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院主的那首诗写完,我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其实还是写得太自我。尽管问过别的道友,并没有觉得不通,但我还是觉得不对,原因,这样写,融合了太多的自我,写完才感觉,这种气势是属於烨世兵权的,而不是太君治。
相处了10多年的好友说我和军督配,因为我的那种气势,像极了烨世兵权,所以她认为我和军督配。但是我知道不配,正因为我的这种气势,像极了烨世兵权。我喜欢军督活得尽兴,喜欢他的气势,喜欢他的伟岸,喜欢他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能耐,但是,这都不能说明我会像军督那样活著,因为尽兴则已,还是太累,而且最终注定会是一无所有,空空如也。可悲的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无法改变自己这种霸气,如同烨世兵权一般的强势。其实我更知道,真正的强者,是太君治。
太君治在我眼里,是真正的集境第一美人。
道友说在某处看到说太君治是集境一枝花(无缘楼主香独秀:为些米亩似吾?)因为太君治美丽的容颜。而我所谓太君治是集境第一美人,正是在於他的内敛。太君治的个性,被概括为刚毅公正,心思缜密,颇富政治手腕。最能体现他个性特色的几个片段,一个是他请香独秀帮忙攻打阴端佛鬼被拒绝,而香独秀拒绝的理由是计划当天他要去赏花。战龙纹,万军敌等殿主都气得只差没有暴跳如雷,可是太君治还是心平气和地说:赏花什麽时候都可以,战机却不能有丝毫延误。香独秀还在那边发表他的言论,后因太阴司祀嬛的来到结束了这场舌辩,战龙纹埋怨太君治脾气太好,照路明提醒说,其实院主只是不动声色,你看他座椅的手柄。结果镜头上那座椅的手柄上,5个深深的指印凹了进去。这就是说,太君治并非没有生气,而是他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绪,藏而不露。手柄上的印子说明太君治实在是气得不行,故而发出了很大的内力,可是神色谈吐上不动声色,却又是一般修为。也就是那时候起,我开始注意太君治。在兵甲龙痕里,我对太君治的印象并不深刻,只记得他是个善於谋略的人物,而在龙战八荒里,太君治的性格被刻画得很详细。尽管千叶传奇说过,太君治这种性格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难以成事之类的话,但不可否认,在太君治的位置上,这样的性格也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好处,因为处在政治场中的人,是不能不慎重的。
太君治和烨世兵权同有一般城府,所不同的是,烨世兵权总是在暗地里阴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太君治,则是尽他所能来维护三仪三司内部微妙的平衡。就政治处境来说,太君治明显要比烨世兵权来得困难得多,所以他这种小心谨慎的性格是非常必要的。烨世兵权既锋芒毕露又藏而不露,而太君治始终是隐忍不发,千叶传奇所谓的不利,也正在於此,烨世兵权就是成功地利用了这点暗算了太君治,若非半路杀出个鸦魂,太君治这样重伤在身又被巨枷锁身这麼一路拖去破军府,他会是怎样的结局已经不言而喻。
但是,太君治的出众,不仅是隐忍,他最大的魅力,莫过於他的亲和力。对香独秀的容忍是亲和力,任人唯才是亲和力,公正刚毅是亲和力,察纳雅言也是亲和力,就算是这种亲和力给他造成过伤害,可是太君治依然无怨无悔,这就是他的魅力。
兵甲龙痕里我只觉得他是个温和的人,凯旋侯杀了他,也没有给我太多的震撼,而回过去看的时候,却不由自主会爱上这个人物。善良和温柔都是说惯了的赞美之词,但要像太君治这样,却并非易事。如果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对爱情的执著,那麼可贵的并不在於爱情,而在於这种执著,而这种执著,也同样出现在太君治身上,他待人接物,对待自己的职责和道义,始终也是这样的执著。所以他对我来说,才会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我喜欢太君治并不像喜欢军督那麼纠结,喜欢烨世兵权,欣赏而已,因为在他身上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那并不是最真实的我,却也成为了我的真实;而对於太君治,才是真正的向往,甚至说是一种神往。因为人要出类拔萃本属不易,而出类拔萃了还能隐忍不发,才是真正的修为。正如真正的王者乃是无冕王,真正的强者是懂得收起自己的锋芒并且从不以欺凌和侵略为目的的执政者,懂得拿起更应该懂得放下,即便伤害了自己也无悔的保持著人性的美丽,这才值得人敬佩。喜欢太君治的确是不纠结的,因为没有纠结,所以才淡淡的,不会像喜欢军督那样激烈,被思维和道德相斥著引拉碰撞。