——“秽貊国”。
                      【狙击】
                      半路伏击。
                      【博浪沙】
                      古地名,今原阳城东南旧有博浪城,相传即张良狙击始皇帝处。
                      (我去的那时候,那地方有一“博浪沙大道”,路旁边即有古博浪沙遗址。)
                      【副车】
                      也叫属车,给天子车架做扈从的车辆。
                      (说白了就是:俩车是一样的,你从外面看不出秦始皇他老爷子在哪一辆车里。。。)
                      【下邳】
                      秦县名,县治在今江苏省睢宁西北。
                      (邳州市古邳镇)


                      11楼2011-10-08 22:20
                      回复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
                        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从容】
                        ○索隐:尝,训经也。间,闲字也。从容,间暇也。从容谓从任其容止,不矜庄也。
                        【下邳】
                        ○索隐:邳,被眉反。按:地理志下邳县属东海。又云邳在薛,后徙此。有上邳,故此曰下邳也。
                        【圯上】
                        ◇集解徐广曰:“圯,桥也,东楚谓之圯。音怡。”
                        ○索隐李奇云“下邳人谓桥为圯,音怡”。
                        文颖曰“沂水上桥也”。 应劭云“沂水之上也”。
                        姚察见史记本有作土旁者,乃引今会稽东湖大桥名为灵圯。圯亦音夷,理或然也。
                        【直堕其履圯下】
                        ○索隐崔浩云“直犹故也”,亦恐不然。直言正也,谓至良所正堕其履也。
                        【欲殴之】
                        ◇集解徐广曰:“一云‘良怒,欲骂之’。”
                        ○索隐:殴,音乌后反。
                        【因长跪履之】
                        ○索隐:业犹本先也。谓良心先已为取履,故遂跪而履之。
                        【......复还】
                        ◇集解徐广曰:“一曰‘为其老,强忍,下取履,因进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父去里所,复还’。”
                        【编】
                        ◇集解徐广曰:“编,一作‘篇’。”
                        【谷城山】
                        □正义括地志云:“谷城山一名黄山,在济州东阿县东。济州,故济北郡。孔文祥云‘黄石公,须眉皆白,杖丹黎,履赤舄’。”
                        【太公兵法】
                        □正义七录云:“太公兵法一袠三卷。太公,姜子牙,周文王师,封齐侯也。”
                        


                        12楼2011-10-08 22:47
                        回复
                          哈哈···我来了!


                          13楼2011-10-08 23:20
                          回复
                            子忆辛苦了哈。。。万恶的验证码


                            14楼2011-10-08 23:22
                            回复
                              2025-11-28 16:3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欢迎~~


                              15楼2011-10-08 23: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